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0-09-08 00:33李宛聪史金芬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甘精胰岛速效

李宛聪,史金芬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吉林白山 134300)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糖尿病(DM)治疗的研究热点,尤其对40岁前早发的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更有意义。胰岛素泵治疗疗效理想,但价格昂贵。而甘精胰岛素提供基础胰岛素,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重组人门冬脯胰岛素起效快、达峰快、代谢快,可以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二者联用费用较泵治疗明显降低,具有更好的成本-效价比。本研究以早发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的疗效以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空腹血糖(FBG)≥7.0 mmol/L,和(或)餐后2 h 血糖(2hPG)≥11.1 mmol/L,平均年龄(38±7)岁,病程≤1年。将所有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组 (n=53)和中效胰岛素(NPH)组(n=45)。甘精胰岛素组:三餐前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年龄、性别、体重、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基础上,每天21: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或NPH,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IU/kg,根据FBG调整胰岛素,平均2~3 d监测1次,使三餐前血糖控制在4.4~6.5 mmol/L,三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8 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6~8 mmol/L,凌晨 3:00血糖控制在3.9~5.6 mmol/L。尽量避免低血糖现象发生。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浓度小于或等于3.9 mmol/L。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测FBG、2hPG、HbA1c、空腹 C肽(FCP)和餐后C肽 (PCP),计算修正的B细胞功能指数(modifiedbeta cell function index,MBCI)。 计算公式为:MBCI=(Fins×FBG)/(2hPG+1hPG-2FBG)。 8 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HbA1c与2hPG比NPH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MBCI,治疗组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肽经过治疗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2/35),NPH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7%。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NPH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FBG(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hPG(mmol/L)15.2±0.9 8.5±2.2#☆15.6±1.3 9.1±3..3#HbA1c(mmol/L)10.6±1.0 6.4±0.6#☆10.7±1.5 7.1±0.9#FCP(mmol/L)2.1±0.16 3.2±0.3#2.3±0.17 2.9±0.4#PCP(mmol/L) MBCI甘精胰岛素组NPH组11.5±1.8 5.3±0.5#11.7±2.6 5.9±0..7#4.1±0.17 8.3±0.3#4.3±0.18 6.8±0.5#6.5±0.81 9.4±1.83#6.4±0.67 8.9±1.12#

3 讨论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DCCT)充分表明了强化治疗对控制和改善T1DM并发症的重要性,并且证实,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的记忆作用在治疗结束后持续存在[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观察了强化治疗对T2DM的作用,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可以减轻高糖毒性,保护B细胞功能[2]。近年来,T2DM在40~45岁前尤其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与晚发T2DM患者相比,早发T2DM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可以发生在T2DM前期,于糖耐量异常阶段或发生糖尿病时达到高峰,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进行性衰退的原因则是由于持续存在IR加上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的不断损伤,其中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3-4]。糖尿病发病早期,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是可逆的,解除高血糖毒性使胰岛B细胞休息,改善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

FBG和餐后血糖对HbA1c均有影响,但当HbA1c较高时FBG对其影响更大。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系基础胰岛素,能使FBG达标;皮下注射后作用时间长,维持24 h,有利于全天的血糖控制;能够控制夜间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性[5]。且作用曲线平坦,故低血糖发生率低[6]。而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系速效胰岛素,比人胰岛素起效更快、达峰快,可很好控制餐后血糖,且代谢快,更好地减少下一餐前低血糖发生率。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可很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全面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在应用甘精胰岛素和NPH控制高血糖后8周,复查FCP,PCP以及MBCI均有明显增加,表明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可恢复B细胞功能。

胰岛B细胞衰竭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因此,对于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可以获得良好的降糖效果,并可以改善胰岛功能,而前者降糖效果更好且更少引起低血糖,方法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1]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Research Group.The effect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9:977-986.

[2]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 lureas of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upe 2 diabetes(UKPDS 33)[J].Lancet,1998,352:837-853.

[3]Burns N,Finucane FM,Hatunic M,et al.Early-onset type 2 diabetes in obese white subjects is characterised by a marked defect in β cell insulin secretion,sever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 lack of response to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J].Diabetologia,2007,50(7):1500-1508.

[4]Singh R,Pearson E,Avery PJ,et al.Reduced β cell function in offspring of mothers with young-onset type 2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6,49(8):1876-1880.

[5]Dailey G.New strategies for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lin Ther,2004,6(6):889.

[6]Rosenstock J,Scllwariz SL,Clark CM,et al.Basal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28-week comparison of insulin glargine(HOE 901)and NPH insulin[J].Diabetes Care,2001,24(4):631.

猜你喜欢
甘精胰岛速效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保定市满城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分析
不同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速效与持效性防治田间试验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比较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