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10-08-24 03:17涂智寿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4期
关键词:邮政灰色重庆

涂智寿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市 400067)

邮政物流是重庆现代物流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邮政物流具有“两网三流”的资源优势、完善的支付手段、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诚实可信的“百年邮政”品牌形象,与多个重要城市开通了物流专线,形成了服务本土、辐射周边、以商品集散为特色、以仓储配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它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及货款转账等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个性化、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对重庆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重庆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口、资金逐步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重庆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创造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为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重庆邮政物流的发展也将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促进以城镇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然而,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互制约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多维灰色模型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性。

一、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及建模

1.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和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关联分析根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进行发展态势分析,如果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两个因素变化态势一致,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就可以认为两者关联度较大,反之两者关联度较小。因此,灰色关联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的历程分析。[1]

2.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

(1)确定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

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一般记为:

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为:

其中,n为参考数列的个数,m为比较数列的个数。

(2)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物理意义不同,导致数据量纲也不一定相同,不便于比较或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无量纲的数据处理。通常用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第一列分别去除各列,即:

其中,i=0,1,2,…,m;k=1,2,3,…,n。这样可以得到无量纲处理后的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3)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关联程度实质上是曲线间几何形状的差别程度。因此,曲线间差值的大小可作为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度。对于一个参考数列有若干比较数列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可由下列公式算出:

(4)求关联度

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其数值不止一个。考虑到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把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公式如下:

二、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

反映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邮政网点、投递线路、邮政业务、邮政收益、货运及货运周转量等。反映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可选用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GDP)。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因此,本文收集了1997~2008年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具体见表1。

利用表1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运用式(1)和式(2)计算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GDP)与邮政局所个数、邮政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收入、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邮路总长度、农村投递线路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r1=0.804,r2=0.613,r3=0.888,r4=0.870,r5=0.887,r6=0.745,r7=0.749。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由灰色关联度数值可以看出,其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这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GDP)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指标(邮政局所个数、邮政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收入、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邮路总长度、农村投递线路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重庆邮政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可以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重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会带动重庆邮政物流业务总产值的增加,从而促进重庆邮政物流产业发展。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由灰色关联度数值及其排序可以看出,对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影响最大的是邮政业务收入,其次是货运周转量、货运量、邮政局所个数、农村投递线路、邮路总长度、邮政业务总量。经分析可以得出,重庆邮政物流主要指标数据对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性分析

由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反映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的各评价指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但要说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还需运用多维灰色模型来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协同性。

表1 1997~2008年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统计数据

1.多维灰色模型的建立

多维灰色模型GM(1,N)可用于对描述对象进行长期、连续、动态的反映,也可用于分析一个系统的行为因素受N个作用因素影响时所呈现的变化态势,从而可以分析整个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系统内部运行结构进行协同性分析。[2]

设时间序列为:

通过累加生成(AGO)得到新序列:

从而多维灰色模型为:

其中,α=a/(1+0.5a),βi=bi/(1+0.5a)(i=1,…,N),参数a和bi(i=1,…,N)可在最小二乘法准则下通过以下数据矩阵方程求得:

2.协同性实证分析

利用表1的统计数据,对各序列进行初始化和累加生成(AGO)处理,可得表2。

通过式(5)可以求出:a=1.296,b1=-2.682,b2=0.021,b3=0.302,b4=3.008,b5=-0.523,b6=-0.087,b7=1.544。再运用式(4)可得到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与邮政局所个数、邮政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收入、邮路总长度、农村投递线路、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的多维灰色模型GM(1,7)为:

由模型可以看到:a>0,说明由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GDP)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所组成的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b2、b3、b4、b7>0,说明邮政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收入、货运量、农村投递线路对重庆区域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b1、b5、b6<0,说明邮政局所个数、货运周转量、邮路总长度与重庆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还不够协调,这些因素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增长。

3.模型检验

由表3可得,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0.98%。由此可知,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基本上能够反映出重庆邮政物流主要指标因素作用下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行为轨迹。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影响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邮政物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重庆邮政物流相关因素与重庆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同时,本文运用多维灰色模型对重庆邮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总体上相互协调,但邮政局所个数、货运周转量、邮路总长度所对应的协调系数小于0,表明邮政网点布局不合理、投递线路不够优化及邮政物流效率不高又给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一定制约。为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促进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必须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表2 初始化并进行累加生成(AGO)处理后的数据表

表3 理论初始值与实际初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表

1.优化邮政线路,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又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具有特殊性。重庆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此,要充分利用重庆邮政的网络资源和品牌优势,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合理规划邮政基础设施,完善邮政物流网络布局,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经济。

2.多元化发展重庆邮政物流,扩大其在重庆现代物流中的比重。重庆邮政物流应结合地方经济特点,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邮政特色,不断拓宽邮政物流服务渠道。[4]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医药、电子及化工等产业比较发达,重庆邮政物流服务应主要定位于配送品种多、速度快、体重较小、附加值高的产品,如信息技术(IT)电子产品、医药、化妆品、汽车零配件等,形成重庆邮政物流服务特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不断提升重庆邮政竞争能力。

3.降低邮政物流成本,提高邮政物流效率。长期以来,重庆邮政一直承担着普通邮政服务的职能,需要维持一个庞大的实物传递网,有的服务网点人烟稀少,邮件更少,邮政所付出的成本远远超过了所收取的信件资费。在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重庆邮政的未来不可能再依赖于行政的垄断,而是取决于自身资源整合与市场化的程度。努力构建现代化的社会公用物流服务平台,积极探索高效的邮政物流模式与运行机制成为重庆邮政物流的当务之急。

五、结论

本文运用多维灰色模型对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协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重庆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同时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相互协调的,但邮政网点布局不合理、投递线路不够优化以及邮政物流效率不高又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一定制约。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促进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09年度科技资助项目“重庆区域邮政物流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J090713)的研究成果之一。

[1]肖新平,宋中民,李峰.灰技术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0-90.

[2]蓝必华.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南方论刊,2009(9):20-22.

[3]蔡家明.货运量多维灰色模型的预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5(3):38-41.

[4]何开伦.重庆邮政企业拓展现代物流的对策探讨[J].江苏商论,2006(3):58-59.

猜你喜欢
邮政灰色重庆
重庆客APP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浅灰色的小猪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邮政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