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研究

2010-09-01 07:12吴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意向大学生同学

吴航

(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 遵义 563002)

遵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研究

吴航

(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 遵义 56300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遵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把遵义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现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差异比较,进而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和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为遵义市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遵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研究;建议

当今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以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区域则主要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而研究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问题的则比较少,尤其是缺少对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落后)地区的地方性高校(如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的研究。本课题试图以贵州省遵义市高校大学生为例,着重分析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落后)地区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现状。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型高学历企业家的不断出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逐年加大。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这无疑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在此前提下,伴随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不断开展、各类创业设计大赛的陆续举办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少大学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试图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然而,最近几年的实践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所谓创业就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服务进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高低,在同样的环境下,创业能力越强的人抓住机遇、成功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潜在的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

然而,创业能力又以创业意向为前提和基础,创业意向对于创业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概况

在遵义市这个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落后)的西部地区,共有五所高等院校,分别是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遵义师范学院和遵义医学院属二本院校,另外三所为职业技术类专科学校。

本次调查对象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科层次,参与调查人数比例约为2:3。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同学都曾有过创业打算。调查男女性别比例为1:1,从调查结果来看,男生打算创业的人数略高于女生。调查对象专业则涉及汉语言文学、数学、旅游管理、历史、外语、教科、妇产、临床、麻醉、初教、政治经济、音乐、化学、物理、生物、护理、医学影像、基础医学、急救、公共事业管理、药物制剂、药学、会计、商务英语、电气、通信、机电、模具、软件、广告、数控等专业。从调查结果来看,医学院学生的创业意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学专业的影响,其他学校学生的创业意向不受所学专业影响。

二、调查说明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内容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大学生认为与创业意向相关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正式问卷形成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开放性问卷调查,并查阅了关于“意向”一词心理学范畴的一些理论书籍,以此为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从而设计出正式问卷。

我们的问卷题量不是很大,只有10个小问题,因此对单个个体测试误差比较大,但对群体测试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我们先后在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放了总计200份问卷,有效问卷200份。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都有过创业打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已经有构想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而性别、学历和专业对自主创业的影响并不大。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重要的因素是创业环境、创业资源以及个人素质和创业自信心。

三、调查资料统计与结论分析

1.调查资料统计与分析

(1)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创业打算,但是能够拥有很详细构想和计划的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不过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创业潜在群体。而就其创业原因和动机而言,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动机不外乎想做自己的事业、挣钱多、就业难。而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主要还是希望能做自己的事业,实现个人价值。

(2)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创业者所能遇到的困难有很多。例如:好项目难找、资金缺乏、家庭不支持、管理经验缺乏等等。但是经验不足和资金问题始终是绝大大多数人存在的最主要困难和障碍。学生毕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更无从谈起会有多少资本积累。

(3)对于创业者所必备的个人素质这个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同学认为管理能力和能吃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其中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又是重中之重。而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则次之。

(4)从同学们获得创业政策以及相关创业信息的途径来看,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电视网络,极少部分选择了报纸杂志。由此可见,电视和网络是同学们获得创业信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也说明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是同学们获得创业信息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使用。而作为学生获得相关创业信息最为方便和直接的校园讲座和辅导员制度则亟待大力倡导和建设。调查结果说明我们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和狭窄,在以后的宣传中需要将大学生自主创业信息和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接受途径多元化。

宣传途径单一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极不了解。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知之甚少或略知皮毛,亟待进行大力宣传。这一点说明我们的宣传做得非常不到位,亟待加强宣传。

(5)对于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认为这种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认为这对自己将来的创业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实际情况是:遵义的几所高校均未开设创业指导课,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培训也只是针对农民工进行的。不过几所学校近年来联合举办了几届创业设计大赛,在大力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一些觉得开设意义不大的同学则认为:现在大学创业指导课更多的是从理论上泛泛而谈,缺乏实践。他们建议这样的指导课,最好请一些实际创业者来谈他们的创业经历。

(6)关于创业领域的选择,对于排在首位的生物医学其选择者多为遵义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在选择创业领域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学专业的影响,而其他学校的学生几乎不受所学专业的影响。更多的同学选择了餐饮业和服务行业,很多同学认为之所以选择这两个领域进行创业主要是相对而言这两个领域更容易入手,容易成功。不少同学选择农林畜牧行业进行创业的动因,主要是觉得现在国家对农业非常重视而且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还在逐年加大;而现在农业的发展的确也需要很多高素质的人群加入其中。

