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及对策

2010-08-15 00:54许志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人文舞蹈

何 忠 , 许志琳

(襄樊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论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及对策

何 忠 , 许志琳

(襄樊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蕴涵了大量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艺术教育内容,极具开发价值,将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社交和审美能力,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高雅的气质风度和健美的身体形态,激发创造思维. 将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引进到大学校园,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开发和推广这些项目,需要提高认识,掌握方法,并善于积极争取学校层面的支持.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表现在专业分得太细、太早,重知识和技术的课堂传授,忽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窄,能力畸形,综合素质低下,特别是缺乏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人文素养,达不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健全、身心和谐、情感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规格要求. 这一问题曾一度被人们所关注,但是目前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仍主要依赖于“两课”的课堂教学. 在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开发和整合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上,却显得办法不多,力度不够.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以其鲜明的项目特点和多元的育人功能,很好地充当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收到了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最为鲜活的教材之一.

1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的内涵及其特点

体育艺术表演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表演艺术于一体,为促进健康、陶冶情操、展示人文精神、反映体育生活的一种体育文化艺术表演形式[1],包括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街舞、冰上舞蹈等. 它具有文艺性、表演性、娱乐性、健身(心)性和观赏性等特点,其中节奏性、表情性、表演性和动态美是最鲜明的项目特征.

2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追溯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街舞、冰舞等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的源与流,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项目大都起源或成熟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经济(市场经济)和商业活动的兴起,城市化和经济的繁荣为这些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工业化时代的高科技和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为这些舞台艺术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后工业时代人们需要用这些人性化的项目来彰显个性和医治心灵的伤痛,为这些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这就是说,这些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近代发展历史高度关联. 如当我们探究项目种类最多,且最富历史文化意蕴的体育舞蹈各项目的源与流时,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舞蹈各舞种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环境中通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演绎出来的,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自然会深深的刻上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烙印[2]. 当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解拉丁舞各舞种的舞蹈技法、音乐特色和风格特点时,首先就要了解拉丁美洲的地域概念、人文背景和人类学特征(如民族组成、民族个性、心理结构、风俗礼仪、语言、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然后要了解拉丁美洲、非洲、欧洲多民族文化交融,尤其是非洲音乐和当地土风舞对拉丁舞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而为了较好的展示摩登舞的风格特点,达到舞以载文,舞以传神的境界,舞者同样需要了解摩登舞各舞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即不由自主地会了解14~20世纪欧洲的社会风尚和社会变迁,如欧洲曾经历过的骑士制度、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必将促使舞者更进一步地认识美洲和欧洲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从中吸收养分,提高文化内涵.

2.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除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与生活之外,教会学生如何审美同样重要. 艺术表演类项目所要求的动作美、情态美和表演者的装饰美(如服饰、化妆),以及灯光、音响等舞美因素,为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就欣赏者而言,风格各异、华丽多彩的肢体语言(如健美操的热情奔放,街舞的幽默诙谐,艺术体操的优雅婉约,拉丁舞感性热烈,摩登舞优雅婉转等. )都会给欣赏着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产生生理和精神上的快感,进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3];对表演者自身而言,一举手,一投足,传达了自己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同样也会愉悦身心,升华情感,进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内化. 实践证明,积极地参加相关项目的学习活动,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而且还能提高演绎者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创造思维

众所周知,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都是以舞蹈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 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是丰富大学生情感、完善人格、彰显个性、激发创造力的最好教材. 实践表明,艺术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可以收到潜移默化之功效. 遗憾的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音乐、舞蹈和绘画等)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甚至是一个盲区.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特色鲜明、演绎方式多样,参与者在风格各异的舞曲中演绎舞蹈,并从中掌握乐理和身体语言的技巧,对大学生十分薄弱的音乐和舞蹈素养是一种极好的回补. 事实上,世界上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在成就科学事业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启迪.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无所成. ”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 ”[4]这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言论与实践经历,很好的说明艺术对于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思维方式的拓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是十分有益的. 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高、专业特长强的复合型人材,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4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美的形体与良好的气质风度

