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CIN临床观察

2010-09-08 00:33黄春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内瘤干扰素宫颈

黄春梅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福建龙岩 364000)

目前发现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于组织无损伤,特别是对CINⅠ具有独特的疗效[1-2]。现将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自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的140例患者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40例,均经宫颈上皮细胞TCT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三阶梯式诊断程序,确诊为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者。设单纯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ASCUS)20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Ⅰ级(CINⅠ级)40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Ⅱ级(CINⅡ级)10例为治疗1组。合并HPV亚临床感染的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ASCUS)20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Ⅰ级40例(CINⅠ级)、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Ⅱ级(CINⅡ级)10例为治疗2组。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平均37.3岁。无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使用禁忌证。近期内未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及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治疗者。两组所选病例及分组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经宫颈上皮细胞TCT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将其中异常病变最显著的一项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并依据有或无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进行疗效分组对照[3]。

1.3 治疗方法

月经干净后第1天每晚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一颗塞入阴道内,1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4 临床观察

观察用药期有无不良反应。阴道分泌物量、有无异味。有无外阴瘙痒及宫颈糜烂面有无充血、面积大小变化等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

3个疗程结束(停药)后1~2周复查宫颈细胞TCT检查。治愈:宫颈上皮细胞正常、HPV转阴性。有效:宫颈CINⅡ级转CINⅠ级或转ASCUS,或HPV转阴性。无效:宫颈细胞TCT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无异[4]。

2 结果

本研究患者140例,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90.55%。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连续的演变过程,一般认为此过程历时10多年。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CIN),及宫颈HPV亚临床感染,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密切相关[5]。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降低其发生率、死亡率非常重要。对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治疗,可阻断宫颈癌潜伏期的发展进程,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6]。笔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及宫颈HPV亚临床感染,取得了治愈率为90.55%的满意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也能与细胞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本研究治愈率为90.55%,说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清除早期恶变细胞及抑制病毒有满意的疗效。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及宫颈HPV亚临床感染,有着局部区域内重复感染的可能性,往往局部病灶清除达不到根治目的,反而使局部组织结构遭受毁坏,如果短期内发生重复感染,会使下一步临床处理产生困难。本方法在治疗上保持了宫颈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治疗的可重复性。相对采用宫颈组织表面破坏和切除术而言,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目前临床上治疗CIN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即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四种疗法均有其局限性。物理及手术治疗其一次性治愈率高,但需要有一定的设备,且对于已婚未育的年轻患者可能导致宫颈硬化、粘连、瘢痕等宫颈功能不全,影响生育;宫颈治疗后创面修复需2~3个月,治疗后修复期间创面脱痂期常排液、出血,易发生局部感染,甚或出现上行性感染引发盆腔炎症。因此已婚未育的患者不易接受。光动力学治疗CIN的相关研究尚少,而且无法得到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及研究。

该方法还有治疗适应证广泛的优点,不仅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病变,也适用于宫颈HPV感染及其他宫颈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宫颈部分切除术后残端仍存在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或HPV亚临床感染的患者。本研究组内有5例患者已经宫颈LEEP手术切除,术后复查仍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或HPV亚临床感染,经本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细胞形态恢复正常、HPV亚临床感染转阴。此外,治疗后患者原有的宫颈糜烂面积会有不同程度地缩小,也说明宫颈糜烂与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和病毒感染有关。

总之,本方法临床技术操作简单,疗效明确,防治效果兼备,经济实用,适合各级医院开展。但本方法疗程时间长,给患者往返治疗造成不便,为此疗法的缺点。

[1]崔恒.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1):9-12.

[2]Munoz N,Bosch FX,Sanjose S,et al.Epidemiologic classified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cical cancer[J].N Engl Jmed,2003,348(6):518.

[3]朗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1.

[4]张国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指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2):71.

[5]曹箭,潘秦镜,周彬,等.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细胞病理学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4):212-214.

[6]刘瑶,刘东玲,肖翠珍,等.宫颈注射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Ⅰ级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54-2856.

猜你喜欢
内瘤干扰素宫颈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