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2010-08-21 12:20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副处长苎麻首席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2010年1月7日至10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度工作总结与学术交流会议于广东湛江召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郑戈副处长出席会议,广东农垦总局生产处陈叶海副处长、湛江市农垦局陈永光副局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管委会陈鹰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孙光明所长应邀参加,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人员共计118人参加会议。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度工作总结与学术交流会在湛江召开

在开幕式上,郑戈副处长就国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宗旨、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等做了详细的诠释。他说,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2009年开展了宣传国际天然年活动,提出了以苎麻种植防治水土流失等建议,对产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次按农业部科教司统一工作部署,开展2009年的工作总结和对体系人员的考评,一定要准确把握定位,严肃认真,按照已制订的考核办法进行。考评只是手段,目的是切实促进体系内人员大协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加强研发成果转化。

开幕式结束后,郑戈副处长主持了对首席科学家2009年工作的考评;首席科学家熊和平主持了对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的考评。通过两天紧张的考评工作,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员考评办法(试行)》的要求,全面完成了2009年体系内人员的考评。

首席科学家熊和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说:自2009年2月体系启动以来,全体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在体系“四大任务”、产业决策咨询、体系组织管理、工作协调、产业发展统筹以及其他重要任务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显著的进步,圆满地完成了2009年的各项任务和考核指标,获得了3项省部级奖励,育成优质新品种11个,鉴定成果4项,获得专利3项,制订技术规程2项,提交行业建议3个,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71篇。形成了苎麻水土保持、亚麻轻简化栽培、麻屑用于蘑菇培养基原料等多个研究亮点;特别是提交的大麻生产发展、亚麻进口关税减免和苎麻种植防止镉污染等建议,得到领导的肯定。其中苎麻种植防止镉污染的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

首席科学家熊和平指出,目前体系建设仍然存在各种突出的问题,一是专家不专,许多岗位专家原来不是从事麻类研究的人员;二是责任心还不强;三是反应不快,对布置的各项任务不能快速反应;四是团队措施不力,个别团队松散。2010年,体系全体人员一定要在农业部的领导下,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一定要按照“四大任务”目标,推动各项工作。2010年,体系要开展三大活动:一是亚麻文化和产品展示,推动麻产品市场的发展;二是召开国际黄、红麻振兴研讨会,组织国内外顶尖专家对黄、红麻进行生产发展的讨论;三是举办一次青年学术讨会,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

1月10日,体系全体人员考察了湛江农垦局东方红农场剑麻现代化种植园和剑麻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副处长苎麻首席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首席水管工
首席数据官
首席隐私官
喝 茶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
基于苎麻属野生近缘种形态变异类型的系统关系研究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扯皮处的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