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010-09-01 10:35姜莉郑舒聪万伟国苏媁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类风湿敏感度阳性率

姜莉 郑舒聪 万伟国 苏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皮肤科免疫实验室,上海 20004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全身性疾病,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在我国其患病率为0.3%~0.5%。RA患者的骨破坏多发生在发病后的1~2年内,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除1931年Cecil[1]发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以外,近年来发现RA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或)抗原,其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phate isomerase,GPI)受到较多的关注。本研究比较和评估抗-CCP及GPI对RA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RA组:RA患者136例,为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的分类标准,其中男性 24例,女性112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 48±14岁。(2)非 RA 组: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24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59例,骨关节炎46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7例,硬皮病10例,皮肌炎/多肌炎2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例,血管炎6例,成人Still病 2例,风湿性多肌痛3例,痛风 24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77例;年龄15~89岁,平均年龄45±17岁。(3)对照组:健康者 31例,其中男性 9例,女性 22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3±15岁。

1.2 方法 取受试者静脉血2~3 mL,分离血清,按说明书检测要求保存至测试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试剂盒购自德国欧盟公司,以实验试剂说明书标明的5 U◦L-1为临界值。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GPI,试剂盒和标准品由上海北加生化试剂公司提供,临界值为试剂盒标定的 0.20 μ g◦L-1。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浓度时抗-CCP和GPI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抗-CCP和GPI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同时比较抗-CCP和GPI联合诊断和平行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 结 果

2.1 抗-CCP和GPI诊断RA的 ROC曲线下面积(图1)

图1 抗-CCP与GPI诊断RA的ROC曲线

2.2 抗-CCP和GPI诊断RA的阳性率、阴性率抗-CCP在RA组的阳性率为90.4%(123/136),非RA组阳性率为7.3%(18/246),与RA组相比,P<0.01。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0/31),与RA组相比,P<0.01;与非RA组相比,P=0.12。GPI在RA组的阳性率为35.3%(48/136),非RA组阳性率为12.6%(31/246),与RA组相比,P<0.01。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6%(3/31),与RA组相比。P<0.01,与非RA组相比,P=0.64。

2.3 抗-CCP和GPI诊断 RA的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及似然比比较(表1)

表1 抗-CCP与GPI对RA诊断的各项指标的评价

抗-CCP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GPI。GPI的阳性似然比2.8,抗-CCP的阳性似然比13.9,即抗-CCP阳性诊断患 RA的概率约是不患RA概率的14倍,其诊断价值高于GPI。

2.4 抗-CCP和GPI平行试验及联合试验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抗-CCP+GPI联合试验(即抗-CCP与GPI均为阳性才视为诊断试验阳性病例)与抗-CCP独立检验相比,敏感度从90.4%下降至36.4%,而特异度则由93.5%提高至99.6%;与GPI独立检验比较,抗-CCP+GPI联合试验的敏感度降低了约1%,而特异度提高了12%。抗-CCP+GPI平行试验(即抗-CCP与GPI两者任何一项阳性即可视为诊断试验阳性病例)与抗-CCP独立检验相比其敏感度由 90.4%提高至 91.2%,但特异度由93.5%下降至81.6%;与GPI独立检验比较,抗-CCP+GPI平行试验的敏感度由35.3%上升至91.2%,特异度由87.7%下降至81.6%。

3 讨 论

2000年Schellekens等[2]首先报道134例RA患者抗-CCP的敏感度为68%,特异度为98%。随后Kroot等[3]报道抗-CCP对RF阴性的RA的诊断有补充价值。Nishimura等[4]分析1987—2007年的87项研究共30000多个检验结果证实:抗-CCP抗体诊断RA较RF更特异。国内外诸多实验证实抗-CCP是RA的特异性抗体,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0%以上,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2001年Schaller等[5]首次报道GPI与 RA相关。GPI含有40个碱基,其活化形式为二聚体,每个亚基由577个氨基酸组成。除了催化D-葡萄糖-6-磷酸盐和D-果糖-6-磷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外,还具有细胞代谢和生长因子的活性。近年来,在GPI对于RA临床诊断价值及GPI与抗-CCP相比有无优越性等方面人们持不同观点。张炯等[6]报道GPI与抗-CCP、RF-IgM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而Herve等[7]报道RA患者血清中GPI的浓度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差异可能来源于实验方法的不同;也可能表明GPI不是 RA的特异性抗原。本研究结果显示GPI在RA组的阳性率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它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低于抗-CCP。ROC曲线显示抗-CCP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GPI的曲线下面积为0.685,比较曲线下面积可见抗-CCP的测定对 RA的诊断价值高于GPI。

综上所述,抗-CCP是诊断RA理想的实验室指标,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可达到90%以上。抗-CCP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PI,GPI的检测对诊断 RA的临床价值明显逊于抗-CCP。在检测抗-CCP的同时如加测GPI,与单测抗-CCP比较,联合实验可将其特异度从93.5%提升到99.6%,平行实验使敏感度从90.4%提高到91.2%,但检查费用增加约1倍,经济学效应较差。

1 Cecil RL,Nicholls EE,Stainsby WJ.The etiolog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 edical Sciences,1931,181(1):12-24.

2 Schellekens G,Visser H,de Jong B,et al.T he diagnostic properti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bodies recognizing a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J].Arthritis Rheum,2000,43(1):155-163.

3 Kroot EJ,de Jong BA,van Leeuwen MA,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recent-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0,43(8):1831-1835.

4 Nishimura K,Sugiyama D,Kogata Y,et al.Meta-analy sis:diagnostic accuracy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 r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Intern M ed,2007,146:797-808.

5 SchallerM,Burton DR,Ditzel HJ.Autoantibodies to GPI in rheumatoid arthritis:linkage between an animal model and hu-man disease[J].Nat Immunol,2001,2(8):746-53.

6 张炯,邹和建,陈宇明,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1):33-35.

7 Herve CA,Wait R,Venables PJ.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 is not a specific autoantige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atology(oxford),2003,42(3):986-988.

猜你喜欢
类风湿敏感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