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土建需要保证的最小顶层高度和最小底坑深度

2010-08-15 00:46王海霞
河南建材 2010年2期
关键词:垂直距离井道缓冲器

王海霞

许昌西继电梯有限公司(46100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问题是关注的焦点,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乃至人身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电梯井道保证足够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1 顶层高度

很多人经常把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理解为顶层建筑层高,这是一个误区。顶层高度是指最上层楼面水平位置到井道顶部的垂直尺寸,如果井道顶部有梁或吊钩时则是指其下部到最上层楼面的垂直距离。这里的井道顶层高度不包括屋顶楼板厚度。为防止曳引驱动电梯在轿厢向上运行过程中发生超速,导致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电梯有可能在超越上极限位置时,曳引机仍未停止运转,发生冲顶,因此顶层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使电梯轿厢不发生冲顶。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1和5.7.1.2条的规定中对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的要求如下: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①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②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4)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 1/2×[(1.15V)2/2 g]=0.0337V2,圆整为0.035V2。)

5.7.1.2.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 V2(m)的进一步的制导 。

从以上顶层高度的要求来看,电梯井道必须保证足够的顶层高度。否则由于顶层高度不足,就不得不通过压缩轿厢高度来解决,但必须保证8.1.1规定“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得小于2 m。”的要求;或者将电梯的顶层向下移一层,减少一层层站的办法来弥补顶层高度的不足;也可以砸掉井道顶板,将部分井道凸出到机房内获得需要的顶层高度,以保证乘客和轿厢的安全。由于顶层高度不够,对井道造成的整改,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是大家都不愿见到的。由于顶层高度不够,对电梯的整改与选购电梯的初衷相违。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电梯所需要的安全顶层高度。

2 底坑深度

底坑深度是指最下层楼面水平位置到井道底部装饰面的垂直尺寸。电梯底坑是用来防止电梯墩底的,深度与电梯速度直接相关,速度越高底坑深度越深。电梯有可能在超越下极限位置时,曳引机仍未停止运转,发生墩底,因此必须保证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井道必须有足够的底坑深度使电梯轿厢不发生墩底。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3.3条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 m×0.60 m×1.0 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2)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 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 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 m。

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 m。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等除外。

我们经常遇到底坑深度不足时,通过降低电梯的速度来解决。如果底坑深度实在太小,无法满足要求,则只有向下刨深,但有时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地基。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底层厅门处作一台阶,使轿厢在台阶上平层,来取得需要的底坑深度,但这会受到底层层高的制约。由此可见,建筑物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电梯所需要的底坑尺寸,避免因底坑深度不合适造成的二次费用和电梯速度的降低。

3 结语

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绘制,在设计建筑物图纸前。最好能够确定所要预定的电梯,参考电梯厂家的要求和意见进行设计。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一边盖楼一边选电梯,甚至是大楼建成之后才选电梯。如果井道不按国家通用标准设计就会出现很多的土建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整改井道而产生的二次费用,或者降低电梯的速度,或者降低电梯轿厢的高度,这是大家都不愿见到的。

合理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能保证乘客的安全。建筑物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电梯所需要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以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猜你喜欢
垂直距离井道缓冲器
更正
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问题探讨
头影测量评估福建地区中青年咬合垂直距离的探索性研究
重载货车用缓冲器选型的研究及分析
电梯部分封闭井道的检验探讨
高层建筑电梯井道烟囱效应形成分析及解决措施
地铁出地面电梯井道选型分析及防水、散热优化设计
起重机检验中缓冲器选型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应用发音法确定无牙颌垂直距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