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脂病de症状识别及无公害和防治措施

2010-08-15 00:51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流胶病部采果

柑橘树脂病是我国柑橘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它主要为害柑橘树的枝干、叶和果实。枝干发病后如不及时防治,在1~2年内就会引起全株枯死,甚至毁园。受侵染的果实,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大量烂果,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一、柑橘树脂病在橘园内的症状识别 柑橘树脂病在柑橘园的为害症状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流胶型、干枯型、砂皮型和蒂腐型。

(1)流胶型 甜橙、温州蜜甜等品种枝干被害后,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裂纹,呈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有类似酒糟的气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症状多发生在主干。

(2)干枯型 病部皮层变为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初时紧贴木质部不立即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界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褐色或黑褐色痕带,多发生在主干或主枝。

(3)砂皮型 幼果、新梢和嫩叶被害,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很像粘附着许多细砂。

(4)蒂腐型 发病部位始于果实蒂部发病,病斑褐色,水渍状,向周围波纹状扩大,病果内果心腐烂较果皮快,最后全果腐烂。发生在成熟的果实,在采后特别是贮运过程中发生较多。

二、柑橘树脂病发病的主要条件柑橘树脂病菌寄生性较弱,只能从伤口侵入为害。因此,柑橘生长势弱,存在伤口(冻伤或机械伤)是其流行的首要条件。其次,树脂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和昆虫传播,还必须在有水膜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进行侵染,故在雨季才能发生流行。因此,梅雨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秋雨季节(9月上中旬)是该病感染的高峰期。另外,在老龄园、枯枝多的密植园、整枝修剪或偏施氮肥的橘园易发病且受害严重。

三、无公害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1)增强柑橘树势,保护好枝干

搞好橘园排灌,在冬季清园后,要及时增施有机肥或在花前施肥,冬季培土防寒,注意防冻。栽培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主干和主枝的伤口。

(2)综合修剪,清除病源 采果后将病枝、枯枝剪除,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3)树干涂白 夏天防日灼,冬天防冻害。

(4)病树刮治 于春季及时削除枝干上的病组织。目前常采用纵划病部涂药法,即先用刮刀纵划枝干上病部,深达木质部,纵划上下要超出病组织1cm左右,各纵划线间隔宽约0.5cm,然后均匀涂药,每隔1周1次。目前比较有效的药剂是80%代森锰锌(如大生M-45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2.药剂保护 为预防柑橘叶片和果实发病,在常年发病较重的柑橘园,于春芽萌发前、落花2/3时和幼果期各喷1次保护性杀菌剂。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大生M-45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

3.防止果实蒂腐产生 适时采果,剔防病伤果,在采果的当天或在3天之内,在果蒂处涂或喷 2,4-D 100~250mg/L,既可保持果鲜,又能减少蒂腐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流胶病部采果
茉莉酸与乙烯利对桃新梢流胶影响的研究
采果后不要放松管理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桃树流胶病防治研究进展
上海古松树流胶树体处理技术研究
柑橘采果前后管理技术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不同药剂与包扎方式对甜樱桃伤口流胶的影响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外科日间病部运行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