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堡川灌区中小型灌溉排水泵站现状运行分析

2010-08-15 00:51许俊峰
山西建筑 2010年25期
关键词:路长管理费用泵站

许俊峰

1 基本情况

石堡川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渭北平塬边缘,北纬36°,东经110°,属陕西省大型灌区。水库坐落在洛河一级支流——石堡川河上,总库容6 375万m3,其中兴利库容4 585万m3,工程控制面积52万亩,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

石堡川灌区抽水站工程由路长泵站、尧科泵站、后寨泵站、石索泵站、东坡泵站、北彭泵站、孙家山泵站、丁家山泵站、史家山泵站、段家山泵站、沙沟渡槽泵站、内信泵站、郭家洼泵站、平定泵站、太极泵站、扣卓泵站、前桥头泵站组成。设计总流量2.14 m3/s,总装机容量1 852 kW。

由于石堡川水库工程修建于“文革”时期,受当时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工程配套不全,挖方渠道多,“灌中旱”“渠边旱”很多,属典型的“三边”工程,特别是沿干渠以北沿岸村庄望水兴叹,且原有泵站已基本不能运行,严重阻碍了当地群众的经济发展,不能充分发挥灌溉效益,灌溉条件的改善已迫在眉睫。

2 泵站工程运用及运行情况

2.1 泵站运用情况

现只有位于灌区上游的路长泵站经改造,已投入使用外,其余16座泵站由于设备老化损坏及部分配套渠道损坏,均处于瘫痪状态。

2.2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现状

路长泵站由于装机容量较大,属灌区路长管理站直接管辖管理,并纳入管理局工程管理,由管理局拨付管理费用、维修费用。其余的泵站原属于沿干渠受益村组和灌区管理站共同管理,管理站派专人开机、维修,管理费用共同承担。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社队部分的管理费用部分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且灌溉停水后泵站的看护人员费用等社队不落实,造成泵站设备被破坏、盗窃,设备维修购买费用的分摊出现问题,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泵站原管理体制已终结。由于泵站瘫痪,因此平时灌区水管站雇有人员看护泵房及设备外,运营机制尚未建立。

2.3 泵站财务状况及分析

路长泵站归属我局路长管理站管辖,按面积分摊行政管理费用每年16万元,设备检修费用年平均2.6万元;扣除电费外年平均水费收入28.6万元,盈余10万元。财务收支情况良好。

其余小型泵站不能运行,无经济收入,每年灌区管理每座泵站需支付管护费0.24万元,均处于亏损状态。

从路长泵站财务上看,只要泵站达到设施面积60%的农田开机灌溉,泵站收入均能维持收支平衡。

3 小型泵站的作用地位、改造情况和工程效益

3.1 作用地位

灌区泵站担负着澄城、白水两县北部,5个乡镇及33个行政村168个村民小组,47 600多人口设施面积7万多亩的人畜饮水及灌溉任务。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当地小气候调整。

3.2 工程效益

泵站的修建,可增大灌溉面积10多万亩,增加供水能力、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家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成本。

渠系配套后,泵站范围内可扩大灌溉面积7.231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9,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48.32 kg,新增农业产值2 199.37万元,减少农业成本320.84万元。

泵站投入使用可增加灌区管理单位水费收入年平均200万元。

3.3 小型泵站已更新改造情况

1993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陕西省关中灌区改造工程。1999年,项目启动实施,属世行贷款项目。

石堡川灌区改造泵站一座(路长泵站),总装机1 035 kW。泵站改造于2001年4月15日开工,2004年2月29日竣工。完成厂房重建219 m2,增设吊车1台,更换水泵电机5套,更换附属设备及变配电设备,对前池、出水池等水工建筑物及压力管道进行了修复,修建碎石路面6 000 m2,设备安装19台。完成总投资174.60万元。其中世行资金89.00万元,节水续建资金85.60万元。

改造工程完工后,2005年春灌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几次灌溉,所有机组在启动、停机和持续运行时各部位工作均正常。工程改造后效益十分显著,出水流量达到设计标准。灌区产业发生明显变化,一些优质、高效品种在灌区落户,小麦、玉米、苹果增产明显,为农业增收,群众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 小型泵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石堡川水库建成后,由于当时资金和生产条件限制,规划沿干支渠修17座抽水站,除路长泵站于1978年建成,1983年投入使用,并于2004年更新改造外,其余的均处于瘫痪状态。

其原因在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减少了水利、农业方面的投资,灌区管理单位管理费用减少,无力对泵站进行投资。加之原管理体制随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遭到破坏,农民不接受泵站全市场模式的运作,因此造成管理费用不落实、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落实,最终致使泵站管理瘫痪,设备闲置、损坏、丢失。

5 更新改造需求及投资

随着农村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规划抽水站项目基本处于无人问津地步,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利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到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生产条件现状,修建泵站,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并对设施面积进行田间配套,使之达到节水、增产、增收的富民工程。抽水项目符合国家支持农业,扶持三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也是灌区扩灌工程的延续,充分体现灌区灌溉效益发挥,对设施面积配套降低农业水费支出,提高水利用率,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惠民措施。因此,泵站工程项目是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经估算,恢复泵站及骨干工程需投资6 679.74万元;拟新建泵站需投资2 505.38万元。

6 意见和建议

随着水利作为国家基础产业方针的确立及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加之农业方向的调整,灌区用水量不断攀升,农民用水积极性不断提高。因此建议:

1)恢复原有泵站,改造泵站的配套设施及骨干工程,使旱塬农业更好发展。2)无论泵站产权归属受益村组,还是归属灌区管理单位,管理权应明晰单一。3)国家把泵站管理费用列入灌区工程维修统一落实拨付。4)适当增强小型泵站的数量,解决群众灌溉用水困难。

猜你喜欢
路长管理费用泵站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策略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商贸企业管理费用探析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脚比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