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
——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2010-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老子隐性

邓 冲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0047)

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
——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邓 冲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0047)

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不言之教”就是要“遵道而行,无为而教”,即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行不言之教”作为隐性德育的代名词,将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并淡化教育痕迹,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艺术性。

行不言之教;隐性德育;教育艺术

一、“行不言之教”的哲学基础

(一)老子的天道观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哲学范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 25章,下引《道德经》只注章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 42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总规律及由此引申出的社会基本规律或准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 5章)“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第 45章)“道”作为无所不在、效法自然的规律是清净的,是没有感情色彩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 51章)如果说“道”是自然和社会规律,那么“德”就是遵循这些规律的具体实践活动,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使“德”顺其自然、遵道而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 37章),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 64章),即符合大道、遵行自然规律而为。将“遵道而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应用到教育上,就是“行不言之教”。

(二)老子的人性论

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联系[1]。在《道德经》中老子没有明确提出关于人性的理论,但根据他道生万物的思想,可以认为他主张的人性就是“道”的特性,即清净无为、无知无欲。“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 10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 21章)万物的玄德、孔德与“道”保持一致,因而人的本性也与“道”一致。老子认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原始人性在婴儿身上体现得最为完整,多次流露出对婴儿的赞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 10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 28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 49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 55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 18章)“故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第 38章)在老子看来,人性的异化、道德的滑坡正是仁义、礼制教育的结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 57章)道德、知识、法律、生产技术等产生了,社会罪恶也就应运而生,文明意味着人类的堕落[2]。人类的知识和道德呈正负发展[3]。对此,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 19章)但老子这种救国救民的方法,否定道德、法律、知识等的存在价值,倡导人们放弃文明和物质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为了使已经变得污浊不堪的人性“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还是要依靠修道、依靠教育来解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 48章)恢复美好天性的教育措施就是“行不言之教”。

二、“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内涵及方法

(一)“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内涵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 2章)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施教,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去开展教育,在老子心中这是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行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要“遵道而言”,它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道”是无法用语言解释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 1章)老子认为,用语言可以解释清楚的“道”不是他要教于人的“常道”。正因为“常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他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 5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 56章)教师一味地进行道德灌输,非但无法让学生明理,甚至可能引起反感而适得其反。与其言不达意,误导学生,不如“行不言之教”,选择更加适当的教育方法。

第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基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规律,从知、情、意、行多个侧面施加教育影响。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应接近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以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来发展自己对道德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分析、评价和价值选择能力,发展道德行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4]。

第三,潜移默化的身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 55章)教育者隐蔽教育目的,摒弃灌输式的说教,身体力行,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这种教育是通过感化、熏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的,以达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第 27章)的教育成效。

(二)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方法

1.因类施教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 41章)老子按照对“道”的态度,将人分为三类:上士、中士和下士。虽有上中下的差别,但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平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 27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 49章)教师不放弃对任何学生的拯救和教育,充分信任并善待每一个学生,就会得到学生同样的尊重,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老子因类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补之”(第 77章),保证了所有学生的道德发展。

2.图难于其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 40章)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道”在运动中的规律;事物的薄弱部分,恰恰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根据这种朴素的辩证法,老子认识到,事情的难和易是互相转化的,只要把握好时机就可以把难变成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 63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从日常行为表现上抓起。“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 64章)情况还在稳定时容易维持,事情还没发生显著变化时容易调理,隐患在脆弱时容易消除,因此,教师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预见的本领,善于洞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学生的善举,就加以鼓励;发现恶习就加以杜绝,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刚刚萌发之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 64章)道德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奏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道德的形成要反复抓,抓反复[1]539。

3.以身观身

老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中,教师的身教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第54章)“以身观身”不仅是从自身的德行推知他人的德行,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他人来观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的要求。“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师。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 27章)因此不仅要学习他人高尚的德行,也应该以他人的过失为前车之鉴,预防相同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影响力以德育德。学生通过“以身观身”来实现自我道德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教育者必须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创造教机,启发学生的自觉性,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认识,自我体验,自愿行动,才能使教育者的意图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要求,以达到思想转化的目的[1]550。