(7)与社会人士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统计结果。(注:本题为多选)a优势选项:相对社会人士而言,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年轻有活力有激情是很多同学最为认可的优势,而接收新事物快和顾虑少也是不少同学认可的相对优势。b劣势选项:相对社会人士而言,许多同学认为自身劣势太多,因此问卷所列举选项很多同学认为都是劣势。从统计结果来看,缺乏社会经验和资金匮乏是最主要劣势。

2.调查结论及其分析

(1)大学生对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政策和创业信息关注得比较少。总结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造成的:a大学生自身问题。他们现在仍然处在相对安逸和舒适的大学校园之中,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缺乏了解和认识,更是感受不到社会生存压力所带来的紧张感。在经济上仍然依赖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每天的生活还是像中学时一样,上课,下课,睡觉,吃饭。对就业实际情况和现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b学校宣传不到位。学校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关注不够,没有将国家出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学生进行宣传,导致学生对很多大学生创业政策不甚了解,有些甚至完全不知道。而创业指导课的开设几乎是摆设,很多甚至只是名义上的开设,只讲大道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创业意识。

(2)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主要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很多同学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己的特长、目标、爱好的认识显得模糊不清,缺少自信心。

(3)从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有不少困难,但是社会经验和资金的匮乏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创业的各个关键因素与实际的影响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资金匮乏、创业经验等已经被大学生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创业过程中应了解各个因素对创业的真正影响。

四、我们的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在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接收。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与激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结果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更多的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业的胆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便成了当代大学生最欠缺的素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意识。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的开设,在上课的方式上应该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传授的知识应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2.学校应该积极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学生则应积极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从1999年起举办的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来看,每届都会将很多优秀的创业活动成果直接推向市场,这便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各个高校都应以此为契机,定期举办各类创业计划和设计大赛,通过比赛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选拔出部分实用性很强的成果,通过应用、推广并最终走向了产业化,有利于营造校园的科技创新氛围。在组织竞赛的过程邀请一些创业实战专家举办创业讲座,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高校也可通过各自的创业基地,给很多大赛中的优秀成果创造一个创业平台,为积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硬环境。

3.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本身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则又是重中之重。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关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家庭、社会要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同时还要打破只有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才是唯一出路和好工作的传统观念,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作为培育大学生摇篮的高校也要及时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很好的服务,通过一些典型的、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决心和创业信心,培养创业意识。而家庭则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给予其精神支持,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坚强的精神后盾固然是大学生成功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解放思想则是大学生能否从容自信、一身轻松地进行创业的决定性因素。

4.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我们认为,首先,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应该融入或者介绍一些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生产管理知识。其次,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培育方案。本科类高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创业类课程,弥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高职类院校则要强调创业实务类课程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弥补一些理论知识。最后,应该在创业教学过程中逐步构建和规范培育体系。规范的培育体系是确保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各个高校要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建立适合自己的培育体系。首先是对创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在教育内容上横向和纵向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学校应该开设创业系列课程,包括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创业理论、创业指导等不同内容,并与创业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创业指导。

5.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自信心,进行通才教育。胆识、决策和管理能力是成功创业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自我养成。还应树立起不怕失败,坚强自信的乐观心态。在教学实践中,各个专业不需要打破原有的培育体系,只需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进行挖掘、渗透,理科专业与文科专业相结合,加强通才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1]陈龙春,杨敏.大学生创业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天桥,侯全生,李朝辉.大学生创业第一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白净,陶韶青.赢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陈龙春.大学生创业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教育[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6]王宝生,赵居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7]张子睿.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 [M].科学出版社, 2008.

[8]王维华,洪贞银,袁畅.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

[10]《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综[2006]7号)

[11]《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2009]3号)

[13]《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05]21号)

(责任编辑:王 林)

An Investigation into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Undergraduates of Higher Schools in Zunyi

WU Hang
(Chinese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undergraduates of higher schools in Zunyi,which shows the status quo of thei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Using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ntrast,the author has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then their major causes of these issues and discrepancies,and the purpose of doing so is just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making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to proffer helpful references to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of Zunyi city.

higher schools in Zunyi;undergraduate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tatus quo;investigation;suggestion

H172.3

A

1009-3583(2010)-03-0064-04

2010-03-20

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立项课题“遵义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成果。

吴航,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2006级学生。

猜你喜欢
意向大学生同学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大学生之歌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