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要及时完成三项“作业”

2010-08-21 03:51孟祥杰
湖北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必答题布置情况

◎/孟祥杰

在我所教的每一届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他们的理由往往冠冕堂皇:忘记带来、家中有特殊情况、听错了作业内容等。对于偶尔完不成或没按时交作业的学生,我宁愿相信他们的理由是真的,并给他们提出补做的要求以及“今后牢记”的善意提醒。对于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此时重要的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分析情况及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也只有如此才能调动起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非“口服心不服”了。此时教师需做好下面三项“作业”便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完成“思想转化作业”。有的学生本身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逐渐养成了懒惰、畏难的习惯。假如是这样的话,教师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及时地反思布置的作业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特点,从而通过交流、分析做到对症下药,使学生不再对作业感到头疼、烦恼和“消极怠工”。二是与学生促膝谈心,使他们真正明白适当的作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辅之以及时的督促、激励等。在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教师将功夫做到家,一般来说转化效果是很明显的。

其二,布置“个性化作业”。有的学生不爱做作业,有的属于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再做就属于重复性、机械性练习的情况,有的却属于由于基础差或课堂上没弄懂而导致对作业“望而生畏”的情况等。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及时细心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并针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布置一些学生能完成且愿意去做的个性作业,让他们体验到“累并快乐着”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使他们逐渐养成及时完成并自觉温习的习惯。

其三,做足“家校沟通”作业。有的学生不交或迟交作业,与家庭中的特殊因素密不可分,尤其是一些单亲学生或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家长在子女的学习督促上存在问题,需要教师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必要时还应进行家访,使家长真正负起责任,通过双方密切配合来彻底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

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需要教师及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而其中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恒心便是“作业”中的必答题。面对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我们不妨反躬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必答题布置情况
疫情之下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面对人文学者的“必答题”
如何做好中国领事保护“必答题”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