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5郑春波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传播者信息网络武术

郑春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郑春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从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传播者、接受者和传播环境三个主要构成要素着手,分析了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武术;网络传播;因素;对策

如何在网络传播中信息完整地传给武术信息的接收者,并取得最佳效果是武术信息实现网络传播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传播学原理,所有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接受者和传播环境三部分构成的,网络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形式,其传播效果也必然受到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 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影响因素

1.1 武术信息传播者

1.1.1 武术信息传播者的信息技术

武术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所以武术信息工作人员要把武术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看作是武术信息工作的中心。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武术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开发武术信息资源、开展武术信息服务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用户利用武术信息的心理及行为规律、信息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分析评价等知识和技能。

此外,武术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体包括信息处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计算机原理及体系机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数据库原理及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资源、信息复制技术与设备、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技能等。

1.1.2 武术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素养

武术信息资源库及武术网站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开发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开发人员,即武术信息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包括以武术专业知识为主的多方面的修养。

武术信息的传递是一个翻译过程。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翻译过程,即“编码-译码”。“编码”即传播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一定的思想观念化入符号或代码,从而发出讯息;“译码”即接受者接收讯息,对其符号进行解释,获得一定的思想认识。人在观念意识、语言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同一个武术信息的解释必定存在着差异。当然造成这种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而要将这种差异降低到最低限度,就必须首先保证武术信息传播者这一关的准确率。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不仅流派之间的拳术器械技法不同,就是相同的流派在不同的地域和时期也有着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譬如太极拳,陈式和杨式特点一样,孙式和武式又不一样。此外,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武术中也难免包含着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这都需要武术信息传播者来澄清和解释,所以武术信息传播者对中国武术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是第一位的。

另外,传递武术信息的同时也就是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涉及内容很多,它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作为武术信息传播者,要做好武术文化的传递员,必须充分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对中国武术有比较深的领悟。达到这种程度以后,武术信息传播者对传播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在向需求者提供武术信息时才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给予相应的信息,并提供深度咨询。

1.2 武术信息接收者

1.2.1 价值观的差异

从武术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影响预期效果的因素是选择性注意因素。如人们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征,如一个人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个人性格等注意因素的不同。另外,受众在接触信息时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精神面貌、具体需求等不同。

对于同一武术信息,不同的人理解也不同,它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而这就是选择性因素在起作用,即人们倾向于接触、注意、记忆与自己个人需要、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接近的信息。

无论是武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接收者,与个体的特征、心理期待、文化背景、情绪、态度是分不开的。由于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覆盖面广,过程比较复杂,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最后的武术信息和最初的武术信息相一致,但是在传播时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就可以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另外语言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会成为武术信息接收者在此过程中的障碍。

因此,在传播武术文化时,既要运用一定专业术语,也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民情风俗,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这就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在教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1.2.2 知识层次的差异

由于习武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所传播过来的文化信息有不同的认知障碍。他们会因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受原先固有的态度和观念的影响,改变甚至颠倒信息的本来意义,从而造成对武术信息原本含义的曲解。武术历来以“广泛的适应性”而优于其它运动项目,所以,在传播武术信息时要充分体现利用这种优势。在建立数据库和武术网站时,要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知识水平,将武术信息分为不同等级(如,初级、中级、高级等),逐步引导接受者了解武术文化。

1.3 武术网站:武术信息网络的主要传播环境

现在的武术网站的内容包罗万象,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所以在设计网站时要把功夫放在选材上,选材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又必须突出特色。在设计网页时内容的选择要不落俗套,要重点突出一个“新”字,不能照抄别人的内容,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网站。

武术网站的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网站基本完成后,维护更新的工作每天都要做,要及时把网页上已经作废的链接删除掉,比如用户点击了页面中的一个链接,在苦苦的等待之后,换来的是无法访问的结果,那他们就会对你的网页大失所望,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光顾了。所以,在维护工作中,若不能及时更新,也最好在主页上发布信息来通知浏览者,这样就能显示工作者的责任感,同时也能得到网友的信任。

武德是武术文化中最为突出的道德特征,习武之人讲究“万事德为先”。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集中体现了武术的精神。在武术网站的建设和运行中,同样也要体现出这一重要的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武术文化得以全面的体现。武德在武术网站上体现为网站本身的自律。武术网站要充分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完善网站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特别是要有民族文化传播意识,规范武术信息发布工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保持武术文化的民族形象,用正确的导向、深入的内容、优质的服务来打造品牌,树立信誉,赢得网民的信任。

2 完善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对策

2.1 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法规建设需要完善

武术信息网络传播法规政策是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环境尚未走上轨道。像武术网站域名混乱,特色性不强、安全性差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据我国及世界的网络立法。如软件的应用及开发方面可以参照国务院1991年制定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系统安全的维护方面则可参照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当然,对于武术信息来说,国家所制定的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完全适用,所以武术领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要针对武术信息本身的特点制订适合武术信息网络管理及传播的规定。而且大多数因特网上的活动都是跨越国界的,这就要求网络立法应该有国际协商与相互认同,使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有法可依。

2.2 武术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意识需要加强

武术长期以来都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为主要传播方式,特别是一些老武术家们,他们由于环境及时代的影响,还没有注意到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当然也就没有利用网络来传播武术信息的意识了。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措施,让武术工作者了解网络,将自己的武术知识通过网络和其他人交流,同时丰富武术信息资源库。另外,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要想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就必须掌握它的性能。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在引导武术工作者培养网络信息意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其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武术工作者利用现代化手段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2.3 加强武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及网络管理学习

武术信息要在激烈的文化冲击及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寻求发展,必须推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武术信息网络传播人员不一定需要成为信息技术专家,但要成为互联网的熟练使用者,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必须进行学习。在熟练使用的同时能及时处理信息流通过程中的问题,排除干扰,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2.4 加强武术信息网络传播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

自2000年以来,为了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客观形势,保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政府依法管理、网站依法办网的基本法律依据,是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保障。必须组织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从业人员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除此之外,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还针对现阶段的武术网络传播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些也是武术信息网络传播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和更新的知识。

3 结束语

网络传播的特性是网络本身的特性和人类传播发展的需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必须重视武术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因素。据此,本文对武术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及网络技术水平、信息接收者的差异、特色武术网站的建设等影响预期效果的因素作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从法律法规建设、武术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意识、武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及网络管理学习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强化,以期能够更好的指导武术网络传播。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杜君鹏.优秀武术影视传播者在武术传播中的积极作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5):7-8.

[5]蔡金明.传统武术传播的方式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5-36.

[6]李成银,申玉山.近代中国武术传播的新特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13(1):59-63,79.

[7]刘树军,王苑苑.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1-42.

(责任编辑:肖恩忠)

2010-08-26

郑春波(1977-),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0)06-0127-03

猜你喜欢
传播者信息网络武术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适用边界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网络共享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干问题探究
武术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