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鄂西南山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2010-08-15 00:45胡质文
湖北植保 2010年4期
关键词:虫情卷叶螟天敌

胡质文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植物保护站,恩施 445000)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水稻6.67万 hm2左右,近年来因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6.66万 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15.71%,稻谷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 24.89%,水稻主要分布于海拔 1 200m以下的低山、二高山地区,均属纯中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恩施州水稻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近 20年来大发生的频率高达 70%,2009年全州大暴发,累计发生面积是水稻种植面积的 2.6倍。全州防治稻纵卷叶螟 16万 hm2,占发生面积的92.31%,挽回稻谷 42 842.89t,占水稻产量的10.72%。

1 发生特点

1.1 成虫迁入期早、峰次多、迁入虫量大

宣恩县 5月 10日灯下始见成虫,比 2008年早14d,比常年早 13d,比特大发生的 2002年早 34d。5月 10~17日灯下蛾量累计达 3 260头,5月 20日前灯下诱蛾累计 3 991头,是有记载以来从未有过的。在稻田周边蔬菜田、柑橘园、杂草上赶蛾,每 m2有成虫 30头以上,最高有 80头。恩施市 5月 16日草坪每 m2成虫达 20~30头,当晚在市区日光灯下见虫,这是 10多年来未见过的;来凤县 5月 18日在百福司镇田间赶蛾,移栽较早的稻田每 667m2有蛾4 669头,移栽迟的稻田每 667m2有蛾 4 667头,田边草丛每 m2有蛾 18头。利川市 5月 19日稻田边杂草和马铃薯田也见成虫,每 m2有 1~2头。宣恩县 5月 21日 ~6月 20日灯下累计诱蛾 920头,而2008年同期灯下未见虫,是常年的 214倍。建始县6月 23日少数田块 667m2蛾量达 2.5万头。四(2)代仍有大量成虫迁入。

1.2 虫害发生期早

稻纵卷叶螟常年的主害代是四(2)代,一般在 7月上中旬发生为害,而 2009年三(1)代却比四(2)代为害重。宣恩县三(1)代低龄幼虫盛期为 5月 31日 ~6月 5日,比 2008年早 3d,比常年早 14d,比2002年早 27d。四(2)代低龄幼虫盛期为 7月 4日~10日,比 2008年早 4d,比常年早 9d,比 2002年早20d。

1.3 虫害发生量大

宣恩县在稻纵卷叶螟系统观察区调查,三(1)代低龄幼虫盛期的加权平均百丛虫量 685.2头,是2008年的 281倍,是常年的 8.5倍,比 2002年多83.7%。四(2)代低龄幼虫盛期的加权平均百丛虫量 531.4头,是 2008年的 5.3倍,比 常年多26.37%,比 2002年少 59.48%。来凤县 7月 28日调查百丛虫量 241.6头,是 2008年同期的 28倍。咸丰县 7月 29日调查百丛虫量 395头。

1.4 发生面积广

2009年全州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达 17.33万 hm2次,发生面积近 100%。

1.5 为害损失重

2009年全州稻纵卷叶螟可致 67 406.82t稻谷损失,平均损失率 16.86%,防治后仍造成 6.14%的稻谷产量损失。宣恩县防治后平均卷叶率为12.91%,防治失时或者未防治稻田白叶率达 60%~100%。

2 原因分析

2.1 天气因素对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影响

一是 5月上中旬降雨频度高、降雨量大,其中 5月 1日 、5日、12日 、13日、15日、16日 、19日全州均普遍降雨,有的达暴雨、大暴雨标准,导致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二是 5月中下旬日平均温度为 20.0℃左右,低山地区没有出现大于35℃的高温,全州降雨频率高达 80%以上,降雨日数均在 14~20d,降雨量达 147mm~253.3mm,相对湿度高,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卵巢发育,交尾、大量产卵,也有利于卵的孵化,使正值返青至分蘖始期,每丛绿叶数不足 10片的稻田遭受落地成灾。三是 6月上中旬平均温度只 23℃左右,低山地区虽也出现过大于 35℃的高温天气,但只有 3~5d且不是连续性的,降雨频度 50% ~70%,仅 6月 8日降中雨或大雨、20日降大雨或暴雨,田间湿度高,对幼虫的取食、化蛹、羽化仍然有利。四是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平均气温 25℃左右,降雨频度 45%~65%,雨量大,恩施、建始、利川、宣恩均在 150mm以上,鹤峰甚至达到 415.3mm。尤其是 6月27日至 30日连续降大到暴雨,此时正值四(2)代卵孵盛期,对初孵幼虫的爬行、掇叶取食等不利,甚至直接被冲刷掉。宣恩县 6月 2 9日、30日连续两天降雨 152.6mm,均达暴雨标准,导致其观察区大部分稻田被淹,初孵幼虫大量被淹死。7月中旬平均气温达 28℃左右,低山地区出现 35.9℃~39.3℃的高温,二高山也出现34.3℃高温,降雨频度仅 30%~40%,对后期产卵的孵化不利。从而导致四(2)代虫量少于三(1)代。

2.2 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肥水管理不到位有利于稻纵卷叶螟迁入、取食、发育

一是稻田施肥存在偏施、迟施、重施等不科学的习惯。绝大部分农户都存在少施甚至不施有机肥,偏重甚至全靠施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又只偏重施氮素化肥和磷肥,而不施或少施钾肥、锌肥;施氮素肥料作追肥,尤其分蘖肥往往迟施 10~15d时间;施肥用量往往超 30%~50%,有的甚至翻一番;有的前期施肥少,苗架长势差,到后期再补施,导致分蘖多且贪青。二是由于山区稻田受水利设施极其落后的条件所限,不能实现及时排灌,很大部分稻田只要降雨就将水灌足,一直灌深水,根本谈不上灌浅水,更难实施晒田,无效分蘖多、田间湿度高。两者都会导致水稻叶片嫩绿,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也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取食与发育。

