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瓣膜置换术

2010-08-15 00:47闫英群靖文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瓣膜病主动脉瓣房室

闫英群,靖文斌

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变病人的惟一有效治疗方法,其远期效果良好,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瓣膜病患者日益增多,70岁以上瓣膜置换术被视为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瓣膜置换手术患者[l]。现将本院近年70岁以上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18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 2006年10月—2009年11月的 18例瓣膜置换患者住院病例,其中男 9例,女 9例,年龄 70~75岁 (71.9±1.9岁)。患者均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明显,心脏超声明确诊断。其中退行性变 11例 (61%),风湿性心脏病 4例 (22%),冠心病引发瓣膜病变 3例 (17%);单纯主动脉瓣病变 3例,狭窄 2例,关闭不全 1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 5例,左房室瓣病变合并冠心病 3例,左房室瓣合并右房室瓣病变 3例,左房室瓣合并主动脉瓣 1例;因主动脉瓣狭窄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 2例,伴左心室室壁瘤形成 2例,术前肺部感染 1例。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及药物治疗 术前完善实验室检查,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腹部超声明确腹部脏器病变,血液检查明显肝肾功能等状况。术前常规强心利尿,营养心肌治疗 1周以上,调整心功能至 2~3级,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仅1例术前心功能仍为 4级。术前超声左室心功能 35%~70%(56.9±8.2)%。左心室舒张末径 42~77mm(54.7±9.0)mm。

1.2.2 外科技术 全部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自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处首次灌注冷血停跳液每 30min减半灌注 1次,如需搭桥 2支以上加逆灌心肌保护液。局部冰屑降温,行左房室瓣置换术 (MVR)7例,主动脉瓣置换 (AVR)9例,左房室瓣及主动脉瓣置换 1例,左房室瓣及右房室瓣置换 1例。18例患者中置换机械瓣 4例,置换生物瓣 14例,同时行右房室瓣成形术 4例,3例应用 kay法,1例应用De vega法,左房血栓清除术 1例,左心耳结扎 3例,主动脉成形 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7例,搭桥数目 1~5支。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 2例。体外循环时间 59~240min(153±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 36~163m in(90±34)min。

2 结果

本组病例除 1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住院死亡率 5.5%。死亡患者为女性,术前有严重肺感染,心功能 4级,经术前药物治疗,心功能及肺感染得以改善,术后由于肺感染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 26d死亡。另有1例术后出现气胸,经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本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13~70h(26±14)h(不包括死亡患者二次插管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 2~26(5±5)d,术后住院时间 9~38(17±7)d(死亡患者截止到死亡时间)。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左心室心功能48~70(56±9)%。左心室舒张末径 41~69mm(50±7.0)mm。除 1例居住偏远未能随访,其他患者均术后 3个月到我院门诊复诊,患者心功能恢复到 1级,复查心脏超声结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 2年复诊,效果满意。

3 讨论

3.1 围手术期管理 高龄瓣膜病患者全身各器官、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且常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病等多种慢性疾患,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手术后的恢复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围手术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术前应该调整患者心功能到 2~3级,强心利尿,营养心肌治疗,锻炼肺功能,控制肺感染及调整肝肾功能,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术中需要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全身各系统的管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影响,术后早期应该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营养支持治疗。老年瓣膜病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营养维护很重要。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在可能的前提下尽早拔除气管插管,老年人能量储备低,胃肠道功能和恢复缓慢,需要以胃肠道外营养为主,及早充分补充蛋白、血浆或全血,补充胶体和体内必需的钾、钙、镁和凝血因子,并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本组病例的死亡病例就是因为术前心功能差及肺感染未能完全控制,术后出现肺感染最终导致死亡。

3.2 病因特点 国内文献报道 60岁以上瓣膜患者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2-3],而本组病例患者年龄在 70岁以上时病因以退行性变为主,超过一半,其他为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所致瓣膜病变。说明随着年龄增加,退行性病变比例增加,风心病比例下降。

3.3 瓣膜的选择 对于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一般认为生物瓣不需要长期抗凝,出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病率,更适用于高龄患者。早在 1989年既有人认为 70岁以上患者应用猪生物瓣具有相当的安全性[4]。故本组病例大部分选择了进口生物瓣,但生物瓣的耐久性仅 10~15年,再次换瓣的几率较高。少数患者虽然年龄在 70岁以上,但仍要求自己的寿命可能超过 10年以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退行性变的瓣膜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瓣环较小的可能,为避免术中加宽瓣环,需要选择机械瓣的环上瓣。还有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房颤,即便换生物瓣仍然无法避免抗凝,所以仍有一部分患者会选择进口机械瓣。而且 70岁以上患者置换机械瓣发生抗凝意外的几率并不比其他患者更大[2]。

4 结论

本研究尚缺乏远期随访,且病例资料例数较少,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外科技术,心肌保护水平的提高,手术的精细和围术期处理的成熟完善,术前充分评估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手术的耐受性,并注意调整心肺功能后,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安全的。

1 Mano j,Kuduvalli a,Antony D,et al.A multi-centre additive and logistic risk model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following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07,31:607-613.

2 白树堂,符洪犊.43例老年瓣膜病治疗体会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2349-2350.

3 迟立群,王冬青,杨建安,等.老年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6):414.

4 Jam ieson WR,Burr LH,Munro AI,el at.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in theelderly[J].clinical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prostheses,1989,48(2):173-184.

猜你喜欢
瓣膜病主动脉瓣房室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