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水电为实现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做贡献—访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

2010-09-03 06:23李勇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水能小水电水电

刚刚在哥本哈根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专门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难题的大会。本刊就水电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专访了水利部水电局田中兴局长。

记者:水电是大规模的低碳能源生产方式,我国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有哪些意义?

田局长: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水能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三峡等特大型电站在内的数万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72亿千瓦,年发电量5600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建设与管理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然选择。水电在电力结构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成熟度看,水能资源都将是我国最主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大力发展水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优先开发水能资源是各国政府及国际各界人士当前的共识。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方式开发水能资源,符合新千年的发展目标。水电是大规模的低碳能源生产方式,水电生产可以降低碳的排放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热污染。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储量世界第一,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平均开发程度已在6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都超过80%。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仅为31.7%(按装机计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人口众多,化石能源资源相对较少,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水能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较,水能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水能资源不仅技术成熟、开发成本低、效率高,电能质量好,而且在温室气体的减排方面,也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有着更大的优势作用。

记者:请您谈谈农村水电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起的作用。

田局长: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000座,总装机容量5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农村水电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效果明显。按照200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49克/千瓦时计算,我国农村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600多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70多万吨。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的“以电代柴”,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家启动的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和扩大试点工程,通过开发山区丰富的水能资源,为农民提供廉价的电力,从而改变山区农民依靠砍伐树木作为生活用能的传统生活方式,保护了山区植被,巩固了退耕还林,避免了水土流失,恢复了青山绿水。2003-2008年开展的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和扩大试点使80多万农民实现了小水电代燃料,保护森林面积23.3万公顷,效果显著。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将解决170万户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每年减少烧柴854万吨,可减少和吸收二氧化碳3483万吨。党中央、国务院对小水电代燃料试点给予充分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小水电代燃料经验宝贵”。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一举多得,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是山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开始规划的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不仅可以确保现有的400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继续发挥效益,每年还可新增清洁电量150亿千瓦时,合计年生产清洁电量550亿千瓦时。实施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还可以恢复因设施老化而失效的灌溉、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全面发挥农村水电的多重效益。

记者:如何加强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管理,建立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田局长:加强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管理,是建立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良性机制的重要措施。过去,我们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上追求挤干榨尽式的充分开发,单纯追求发电效益和经济利益,忽视河流生态健康和其他用水户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此,应首先做好水能资源定期调查评价,建立调查评价制度,完善标准体系,不断更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掌握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动态分析评价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其次是科学编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区划、规划。根据河流河段的水能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及移民安置的难易程度等,开展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区划,明确不同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同时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统筹考虑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的关系,科学编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和重点。同时强化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区划和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凡是不符合区划或规划要求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不得批准行政许可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发,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水能小水电水电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农村小水电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水能生火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