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疗效分析

2010-09-07 07:43王小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4期
关键词:阴转率拉米夫定乙型

王小敏

(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002)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疗效分析

王小敏

(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002)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疗效,探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治疗途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74例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LAM组)36例,恩替卡韦组(ETV组)38例,分别予以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恩替卡韦组HBV DNA阴转率为56.52%,优于拉米夫定组的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恩替卡韦组死亡15例,总病死率为39.47%;拉米夫定组死亡10例,总病死率为27.28%;恩替卡韦组病死率较拉米夫定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BV DNA阴转率、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好转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为了探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有效治疗途径,2009年1月~2010年4月,笔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7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4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2例,年龄16~62岁。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HBV DNA阳性(>1×103拷贝/ml),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肝细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拉米夫定组(LAM组)36例,恩替卡韦组(ETV组)38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经甘草酸二胺、促肝细胞生长素、清蛋白及人工肝(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LAM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LAM 100 mg(贺普丁,葛兰素史克公司)口服,1次/d;ETV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TV 0.5 mg(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次/d。疗程12周。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检测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 定量(≤1×103拷贝/ml作为阴性标准);治疗后 2、4、8、12 周复查 1 次。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2周后,LAM组死亡10例,病死率为27.28%;ETV组死亡15例,病死率为39.47%。ETV组死亡率较LAM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两组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2、4、12周后的比较见表1。治疗8周后,两组TBil、Tch及PTA的比较见表2。

表1 治疗后两组存活患者HBV DNA阴转率的比较[n(%)]

表2 治疗8周两组患者TBil、Tch及PTA比较(±s)

与 ETV 组治疗后比较,t=1.47,△P>0.05;t=1.89,*P>0.05;t=1.82,#P>0.05

ETV组LAM组组别 时间 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8 23 36 26 TBil(μmol/L)511.3±126.6 301.6±117.8 477.6±104.4 255.0±103.6△Tch(mmol/L)1.66±0.96 3.17±0.85 1.86±0.86 3.65±0.93*PTA(%)23.6±10.4 57.3±10.8 26.6±11.1 63.7±13.8#

3 讨论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和机体免疫特性共同作用导致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发生。其中,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表达和机体免疫清除过程过于强烈,导致肝细胞损害广泛而严重是发生重症肝炎的重要因素[2]。因此,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机体病毒载量,缓解过强的免疫反应,减轻病情是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LAM是至今为止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的口服核苷类药,国内外研究表明,LAM可改善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预后[3-4]。ETV是新型的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其抗病毒活性比LAM更强、更快,并且耐药突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LAM。本组资料提示,治疗早期,与LAM相比,ETV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HBV DNA的复制抑制作用更快、更强。但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都同样达到90%以上,远高于非重症肝炎患者。其原因可能与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本身存在强烈的免疫清除有关。ETV与LAM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特别是早、中期患者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ETV比LAM具有更早、更强的抑制HBV DNA复制作用,但本资料显示,ETV组的病死率并没有相应地降低,反而比LAM组稍高(尽管无统计意义),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张福奎,贾继东,王宝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4):253.

[3]王融冰,孙凤霞,吴璐,等.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析[J].肝脏,2002,7(2):101.

[4]刘步跃,杨军.拉米夫定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1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19.

[5]陈彩云,吴庆欢,梁丹,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67.

[6]邱自辉,辛力.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69.

R512.62

B

1674-4721(2010)12(a)-062-02

2010-10-15)

猜你喜欢
阴转率拉米夫定乙型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