三、隐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和艺术性

(一)隐性德育的基本内涵

“隐性德育”通常是作为和“显性德育”相对应的德育形式被使用的。如果说直接的仁义礼制说教属于显性德育方式的话,那么老子的“行不言之教”就是隐性德育的代名词。因此,隐性德育可以理解为,教育者通过间接的、内隐的“不言之教”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觉认识、自我体验以无意识的方式认同并内化社会规范,进而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并采用“行不言之教”的德育方法,却写了《道德经》来阐述他的道论和德育思想。白居易曾写诗揭露了这一矛盾,“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笔者认为,老子提倡“行不言之教”,并非否定直接的道德说教的作用,并非否定《道德经》作为显性德育载体的价值。在他看来,统治者推行的仁义礼智教育作为玩弄阴谋、愚弄百姓、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破坏了人们的淳朴本性和美好生活。要实现“复归于朴”的德育目标仅仅依靠有缺陷的道德说教是不够的。所以,他才提出用遵道而为的“不言之教”作为直接的道德说教的补充。庄子在《外物》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行不言之教”并非真的“不言”,而是“遵道而言”。语言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共同的表意工具。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作为互补的教育手段,共同组成德育工作方法体系,全面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恢复美好本性是它们最终的目的。

(二)隐性德育的艺术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艺术源泉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使学生们自我约束、自我克制。隐性德育不是刻板的道德灌输,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压制,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地让受教育者接受道德影响。这种淡化教育痕迹的“不言之教”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艺术性。

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

老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悟“道 ”、体“道 ”、弘“道 ”、唯“道”是从并具有“孔德”的“圣人”。他没有直接地、强制性地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而是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作为教育内容,来“行不言之教”。他十分推崇水的特性,认为“上善若水”(第 8章)。首先,水“柔弱胜刚强 ”(第3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第 78章),世上再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它无坚不摧的能力,世上也没其他东西能与之相比。另外,“谦下”也是水的特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 8章),世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但它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它总是向低处流,总是居住在众人都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夫唯不争,故无尤”(第 8章),正因为水安于卑下,不争地位,所以没有谁不喜欢它,也就才能做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 66章)。

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是隐性德育的显著标志。显性德育是直观的、外在的道德说教,它的教育目的过于直白和带有强制性,容易使学生在压力下产生逆反心理。而隐性德育则是无形的、内隐的道德影响。它巧妙地把道德教育的目的潜隐在学校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借助于隐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受教育者社会交往需要的激发,使其产生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认知与体验,在无意识中实现道德的发展。

2.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第 10章)人心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做到了将它洗涤干净,没有瑕疵吗?老子的言下之意是,道德认知应当以“清净无为”为前提,去除一切杂污。排除一切偏见、功利性的影响,按照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地认识道德行为,这样才能做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 22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 33章)品德高尚的人不仅有智慧评价他人的言行举止,更有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能力。老子重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即强调道德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显性德育片面追求道德宣讲和理论灌输,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教师直接传授德育知识,依赖教育者给出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老子通过“行不言之教”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受教育者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存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实现道德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隐性德育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通过广泛的社会环境、信息的影响,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评价和自觉行动,增强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3.教育方法的综合性

道德教育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综合发展的过程。认知要成为信仰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行为要养成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老子“行不言之教”的内容丰富而质朴,在认知方面他提倡“自知者明”,在情感方面他劝慰人们“荣辱不惊”,在意志方面他坚持“致虚极,守静笃”,在行为上他要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的形成是矛盾斗争的过程,在不同个体身上矛盾的性质有所不同,老子不放弃对任何人的挽救机会,“因类施教”。他善于从矛盾的薄弱处入手,“图难于其易”。并注重以身作则,用崇高的德行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身教”代替不必要的言教。

要取得预期德育效果,必须在德育哲学方法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综合采取德育具体方法,并通过各具体方法之间相互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安排,形成体系。作为隐性德育代名词的“行不言之教”,在把握各种德育方法各自特点及共同趋向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协调综合,同时或先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育,以达到综合效应,从而创造新的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目的[5]。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5.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

[3]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7.

[4]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 (第 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6.

[5]李康平.德育发展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4.

Abstract:Teachingwithoutwords is the core ofLao Ziπs theory ofmoral education.Based on his analysis of cosmis m and human nature,we can know teachingwithout words is to observe the rules,namely,to follow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l rules of students and educational rules.Teachingwithoutwords,as a pronoun of implicitmoral education,is to teach in friendly and naturalways,to respect studentsπsubject status and to comprehensively employ various educational ways to weaken the education traces.It reflects the artistic quality of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ingwithoutwords; implicitmoral education;educational arts

(责任编辑:侯秀梅)

On the Art of I mplicitM oral Education——Based on Lao Ziπs Theory of Teach ingW ithoutW ords

DENG Ch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ChongqingNor mal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G410

A

1001-7836(2010)12-006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28

2010-06-01

邓冲 (1986-),男,湖北阳新人,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政策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老子隐性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智者老子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