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0-09-03 11:3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谷继承
中国饲料 2010年24期
关键词:添加剂协会饲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 谷继承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饲料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未来5年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饲料行业的大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过去5年协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做好协会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共同谋划未来5年协会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同时,选举产生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5年,饲料行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甲型流感、三聚氰胺事件等各种严峻考验,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目标任务。预计2010年工业饲料总产量1.56亿吨,其中配合饲料1.26亿吨,浓缩饲料245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95万吨,与2005年相比,除浓缩饲料基本持平外,分别增长45%、62%、26%;工业饲料总产值 5000亿元,其中饲料产品产值4600亿元,比2005年增长68%。协会作为推动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和饲料工业发展大局,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双向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在协助开展行业管理、组织开展行业服务、强化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技术支撑、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亮点纷呈。

1.全力配合应对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在2008年的“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2009年以来的“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中,协会全体干部职工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之中,抽调精干力量参加调研督导,及时组织召开企业专题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针对三聚氰胺事件,协会在第一时间召开大型饲料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明确要求、提出建议,增强了大家共同应对的信心。为尽快制定出饲料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协会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配合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组织了7次专家会。为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网刊宣传的主流媒体优势,及时组织重大事项的宣传报道和信息发布。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协会、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以及秘书处多位同志受到农业部的表彰。

汶川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协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要求地方各级协会和广大饲料企业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抗震救灾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畜牧业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并共同举行捐赠仪式,现场募集救灾资金近700万元。协会全体干部职工先后捐款近800人次,捐款近40万元。协会还将取消交易会招待酒会节省下来的10万元全部购买救灾设备捐助给了四川地震灾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的表彰。

在助奥行动中,协会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有针对性地对14个供奥省份的100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协会秘书处领导多次亲自带队赴供奥基地进行督导。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组织专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23项标准进行了审查,为确保奥运期间未发生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做出了贡献,并被评为农业部助奥行动先进集体。

5年来,协会围绕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甲型H1N1流感对饲料行业的影响、中小饲料企业发展、宠物饲料安全等一系列行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共派出近400人次参加调研或督导。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基础性材料,为政府决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006年,为稳定饲料原料市场供应,协会经过专题调研,及时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提出了“2006年我国应继续保持玉米政策连续性,出口规模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每年近亿吨饲料玉米有效供应”的贸易调控建议并被采纳。2007年以来,我协会积极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玉米深加工与粮食饲料安全专题研究》,在认真分析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玉米深加工,应优先保证饲料加工对玉米的需求”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发改委在《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确定“饲料优先、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在饲料法律法规制修订和立法调研方面。2007和2008两年,协会积极配合开展《饲料法》立法调研,以协会名义向全国人大农委报告了关于饲料立法的建议。近两年,全程参与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制修订工作。

2.认真履行行政委托职责 受行政部门委托,协会承担了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审核、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技术评审以及饲料行业统计等职能。为切实履行好相关职责,5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把行政许可的技术审核关。截止目前,现行有效的获证企业中,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3306家,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1577家。5年中,挂靠协会的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审核委员会共审核通过生产许可证6169张(其中首次发证2583张),共注销生产许可证399张。2007年,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将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日常工作委托协会承担,协会成立了饲料评审处(加挂“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3年来,各项工作高效运行,组织评审饲料产品71个(次),评审通过新产品9个。无论是生产许可证审核还是新饲料评审,均及时对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和专家的调整充实,按照行政许可的要求,制定完善了相关审核评审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实地复核力度,对发现的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及时报请全国饲料办按行政许可要求进行查处,确保了审核质量。5年中,未发生一起违反行政许可行为的投诉事件。为强化证后监督,先后协助全国饲料办组织开展了634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和所有新产品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组织开展了215家蛋白饲料原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审核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饲料统计监测制度。在全国布局了263个统计监测点,统计监测力度不断加大。生产形势和价格报表实行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重大应急情况下实行日报。5年来,共组织编报了1100期日报、480期周报(其中,240期市场周报,240期政府周报)、60期月报、5期年报。近两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饲料快报,截至目前已编报饲料快报34期,基本保证了行业决策所需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是夯实行业管理的技术法规基础。自2008年开始,用了近2年的时间,集行业专家力量,组织制定了第一批《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并以农业部1224号公告颁布实施,填补了《条例》颁布10年来的制度空白,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2008、2010年两次组织修订了《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结合行业实际对饲料添加剂的准用品种进行了调整。

四是积极配合开展饲料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组织开展了缩二脲、膨化尿素、叶黄素等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评价,为农业部发布公告取消缩二脲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组织开展了餐厨垃圾饲料化利用的前期调查和专题研究,为行业决策提供相关科学依据。组织开展了饲料中二 英的风险评估,为制定饲料中二 英限量值提供支持。及时跟踪CAC、OIE等国际标准组织以及欧盟、美国、巴西等饲料行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法规制修订动态,组织完成了60余件官方通报材料的评议工作,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好评。

