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理论下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改革研究

2010-08-15 00:48马玲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英语教学

马玲玲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许昌 461000)

需求分析理论下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改革研究

马玲玲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许昌 461000)

为了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分析的核心地位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教师应该切实去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其需求建立多元化和有特色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课程体系。大学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需求分析理论;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块教学理论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学习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和“选修课程分为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专业英语类课程三类”。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许多高校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入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开设英语选修课,探讨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的方法和策略,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目前许多教师还是反映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中仍然还有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本文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把需求分析理论放在第一位,切实去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其需求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体系。

一、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一)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8。

对需求分析理论的研究目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顾定兰 (1998)和吴启金 (2002)提出了外语课程和社会需求接轨的问题[2~3],余卫华 (2002)具体介绍了目标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两种模型[4],王海啸 (2004)从社会、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种需求[5],管春林(2005)阐述了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6],倪传斌和刘治 (2006)归纳和总结了外语需求的六大特性[7],陈冰冰、王欢 (2009)对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进行了述评[1]18,赵庆红等 (2009)采用较大样本对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基本状况及满足状况进行了调查[8],房宝娟 (2010)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商务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需求,分析了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商务英语教学和课程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9],陈冰冰 (2010)从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角度提出了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架构[10]。这些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这些成果也可见需求分析理论进一步研究的实力和潜力。

(二)选修课模块教学理论

模块教学理论已经在国内教育领域应用多年,较多应用在职业培训和各大专业学科的分模块教学上。现在大学英语中的模块教学大多是分级教学或把大学英语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块来进行教学,也有一部分是探讨选修课模块教学的。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不但可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还为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达到《教学要求》所提出的“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提供机会和条件,拓宽知识,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素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选修课模块教学理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与研究。例如:周山 (2008)研究提出:“在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时,知情判断、目标定位和课程评估要特别引起关注。”[11]王文惠、项军平 (2008)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改革课程结构,讨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程的现实要求及理论依据[12]。冯新华 (2008)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两者相辅相成,要从课程的需求评估、教学计划制订,以及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做到外语教学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13]沈燕琼 (2008)研究提出:“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注重多开实用性强的课程,选用优秀教材并鼓励优秀任课教师开设选修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并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引导,学校还要加强对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管理。”[14]洪震、秦永生 (2009)探讨研究了河北师大等 6所河北高校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现状及对策[15]。

本文的研究是将需求分析理论与选修课模块教学理论相结合,以求进一步带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基本情况

要想把选修课模块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深得学生喜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文献研究基础上,笔者所在课题组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需求实施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改革,以期建立多元化和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模块教学课程体系。

调查时,我们采用了较大样本对我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49.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27.4%的学生希望开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课,比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54.6%的学生希望多开设一些语言文化欣赏课,比如英美文化赏析、西方影视赏析等,43.8%的学生希望多开设一些语言技能提高课,比如英语听力提高策略与技巧、英语口语课等,36.9%的学生希望开设一些应试培训课,比如四六级考试辅导、考研考试辅导课等;(2)37.3%的学生认为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趣味性、时代感、实用性。访谈时发现学生认为现在的部分老师教学就是教教材,而很多教材教学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渴望更多的实用的、能有效培养他们交际能力的教学内容。(3)27.1%的学生不满足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认为教师教学手段单一,33.5%的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活动,认为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基本情况,我们研究了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择、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彻底改变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分门别类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课程要求》,选修课程分为语言技能提高模块 (包括应试技巧培训)、语言文化赏析模块和专业英语模块。其中语言技能提高模块 (包括应试技巧培训)包括:中高级英语视、听、说、翻译、写作、英语演讲、四六级考试辅导、研究生英语考试策略与培训辅导等;语言文化赏析模块包括英美文学、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东西方文化比较等;专业英语模块包括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等。在选修课课程设置上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开设涵盖以上三个模块的多门类选修课。

(二)选修课课程建设方面

对每门选修课都应高度重视,使每门选修课都包含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计划、电子教案、PPT课件等,并且接受学校合格课程评估,努力建设成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尽量把每门选修课部分章节的教师授课的视频录像资料传至校园网上,使学生了解该课程,能够使其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喜欢的课程。

(三)教材选择方面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实用、有时代感的学习内容,保持教学内容静态与动态的统一,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如果现有的选修课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授课时添加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并且鼓励教师出版优秀教材。

(四)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教学方式要大胆创新、新颖灵活,突破传统的“填鸭式”讲解形式,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推动更多的语言输出,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融于课堂,沉浸于课堂;根据不同的选修课选用不同的教学法,可采用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多给学生才华展示机会,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和进步。

(五)教学管理方面

针对学生方面,推行选课制,实行学分制,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利,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课程。每门选修课一般为 36—48学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计 2个学分。学生的考试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估 (建议占 30%)和终结性评估 (建议占 70%)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针对教师教学任务分配与管理,可以将大学外语部所有教师按基础英语授课和英语选修课授课分成若干教研小组,每个老师除全程负责所带班级的听、说、读、写、译的课程外,讲师以上职称 (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建议兼上一门选修课。而且,各教研小组应坚持每周集体备课一次以上,加强交流;坚持听其他同行授课,相互学习提高;定期参加教师培训或外出参观学习,合理修订本校教改方案;同时,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各个教学环节作立项研究,并鼓励申报与选修课方向一致的教研或科研项目。

结束语

综上,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分析的核心地位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真正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然后按照学生的需求建立多元化和有特色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课程体系。大学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两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做到从教学的本源上改善教学效果。

[1]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2]顾定兰.社会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转轨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3]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4]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5]王海啸.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需求和条件分析[J].中国外语,2004,(1).

[6]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7]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8]赵庆红,雷蕾,张梅.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9,(4).

[9]房宝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10]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 [J].外语学刊,2010,(2).

[11]周山.论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发展模式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

[12]王文惠,项军平.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6).

[13]冯新华.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计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14]沈燕琼.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与管理初探 [J].教育探索,2008,(11).

[15]洪震,秦永生.河北省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现状及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ffect and enhance studentsπ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we should paymuch attention to the needs analysis theory.We should find out studentsπEnglish learning needs,then according to their learning needs es2 tablish a diversified and distinctive English selective course system.College English compulsory courses and selective courses comple2 ment each other,and theymeet studentsπlearning needs to a greater degree.

Key words:learning needs;needs analysis theory;college English selective course teaching;module teaching theory

(责任编辑:刘东旭)

College English S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Viewed from the Persective of Needs Analysis Theory

MA Ling2ling
(Xuchang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

H319.3

A

1001-7836(2010)12-015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61

2010-06-13

马玲玲 (1981-),女,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英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