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几点看法

2010-08-15 00:47辽宁省辽中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徐纯鹏
湖北农机化 2010年5期
关键词:机收秧田机械化

辽宁省辽中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徐纯鹏

浅谈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几点看法

辽宁省辽中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徐纯鹏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27亿hm2,产量超过1 800亿kg,全国居民口粮消费结构中,稻谷占65%左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又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下面就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谈4点看法:

1 为什么要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

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农民需求最迫切。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的问题,是多少年来农民呼声最高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已经转移非农产业,农民的劳动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繁重的“三弯腰”劳动没人愿意干,也没有多少人能干,农民迫切需要机械化来替代;二是技术和装备基本成熟。通过这些年引进、消化和吸收,从育秧、插秧、收获、植保到烘干的全套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已经基本成熟,一些产品大批量投入生产,并且取得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成效,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装备基础;三是经济上可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既要研究是不是有成熟的装备和科学的技术路线,也要研究经济上是不是合算,实施的主体能不能承受、有没有效益。现在机械化收获、插秧之所以能推开,是因为它既能节本,又能增效,还省心省力,农民觉得经济上合算。有了这三个前提,即农民需要、技术装备成熟、经济上可行,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已经具备。

2 如何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机耕、机插、机收以及机械化植保和中耕除草等环节,当前重点推进的主要是育苗、机插、机收3个环节。不同环节需要采取不同方法来推进。机械化插秧,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推进机械化插秧的难点不在于“插秧”,而在于“育秧”。目前需要依靠政府部门为主去推动。各级财政应加大扶持引导的力度,各级农机部门通过建立示范点、召开推荐会、现场会等方式传授、推广。只有让农民掌握了机械化育秧技术,同时借助各级财政的购机补贴,拉动插秧机的发展,机械化插秧问题就能够逐步解决。机械化收获,目前农民已经广泛认同。在机收问题上,现在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收割机购买实施适度补贴,鼓励农民发展水稻收获机械;二是加强跨区机收的组织协调,引导农机手通过跨区机收提高收割机的使用效益。

3 机械化插秧技术有哪些优点

一是适合水稻生长的生物性要求能够达到高产、稳产。“浅、稳、直、匀”这四个字体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基本特征;二是成本低。与人工插秧或抛秧比较,机械化插秧的成本最低。调查表明,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成本能降低30%~40%;三是节省秧田。按照常规育秧,0.07 hm2秧田只能栽插水稻0.67 hm2左右,而机械化插秧育的是高密度小苗,0.07hm2秧田可以插5.33~6.67 hm2,能够大量节省秧田。

4 示范培训的重点对象是谁

示范培训的重点对象应当是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各类基层农机合作组织、协会等,而不是千家万户的农民。“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是我们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最初的3~5年的时间,是需要政府技术推广部门把这套技术传授给大户和合作组织等农村的能人,让这批能人看到好处和掌握技术后,他们就会通过言传身教,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民,那时就会变成农民教农民、农民带农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总之,只要我们思路明确,方法正确,加上各级农艺、农机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不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2010-08-25)

猜你喜欢
机收秧田机械化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感怀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