3.大力推进饲料工业标准化以及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已有24年,是国家标准委直辖的8个标委会之一,秘书处一直挂靠在协会,为推动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确保饲料安全,健全饲料工业标准体系,及时组织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饲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编制了包括1007项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表,该项研究成果已通过国家标准委的验收,为“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饲料工业标准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展了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确认了466项现行有效的饲料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去年开始,将这些标准目录挂在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上,企业和相关单位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创新了标准化工作为企业服务的思路和方式。通过强化标准审查、建立预审制度、成立标准咨询专家组等,标准管理更加规范,标准制修订步伐明显加快。5年中,共立项标准218项,组织审查230项,报批230项,颁布实施207项,占现行有效标准总量的40%,标准完成率达到88%,比5年前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饲料标签》和《饲料卫生标准》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标准,标委会及时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开展专题研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修订会,目前,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条例》颁布后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标准的宣贯实施,5年中共有7项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三等奖。目前,饲料标委会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动物饲料分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逐步提高。

为缓解汶川地震后饲料级磷酸盐供应紧张的矛盾,协会及时组织专家编写了《饲料用植酸酶使用指南》,指导饲料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科学使用高效、环保的植酸酶,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好评。在近3年农业部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中,协会组织编写了《饲料安全知识问答》、饲料原料真假鉴别挂图等科普资料,深受广大企业和养殖户欢迎。在饲料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大力推进饲料企业特有工种的持证上岗,5年中共有3.2万多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协会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技术、饲料生产企业审核技术、新饲料和进口饲料的评审程序、《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多期,受训人员达2万多人次。协会主办的一网两刊继续保持了行业信息宣传的主导地位。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访问量和上传文章逐年增加,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农业百强网站,行业影响力位居第一。作为行业宣传发展联谊会的理事长单位,《中国饲料》进一步整合行业宣传的力量,成立了联谊会企业分会。5年来,协会每年都与《农民日报》合办每月一期的“畜牧饲料专刊”,大多被评为《农民日报》优秀版面。

4.不断创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思路方式

新世纪之初,在白美清会长倡导下,协会发起成立了大型企业联谊会,目前,大型企业联谊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届届有特色,届届有亮点,已经成为大型企业之间总结交流发展经验、推动企业之间联合整合融合、研究探讨做强做大思路对策的重要平台。特别是第6届大型企业联谊会,以“十年回顾、十年展望”为主题,系统总结了大型企业近10年来联合整合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了未来10年大型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思路,坚定了大型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每年举办一届的饲料工业展览会,展位都在1000个以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已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人气最旺的大型盛会,是行业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为了帮助中小饲料企业树立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协会针对中小企业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组织召开了2008中小饲料企业发展论坛,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功举办了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大会,交流研讨了饲料添加剂最新研发进展,评比表彰了一批在饲料添加剂创新方面做出突出业绩的企业和个人。协会还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4次高层论坛。初步统计,5年中,协会共组织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会议18次,综合办展办会能力明显提升。

经过努力,从2006年开始,猪、禽饲料等13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共有23家企业的30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饲料行业“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体现了饲料行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重大成果。继2005年组织开展“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和全国三十位优秀创业企业家”评选、2009年开展 “2009年全国五十强饲料企业”评选活动之后,本次大会召开前夕,又组织开展了“2010饲料企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人才”的评比表彰。5年中,协会还积极推荐20多家大型饲料和添加剂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积极配合5家大型饲料企业成功上市。

作为国际饲料工业联合会四大理事国之一,协会与国际饲料工业联合会等国际相关组织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了国际饲料工业联合会F4峰会。与巴西饲料工业协会签署了 《合作谅解备忘录》并组织企业赴巴西考察访问,实质性地加强了两国协会和两国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年中,协会接待了越南、泰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团组。在国家严格控制出国指标和经费的情况下,先后组织行业内70多人次出国培训考察,与美国大豆协会一起组织了6期南北饲料技术交流活动,协会在国际饲料行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切实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确保饲料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5年来,协会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企业是饲料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严格自律,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007年,配合全国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全国177家骨干饲料企业签署了《确保饲料安全承诺书》;2008年,配合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组织169家大中型饲料企业发起了《饲料安全共同宣言》。为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在2010中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交易会期间,和中国畜牧业协会一起发动600多家参展参会企业现场签字承诺。这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所有新当选的企业理事单位将对2011年确保饲料安全进行承诺。这一系列活动,为强化企业饲料安全意识,自觉严于律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引导企业履行安全责任和向灾区献爱心的同时,还针对饲料企业服务对象是农村广大养殖户这一特点,倡导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9月,协会和全国156家民间组织一起向社会发布了《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议书》;2006年10月,又组织77家大型饲料企业向社会发布了《大型饲料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议书》。此外,协会还于2007年发布了《饲料添加剂企业科学发展公约》,大力倡导饲料添加剂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通过一系列自律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了一批在强化行业自律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业绩较为突出的先进企业,对其中的22家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和61家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