2.3 水稻品种优质化率的提高,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

恩施州种植的水稻全是籼稻,阔叶矮杆嫩绿,与稻纵卷叶螟趋绿性吻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加大,因此生产上选择种植优质稻品种的比例高达 80%以上。优质稻的米质优,叶片的营养条件也好,有的还具香型,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发育有利,对其种群的发育有利。

2.4 对稻纵卷叶螟防控不力导致防治效果差

一是因降雨日数太多,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困难,部分田块不能够及时施药,个别农户甚至不防治,不少农户错过 1~2龄低龄幼虫期这个最佳防治时机,而是看到“白叶”之后才施药,此时至少是 3龄以上幼虫,虫苞长,耐药或抗药能力大增,防治难度加大,出现打不死虫的现象。二是施药技术不到位,部分农户舍得用药而舍不得用水,药剂浓度翻番甚至出现严重药害,但药液量不足,有的农户不愿下田施药而是使用高压喷头站在四周喷射,有的田间出现明显漏施。

2.5 片面强调药剂防治而忽视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自然控害作用

多年来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片面强调药剂防治,主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为求快速还配以菊酯类农药,超量与超次数使用化学药剂,杀伤了稻纵卷叶螟的各种天敌,使得天敌控害作用的明显下降,整个稻田生态系统失衡,稻纵卷叶螟种群因此上升成灾。笔者在田间调查发现自然天敌数量极少,这也是稻纵卷叶螟容易成灾的主要原因。

3 防控对策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大发生频率高,在大发生年份一旦防治失利就会成灾。因此要适应可持续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要求,以生产“绿色稻米”为目标,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和生态管理的防控策略。加强虫情监测,及时掌握虫情动态,准确发布预报,充分运用天敌的控害作用和水稻的自然补偿能力,科学指导,安全科学选药用药,适时适法施药,是稻纵卷叶螟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3.1 虫情监测与预报是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控工作的前提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成灾往往与虫情监测与预报工作开展不力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对虫情监测与预报工作的投入与关注度。

按照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设立诱虫灯开展灯诱,及时掌握成虫迁飞信息。坚持田间赶蛾查卵,根据蛾峰、峰期蛾量、卵量进行幼虫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预报,根据预报的高峰期开展田间幼虫调查和普查,以期获得准确的虫情信息。在防治工作开展后必须进行田间残虫量调查,为下一代的预报提供必要依据。

稻纵卷叶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 3龄前幼虫期,3龄以上幼虫随着虫龄增大,耐药能力增强,药剂防治效果降低。准确的预报可及时有效地提供防治时间及防治对象田,开展药剂防治的防治适期一定要把握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期。采取多种途径迅速将虫情信息向社会发布,为及时开展好防治提供保障。

3.2 科学防控是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控工作的关键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实施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培育抗虫性高、不引诱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的稻苗,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利措施。首先需施足基肥,用有机肥(腐熟的猪牛栏肥、沼肥等)或复合肥或新型腐殖酸复混肥,配合施磷肥、钾肥、锌肥作底肥;早施追肥尤其是分蘖肥,避免偏施、重施氮肥。其次需合理灌溉,一般保水返青后,分蘖期浅水分蘖,分蘖末期及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穗期干干湿湿,控制稻苗正常生长,叶片挺直而硬,叶片色泽适度变黄,以减少其产卵数量和不利于幼虫取食,使植株健壮提高抗虫害的能力。

二是利用多种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害作用,发挥水稻受害后的自然补偿能力,建立良好的稻田生态系统。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较多,特别是寄生性天敌对其发生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卵期寄生性天敌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卵期捕食性天敌有步甲虫、稻红瓢虫、隐翅虫和许多蜘蛛等,幼虫寄生性天敌常见有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等,幼虫体外寄生的扁股小蜂,蛹期也有多种寄生蜂。根据虫情监测预报,若发生期不是太早、发生量不是太大,可以不施药防治,利用水稻的耐受能力与自然补偿能力,让水稻自身恢复生长,不仅能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节省农药投入,而且可增加稻田天敌种群数量,使稻田天敌的控害作用增强,实现良性循环。三是必要时还需讲究科学用药,及时开展药剂防控。根据虫情监测预报,若发生量太大应适时开展药剂防控,但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尤其是生物农药,做到适时适法施药、交替用药、合理配药。不能随意加大药剂用量,增加药液浓度,增加施药次数。为提高防治的时效性和技术性,大力发展公共植保,鼓励支持机防队开展专业化防治,实行统防统治。

3.3 防控技术落实到田是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控工作的保障

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防治技术的宣传,特别是通过兴办防治示范样板进行现场技术培训,让防治技术措施能够为农民所掌握并熟练运用,整个防控工作才会主动。积极开展防治稻纵卷叶螟新药剂的筛选试验,天敌控害、绿色防控等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试验等。兴办病虫灾害与防治技术展示田,宣传领导,指导群众,让社会关注稻纵卷叶螟灾害的严重性,使人们亲眼目睹科学防控技术的有效性,以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猜你喜欢
虫情卷叶螟天敌
虞以新:鉴定“虫情”的大侦探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基于AI图像识别的烟草制品虫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平山县2018年性诱剂和虫情灯诱测棉铃虫成虫效果比较
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取得新突破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