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2010-08-15 00:44姚庆武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价值

姚庆武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姚庆武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经历认知、认同、实践三个环节。由于社会思潮复杂多样、媒体价值引导偏失、学校道德教育乏力、制度机制设计缺失、社会精英行为失范等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要在形成思想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教育实效,强化激励约束,突出榜样引领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社会大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障碍;践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这一科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上下工夫,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克服现实中的诸多障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使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真正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的长期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社会大众理解掌握,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外化为其自觉行动的过程。根据人们价值观念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基本规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基本环节。

1.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的理论概括,具有理论的抽象性,这就需要以通俗的、大众化的语言,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传播与普及,让民众都“知道”,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价值认知是价值观形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它构成了人们价值观的基本轮廓和实质内容。人们认同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首先取决于其对该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而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价值观念又是支配和制约其他心理要素的主导力量,是价值情感、价值意志、价值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使社会大众自觉追求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深化社会大众的价值认知,不仅要使其“知其然”,更要使其“知其所以然”。

2.认同。社会大众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其产生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使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人总是根据事物能否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要,而对它产生肯定性或否定性情感,拥护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排斥自己认为无价值的或有害的东西。因此,要始终把引领社会思想意识同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实践价值,并在价值情感升华中认同它,接受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价值追求。

3.实践。社会大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后,就会自觉地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使广大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教化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脚点。从价值观念向价值行为转化,既要依靠人们内心的力量,也要依靠整个的社会氛围。如果整个的社会氛围不利于人们积极地践行核心价值体系,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放缓,甚至停滞。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良好氛围,需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社会骨干的典型示范,还需要通过制度机制的设计来支撑。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不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双向转化过程,理论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现实障碍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规律和特点,找准转化过程存在的障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大众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这种变化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动力和强大活力。但与此同时,反映社会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和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并都试图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此外,社会生活中急功近利、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沉渣泛起,占领了一定的阵地。社会思想领域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无疑对社会大众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2.媒体价值引导偏失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与普及,媒体对人们的价值认知、价值选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相对忽略了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向度。譬如,媒体主观制造的虚假舆论热点不时出现,娱乐新闻热衷于炒作明星绯闻,低俗化炒作充斥在文娱新闻之中。还有一些媒体存在比较明显的“新闻娱乐化”倾向,刻意猎奇,片面寻求怪异和“轰动效应”。近来热播的情感相亲节目,更是把年轻人拜金、自私、造作、享乐之爱情观、价值观,一次次放大。即便是一些党报的价值导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偏差,其内容构成包含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媒体的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会误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不利于整个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学校道德教育乏力的影响。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具有培育社会核心价值的功能,学校教育是广大青少年认知、认同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总的态势是积极向上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学校道德教育乏力的一面:教育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许多学校的工作仍然是分数至上、智育第一,道德教育出现“边缘化”倾向;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严重滞后,道德教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说教和灌输,且政治化倾向严重,忽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行为的养成;德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素质不高,职业思想不稳定;学校德育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撑等等。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厌世轻生、偷盗抢劫、群体斗殴等悲剧时有发生,凸显了当前德育工作效力的低下。这种现状对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树立起精神的丰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制度机制设计缺失的影响。人们在选择和接受某种价值规范时,除了受理论和舆论宣传本身的影响外,事实上不可能不考虑践行这种价值规范的实际效益。“如果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总是与社会存在以及人们的实际利益不一致或相互冲突,即按道德做事的人总是得不到利益,而按利益做事的人总是得到利益,那么社会所宣传的道德就很难被人们认同、接受。”[1]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利益激励与回报制度机制设计,使真正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人得到“好报”,使背离社会核心价值的人受到惩处,真正做到道德绩效和利益回报的统一,激发人们积极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主观能动性。但在现实中,好人往往得不到“好报”、“老实人”经常吃亏、为民牟利的干部得不到重用、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屡见不鲜,凸显了我们现行利益激励与回报制度机制设计的缺失。这些现实很大程度地制约着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如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所说,“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2]

5.社会精英行为失范的影响。社会精英阶层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践行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依据模仿的基本规律,社会地位越高的群体,越会被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人所模仿。只有社会精英模范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社会核心价值才具有生命力、权威性;如果其对待社会核心价值的态度是轻蔑的,并不身体力行地践行,那么社会核心价值就会丧失合理性与权威性,社会大众会理所当然地怀疑社会核心价值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而且,学习坏榜样比起学习好的榜样更加容易,坏榜样的示范效应远远地超过好榜样的效应。应该说,我国社会精英阶层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社会精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遵循者和忠实实践者。但是,现实中也出现了少数社会精英行为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精英的权力寻租、生活腐化;财富精英的惟利是图、挥霍浪费;知识精英的道德滑坡、良知丧失。这些现象必定会导致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疑问,严重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实践。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路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才能实现,但这一路径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根据人们价值观念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基本规律及社会现实情况选定合适的路径。

1.深化理论研究,形成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价值体系,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不断深化细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且“理论要想进入实践领域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当代中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共识。”[3]那么怎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一步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使核心价值观表达方式更加简洁、清晰、易记,以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人群认知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给予深入系统并有说服力的回答。

同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解剖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来源和实质。在此基础上,着力回答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六个为什么”,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及为什么“不能搞”,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社会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各级各类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首先,媒体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不仅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所有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也都要符合和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要科学地运用各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媒体为社会大众所感知、所认同。其次,媒体要善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议题,使其能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议题的展开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旗帜鲜明地反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论和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第三,媒体要形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力。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各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整合各种媒体力量,坚持“多种载体,一个声音”的原则,实现彼此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以最强音唱响主旋律。

3.改进思路方法,增强教育实效。一种价值体系要为人们所普遍认知,除了理论本身的内在品质外,还离不开教育引导。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改进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准确把握受众的特点与需求,坚持分层施教。对于党员、干部,应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教育;对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士,应注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对于社区居民、广大农民,应重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青年学生,则应高度重视基本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次,要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把教育当作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采用社会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融合在人们的学习教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各种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一些地方通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要重点抓好青少年的教育。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4.创新制度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4]制度机制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制度机制的设计,使那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践行者,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受益,使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受到惩罚和制约。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指导、贯穿制度规范的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和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二是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任何主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往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牺牲一定的合法利益和现实幸福。“德行主体为履行道德义务而遭受的合法利益的牺牲,就应由社会以精神或物质的适当形式予以补偿,从而使其合法利益的完整性得以维护,并且使这种补偿以普遍有效的制度化形式明确地固定下来,成为道德建设的机制。”[5]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建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就是从政策上对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予以支持和补偿。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成可操作的行为细则。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5.注重价值示范,突出榜样引领。任何道德价值的普及离不开倡导者的弘扬,更离不开道德主体的践行垂范。因为人们更多地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示范者的价值观念,塑造自己的价值取向。在现实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党员干部价值示范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6]。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表率;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理想的表率;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表率;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率,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培育、选拔、宣传来自群众身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各方面先进典型,引领人们根据身边实实在在的模范的人和事去选择、塑造自己的生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实在、可感可亲、可信可行。

[1]张萃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建设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9):33.

[2][美]安德森.密尔(世界思想家译丛)[M].崔庆杰,陈慧颖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145.

[3]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学习时报,2009. 534.

[4]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11.

[5]罗会德.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机制[J].党政论坛,2007,(11):11.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D6

A

1004-3160(2010)05-0040-04

2010-06-28

姚庆武,男,湖南益阳人,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