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春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2010-09-07 07:43杨定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4期
关键词: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杨定生

(湖南省城步县儒林医院,湖南城步 422500)

胃复春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杨定生

(湖南省城步县儒林医院,湖南城步 422500)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胃复春片,治疗组加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术的三联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黏膜病理检测等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黏膜萎缩、胃黏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是治疗CAG的有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根除术;胃复春片;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的上皮受到反复损坏所致,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感染率为40%~70%[1]。目前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黏膜活检。本院采取胃复春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0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城步县儒林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证实为Hp感染。每位患者胃镜活检取胃窦黏膜组织以病理学检测用。

1.2 诊断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根据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根据《2006年中国上海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其诊断标准如下:1.2.1.1症状及体征 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或伴有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消瘦,贫血等;可有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或不适。

1.2.1.2 内镜诊断标准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壁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

1.2.1.3 病理诊断标准 胃黏膜炎症向深处发展,累及腺区,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进而腺体萎缩,而使胃黏膜变薄,同时或进一步发生肠腺化生和(或)非典型增生。慢性胃炎病理活检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1.2.1.4 病情程度诊断标准 ①腺体萎缩。轻度: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大部分腺体仍保留;中度:腺体数减少超过1/3,但未超过2/3,残存腺体不规则分布;重度: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②肠化。轻度:肠化的表面上皮和(或)腺体占黏膜全长的1/3以下;中度:肠化的表面上皮和(或)腺体占黏膜全长的1/3至2/3;重度:肠化的表面上皮和(或)腺体占黏膜全长的2/3以上。③上皮内瘤变。胃黏膜上皮内低级别瘤变(LGIN):细胞和结构异常出现在浅表部位,腺体稍不规则,可有出芽和分支,细胞稍大,核稍异性,核仁一般不明显,偶见核分裂像,腺体分泌减少;胃黏膜上皮内高级别瘤变(HGIN):细胞学核结构异常累计全层,腺体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扭曲,细胞明显变形、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腺体分泌减少或消失。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纳入试验前1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③受试者年龄范围根据实验目的确定;④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有恶变者;②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不遵守医嘱,依从性差的患者;⑥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者。

1.5 方法

1.5.1 分组

参照上述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准选择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CAG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41.25±8.92)岁,病程最长 10年,最短 6个月,平均(3.98±2.56)年;对照组 30 例,其中男 16 例,女 14例,年龄最大62 岁,最小 18 岁,平均(40.53±12.48)岁,病程最长 9 年,最短 1年6个月,平均(4.88±2.11)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病例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镜检查病情分级程度、胃黏膜固有腺萎缩程度、Hp感染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5.2 治疗药物

治疗组: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2g/d,甲硝唑800mg/d,分2次口服,用药7 d后,改服胃复春片(杭州胡余庆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次4片,3次/d,治疗14周。对照组:胃复春片,1次4片,3次/d,疗程15周。

1.5.3 疗效评定标准

1.5.3.1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1.5.3.2 根除Hp疗效判断 参照 《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2003年中国)制定[3]。选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阴性,复查在根除治疗结束后进行,内镜下活检在胃窦取1块黏膜送检。

1.5.4 观察内容及方法

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患者的Hp感染改变情况;③治疗前后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

1.5.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等级相关分析,秩和检验。数据统计均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对Hp根除率的影响

经治疗后,两组均能减少Hp阳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两组Hp根除率比较(n)

2.3 对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经治疗后,两组间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胃黏膜萎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治疗组在改善胃黏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比较(n)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肠化生比较(n)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比较(n)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经复查一般体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多发、易反复,难以治愈,伴中度或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和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者易演变为癌变,被列为癌前状态之一,癌变率为2%~8%[4]。减轻或阻止癌前状态的发展,是目前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证实Hp感染是引起许多消化迫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是胃癌发生的潜在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根除Hp。目前治疗主要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依从性差及耐药问题而使疗效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除失败率也随之上升[5]。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普遍开展,幽门螺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加,对其根除的困难亦随之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由于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药胃复春片主要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炒)等药物组成,能改善胃黏膜病变部位血液循环状态,消除炎性反应,促进再生,还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Hp作用[6]。 朱亮亮等利用计算机检索了816例CAG患者,系统评价了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认为胃复春片治疗CAG胃镜检查有效率、病理检查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总体症状缓解率、单个症状缓解率、伴IM/ATP疗效、HP转阴率、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7]。笔者在胃复春片治疗CAG的基础上,加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术的三联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疗效,在改善Hp的根除率、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病理学方面优于单纯胃复春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海,2006)[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1):33-35.

[4]王敏.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概况与前景[C].2006年消化系统疾病学术年会暨胰腺疾病专题讲座论文汇编.

[5]周殿元,陈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15.

[6]陈岩,王杭勇,严杰.胃复春片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7):908.

[7]朱亮亮,田金徽,拜争刚,等.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偱证医学杂志,2009,9(1):81-87.

Weifuchun combined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YANG Dingsheng
(The Rulin Hospital of Chengbu County,Hu'nan Province,Chengbu 422500)

Objective:To observe Weifuchun tablets plus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of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60 patients with CA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of 3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Weifuchun conventional films,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iple therapy,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observed,Hp eradication rate and gastric pathology dete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Hp eradication rate,gastric atrophy,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dysplasia and other improvem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or P<0.01).Conclusion:Weifuchun tablets plus Hp ylori eradication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of CAG.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peration;Weifuchun tablets;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R573.3+2

A

1674-4721(2010)12(a)-026-03

2010-08-13)

猜你喜欢
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