当今社会,人们对人的品质的看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诠释,一个优秀人士不仅应具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所持的态度表明,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身体形态,自信、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出众的气质风度,往往能使大学生在求职场上赢得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正是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在审美取向上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在修塑形体、改善性格方面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虽然人的气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通过舞蹈训练往往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变[5]. 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通常在情绪上表现得急躁任性,忽高忽低,缺乏控制能力,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从容优雅、动作舒缓的舞蹈(如布鲁士、慢华尔兹等)进行适当矫正;对抑郁质和粘液质这类性格显得呆板、缓慢、甚至是孤僻的人,则可以选择一些曲调动律活泼、情绪激昂的舞蹈,如健美操、街舞、桑巴、牛仔等来加以改善;而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在身体形态上要求表演者收腹、挺胸、沉肩、立背,整个身体向上拔起,对于有效的防止和矫正人的某些生理缺陷(譬如腿、腰粗壮和髋部肥大及臀部下垂等不良的身体形态)效果尤为明显. 总之,置身于音乐与舞蹈所营造的人文环境中,参与者可以在热情奔放、轻快活泼的跃动中释放青春活力,在从容大方、庄重典雅的流动中展示绅士风度,在婉转悠扬或热情激昂的音乐中彰显个性,在谈吐得体、举止高雅的男女互动中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2.5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 实践证明,具备一定社交礼仪知识与表演技能的大学生,往往能够在他们融入社会时占得先机. 譬如社交舞曾经是西方贵族们在宫廷沙龙中举行的一种社交礼仪活动,也是贵族青年接受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6],这种活动在价值取向上主要侧重于社交的礼仪性,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舞蹈技术或技巧. 它要求舞者在着装、饰物的佩带上要符合社交礼仪规范,做到衣冠整洁大方,便于运动,显示对周围环境和共舞者的和谐与尊重;在“邀舞”、“共舞”、“谢舞”等活动过程中,要求男女舞伴表现出不俗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和高雅的谈吐. 这些礼仪规范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交谊舞和国际标准舞所继承. 在青年人较为集中的大学校园里开展舞蹈交谊活动,恰好为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正常交往与交流的互动平台,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增进了解、丰富社会阅历,还可以掌握一些必备的社交礼仪和处世技巧,为将来走出学校,更快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人文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多元的,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有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同时也离不开一定形式的校园文体活动,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很好充当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素材. 实践证明,在大学校园里开展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和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功效显著. 这种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有效地改变了以往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手段单一、形式呆板的现状,很好的拓展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运作空间.

3.2 对策

1) 优化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如有针对性的以普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将这些项目引进到大学的体育课堂,构建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性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2) 要积极争取学校领导重视,促使他们从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去认识这些项目存在的价值,改变他们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分依赖“两课”传统的观念,争取他们为这些项目的推广提供政策、资金和场地设备等条件支持.

3) 提高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业务素质. 一方面要促使他们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性,明确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有关教师的业务培训,促使他们不但具备传授这些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4) 以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为依托,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和运动竞赛活动,打造以体育艺术类表演项目为主题的校园体育文化平台,以丰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1] 马鸿韬, 李 敏. 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9): 1267.

[2] 何 忠. 试析影响体育舞选手舞蹈技艺的几个非技术性问题[J]. 湖北体育科技, 2001(4): 85-86.

[3] 何 忠. 论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舞蹈表现力的因素[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3): 89-91.

[4] 杨叔子.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8.

[5] 金千秋. 舞蹈气质与形体的塑造[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202.

[6] 翟 林. 体育舞蹈教程[M]. 昆明: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8.

Importance of Art Performance Items in P.E. for College Students’ Humanity Q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HE Zhong, XU Zhi-lin
(College of Education, Xiangfan University, Xiangfan 441053, China)

A large amount of humanity knowledge and art education content is hidden in art performance items and they are worth developing. As a vehicle of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it can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literacy level, artistic culture, social contact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excellent individual mind quality, elegant temperament, well-built shape, creative thinking as well.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generalize these items, we should raise the consciousness, grasp correct methods and ask for help from schools.

Art performance items; College students;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al function

G802

A

1009-2854(2010)05-0069-03

2010-01-1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课题(20060359)

何 忠(1963— ), 男, 湖北随州人, 襄樊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徐 杰)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人文舞蹈
Jiao Ayi| 《娇阿依》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艺术表演运行管理探析
舞蹈课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