6.全面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5年中,协会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和谐单位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加强和提高。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深入开展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协会秘书处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制约行业发展和协会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深化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做好协会各项工作的信心。在组织建设方面,2006年协会和全国畜牧总站合署办公后,顺利实现了平衡过渡。通过2006年和2009年两次大范围的干部应聘上岗活动,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活力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各处室中心工作有序运行,18个处室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坚强集体。在制度建设方面,5年来,共制定修订规章制度近30项,协会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达49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会工作制度体系,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08~2010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鼓励优秀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鼓励干部职工学政治、学业务,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在和谐单位建设方面,积极倡导“以树正气、长志气、鼓士气、聚人气”为核心的“四气”建设,积极开展以“思想和谐、工作和谐、队伍和谐、环境和谐”为标准的和谐处室建设,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切实做到了关键时刻用得上,危难时刻冲得出。在民主办会和指导、协调各地协会工作方面,5年中,共发展新会员105个,组织召开了4次理事会,7次常务理事会、3次会长办公会、1次协会秘书长工作会和2次协会工作座谈会。注意和地方协会一起共同组织开展行业内一些重大活动,积极指导地方协会做好换届工作和帮助地方协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部党组、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和第五届理事会的有力领导,离不开各省饲料办、兄弟协会、科研、教育、检测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帮助,离不开各地协会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协会秘书处全体干部职工和老领导、老专家的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协会秘书处向大家长期以来的辛勤劳动和支持帮助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对下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

纵观当前饲料行业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显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饲料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保稳定、保供给、保民生”中地位重要,贡献突出,二是与饲料工业密切相关的畜牧业,近年来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要标志的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为饲料工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饲料工业自身在产量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整个行业进入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四是行业面临的压力明显加大,包括原料供给长期紧缺的压力,安全风险逐步增大的压力,小散乱企业的压力,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的压力等。上述形势特点,对行业而言,是机遇,是挑战;对协会工作,同样创造了新的机遇,明确了新的要求。“十二五”即将来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我们做好 “十二五”时期的行业和协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协会工作过去大有作为,未来更将大有可为。在总结协会成立25年、特别是近5年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协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原则建议:

1.更加注重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方针 饲料工业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世界饲料强国;只有以人为本,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全优质饲料产品,才能让人民群众食用动物产品时,真正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只有注重生态环境,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才能建立起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新型饲料工业体系;只有不断优化饲料资源配置,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饲料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统筹处理好饲料工业与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统筹处理好饲料原料紧缺与饲料行业规模扩张的关系,统筹处理好创新开发与饲料安全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促进发展与强化监管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企业做强做大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饲料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2.更加注重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要求 确保畜产品安全必须确保饲料安全,是饲料行业的首要责任。今后行业准入的门槛将不断提高,行业监管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新修订的《条例》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这预示着企业必须对生产进行全程控制。三聚氰胺在奶中的非法添加彻底毁掉了乳品行业的一个优势企业,并且把整个奶业拖向了深渊,对饲料企业特别是大型饲料企业也是一种警示。每个企业都必须把质量安全视为企业的生命,本着对企业、对行业、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将其作为大事要事抓紧抓实,确保不出问题。对一些薄弱环节、关键领域,要早准备、早动手,争取主动。要通过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广大老百姓真正感到饲料是安全的,食用饲料饲喂的动物产品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3.更加注重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 新的历史转型期,要实现各种转变和跨越,科技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国外一些成功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都很大,技术创新的能力非常强。这几年,国内一些饲料企业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其成功的根本也是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行业内获得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客观上讲,目前科技创新一直是整个饲料行业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必须鼓励和引导企业克服“重销售、轻研发”的观念,尽早动手,动大手笔,下大功夫抓科技创新,尽快在行业内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

4.更加注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和以企业为本的办会方向 服务是协会的根本属性,是协会的生命线和立足之本。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协会地位的巩固、职能的发挥以及协会的生存发展。协会必须以增强服务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有新突破。为政府、行业服务和为企业服务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关系也是协调统一的。协会是企业之家,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企业对于协会提供有效服务的需要尤为迫切,特别是诸如落实产业政策、咨询培训、信息服务、技术指导、贸易市场等软件方面的服务,协会必须在全力做好为政府服务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行业服务和为企业服务并重上来,充分利用协会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本领,努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更加注重坚持团结办一切事业的工作方略 协会是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大事要事,行业的中心工作也就是协会的大事要事和协会的中心工作,各级协会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以赴做好一个“协”字,才能成为政府部门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国家协会是各级协会的龙头,只有想体系所想,急体系所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共同做好协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指导好地方协会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一个“带”字,才能真正形成协会工作体系的强大合力,集中力量办一些政府想办而办不了的大事。协会是会员之家,企业之家,只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力以赴做好一个“帮”字,才能真正团结和带领广大企业共同前进。协会是民间性的自律组织,要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协会专职队伍的同时,充分发挥专家以及退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老领导、老同志的积极性,只有各种力量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力以赴做好一个“齐”字,协会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协会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十二五”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饲料行业协会必将进入一个规范运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坚信,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有党和国家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农业部党组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有力领导,有各级协会、广大会员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新机遇,明确新目标,争取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为建设现代饲料工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添加剂协会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饲料Ⅱ个股表现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