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0-08-28 06:17钟楚锋李启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环磷酚丁胺多巴

钟楚锋 李启毓

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钟楚锋 李启毓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对患心力衰竭的老年人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2009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7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6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仅应用一般方法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剂血管扩张剂治疗。Ⅱ组为对照组,单独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方法为多巴酚丁胺葡萄糖,以2.5~5.5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1次/d。Ⅲ组为观察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其中多巴酚丁胺的用法用量与Ⅱ组相同;环磷腺苷的用法为针剂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3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患者心功能、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Ⅱ、Ⅲ组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但Ⅲ组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较Ⅰ、Ⅱ组显著。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较单用多巴酚丁胺及传统的治疗方法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巴酚丁胺;环磷腺苷;心力衰竭;老年人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高发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心脏疾患发展的最终结果常常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内科特别是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具有起病隐匿、病情严重、诊治困难且发病率高的特点,加上人到老年,重要脏器功能逐渐低下,且其常有肝、肾、胃肠消化道等部位的疾病伴发,对药物的吸收、代谢与中青年人存在差异,易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或)不良反应。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78例,均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年龄62~86岁,平均79.4岁。男195例,女183例。病程1~5年120例,6年以上者258例。所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无主动脉瓣病变,心功能按分级为Ⅱ~Ⅳ级。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8例,糖尿病心肌病135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烦躁等症状,过度劳累后,咳嗽、胸闷加重,有或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

将3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Ⅱ、Ⅲ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病因、心功能分级及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观察前3 d内停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给予去除诱因治疗,并给予吸氧、强心剂、利尿剂、纠正电解质紊乱。

1.2.2 用药方法 Ⅰ组(126例)为空白对照组,仅应用一般方法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剂血管扩张剂治疗。Ⅱ组(126例)为对照组单独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方法为多巴酚丁胺葡萄糖,以2.5~5.5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1次/d。Ⅲ组(126例)为观察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其中多巴酚丁胺的用法用量与Ⅱ组相同;环磷腺苷的用法为针剂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3组疗程均为10 d。

1.3 观察项目

1.3.1 彩超定量进行心功能测定 采用彩超,观察主动脉瓣面积(A)与频谱多普勒中血流速度积分的乘积,计算出每搏心输出量(SV),以单平面面积公式计算射血分数(EF),将脉冲式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左室流出道与二尖瓣前叶之间,可以记录到舒张期正向二尖瓣血流频谱和负向左室流出道血流频谱,由左室流出道血流频谱结束点到二尖瓣血流频谱起始点的时间即为左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RT)。以上指标取均5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1.3.2 实验室检查 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清钠、钾、氯,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小板计数。

1.3.3 其他项目 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等,评价心功能。

2 结果

2.1 3组用药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3组患者用药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变化情况(±s)

表1 3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变化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P<0.05

组别 例数(n)EF(%)SV(ml)IRT(ms)10 dⅠ组 126 36±7 43±6 46±8△41±4 47±3△50±1△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后10 d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后10 d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后120±26 118±28 108±32Ⅱ组 126 37±3 46±9﹡ 47±7﹡ 41±5 51±1 52±2﹡ 121±22 111±29 103±38﹡Ⅲ组 126 36±9 48±6﹡ 49±9﹡ 41±3 56±2﹡ 56±9﹡ 120±18 109±28 91±36﹡

由表1可知,用药前及用药3 d后,组间比较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Ⅱ、Ⅲ组EF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10 d后,SV、IR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SV、IRT在Ⅰ、Ⅲ两组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SV、IRT值在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用药前后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和血小板(PLt)的改善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s)

表2 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n)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 血小板(PL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Ⅰ组 126 170/95 146/90﹡89±22 80±26﹡82±6 88±4﹡186±86 192±64Ⅱ组 126 170/98 138/86﹡88±26 75±22﹡81±8 92±2﹡188±78 194±88Ⅲ组 126 166/100 126/70﹡89±21 70±22﹡82±4 95±3﹡187±82 205±69

由表2可知,用药10 d后,血小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3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的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更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易发生于由基础心脏疾患的老年人,是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死亡率均由明显增加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1.3%[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系统均发生一定的变化,各器官的储备功能明显下降,这导致老年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又常患多种慢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使得老年人患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了临床诊断相对困难,且由于上述原因,导致老年人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研究探讨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患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多巴酚丁胺是选择性的B1-受体兴奋剂。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为兴奋B1-肾上腺受体,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3];同时,其可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内脏血管,尤其可以扩张肾和肠系膜的血管,从而增加尿量。但它不兴奋B2-受体剂及A2受体收缩血管,避免增加心脏后负荷[4]。环磷腺苷为蛋白激酶致活剂,作为激素的第2信使,在细胞内发挥激素调节生理机能和物质代谢作用,能改变细胞膜的功能,增强心肌收缩。注射大剂量的环磷腺苷,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引起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高。并能舒张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肝功能、促进神经再生、抑制皮肤外层上皮细胞分裂及转化异常细胞的功能,并可促进呼吸链氧化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缺氧,缓解冠心病症状及改善心电图。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人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单用多巴酚丁胺的方法临床效果更价明显,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0.

[2]顾东风,黄广勇,何起,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06.

[3]杨宝锋.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5.

[4]蔚珍.三联合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5例临床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4):278-279.

511462 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环磷酚丁胺多巴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微量注射泵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