发展基层农机组织 推进集约化进程:房县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2010-08-15 00:47房县农机局
湖北农机化 2010年5期
关键词:房县服务队机具

房县农机局 任 超

发展基层农机组织 推进集约化进程:房县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房县农机局 任 超

房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2.95万hm2,适宜机耕面积0.8万hm2,总人口50.4万人。近年来在农机具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全县农机拥有量不断攀升,2008年全市首家民营农机服务组织华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止到2010年6月全县已成立农机服务组织19家,农机作业大户85户。

在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主体的民营农机服务组织迅猛发展的同时,作为农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发展缓慢。建立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机集约经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既是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对农机服务社会化、集约化的需要,也是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房县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蕴育成长起来的。该社是在县农机局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9年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拥有社员5人,注册资金100万元,拥有各类农机17台套,其中高性能挖掘机1台,高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2台,插秧机3台,微耕机5台,涵盖了机收、机耕、机插秧等机械化作业以及技术服务等领域。通过优化整合农机资源,发挥农机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走出了一条农机服务社会化、农机作业集约化之路。

1 适应市场需求,组建合作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县每年都有10万青壮劳力脱离农业,从事二、三产业,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短缺严重,农民越来越迫切需要机械化,农机作业市场也越来越大。但是,以农机户单打独斗、零散作业为主的服务方式,缺少有效的组织与协调,组织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机作业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减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无机户找农机难,有机户找市场难”的局面,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2008年全市首家民间农机服务组织——房县华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9年县农机局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在原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房县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该服务组织不仅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而且解决了民营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户注重经济效益,不能全面提升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这一现实问题,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全面提升中部平坝地区机械化耕整、播种、收割等集约化经营程度,逐步提高粮食作物种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油菜机械化直播、机插秧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2 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该合作社从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入手,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增强自身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积极宣传,扩大知名度。合作社成立后,积极进行自我推销,向农民发放宣传材料,阐明合作社服务内容和宗旨,将服务方式、作业标准和收费标准等一一告诉农民,有力地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调动了农民使用合作社机具的积极性。2010年还召开了部分服务对象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合作社和社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法,树立合作社良好形象。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确保合作社规范动作,健康发展,该合作社制定了《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设立理事长1名,执行监事长1名,明确了理事长、执行监事职责,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机车保养维修制度》、《学习制度》和《作业质量标准》等,并严格执行,依制度办事,按章程管理,规范运行,为合作社的顺利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联系实际,创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针对合作社刚刚起步,农机具尚处在一种松散型经营状态,该社采用了“一独立、四统一”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一独立”即实行单机核算,由机具分管人自负盈亏;“四统一”即:统一业务联系,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件供应。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四统一”,可以根据农作物成熟先后,统筹安排,机动灵活,有组织地进行连片作业,提高了机具作业效率;减少作业纠纷,有效地提高了社员的技术素质;克服了以往作业人员为寻找活源、配件供应操心分神,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到机械作业的难题。同时,该社还根据“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时间短、机手效益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机具外出开展跨区作业,千方百计拉长作业链条,延长作业时间,提高机具使用率,增加社员收入。在服务模式上,提供单项作业服务、多项作业服务和土地托管服务,农民可根据各自实际需要与合作社签定服务合同。

强化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该社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将作业信息、天气预报等传输到合作社社员手中。同时,还印制了社员通讯录,把社员机械在主要省份的维修点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编入其中,解决了社员跨区作业中的后顾之忧。

3 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合作社运行成效显著

通过加强管理,不断探索建立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合作社规模经营优势,显示出1+1>2”的系统效应。2010年春耕期间,该社承担全县133.33 hm2药材基地的机耕任务和333.33hm2小龙虾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了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合作社在现有2台大中型拖拉机、一台高性能挖掘机全部投入到基地建设中,开展机耕作业和开沟作业,仅春耕期间合作社机械就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533.33hm2。在“双抢”季节,该社根据小麦成熟先后,合理安排收割机开展作业。任务完成后,又积极组织本社收割机赴保康、丹江等地开展跨区机收,有力地提高了单机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该社成立一年来,实现机耕140 hm2,机收953.33 hm2,机插秧56.67 hm2,农机作业总收入达60万元,净收入20万元。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机合作社人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农民购买农机后未经过必要的培训,就亲自上机操作,对机械的构造原理、安全常识、基本操作要领知之甚少。还有些农机手维修技能欠缺,甚至有些新手连机具正常保养都无法完成,不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更不能使农机具发挥最大效益。农机合作社人员在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同时,免费为机手提供信息咨询、维修技术指导、操作技巧等服务,创建了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用技能。

该社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也逐步明显,一方面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机械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合作社在开展农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突出示范推广农机具作用,不仅在中部平坝地区开展机械化作业,而且在高山、二高山地区以及机械化作业“盲”村开展机械化作业,强力推进中小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全面提升了机械作业水平;另一方面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走农机集约化经营道路。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机大户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农机合作组织走集约化经营道路,不仅发挥农业机械在粮食作物种植、特色产业加工方面的作用,而且发挥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

4 再接再厉,推动合作社发展再上新台阶

房县农机服务队暨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提高了中部平坝地区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力推广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政策和资金的原因,服务社还没有建起规范统一的机库和农具棚,农机具只能露天存放,当务之急是必须解决征地问题和资金缺口问题;二是农机服务领域较窄,发展空间不足;三是农用柴油价格一度攀升,增加了机械作业的成本,机械作业利润空间缩小,影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对新技术掌握不够,新机具性能了解不多,难以保证作业安全和作业质量;五是农机信息化程度低,配套设施不齐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购置新机具,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场库棚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信息化水平,推动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2010-08-25)

猜你喜欢
房县服务队机具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Eddie the Eagle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