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零售业

2010-09-10 00:50中国商贸吴晓
中国商论 2010年11期
关键词:零售业连锁能耗

《中国商贸》记者 吴晓/文

“历史上每一届世博会,都会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转变。我们希望这一届上海世博会能够通过展馆展示以及各种活动,推广低碳理念。”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如是说。

人类文明因理念而进步,159年来,世博会始终坚持以“进步”为核心价值,不懈推动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本届上海世博不胜枚举的低碳亮点,在让观众叹为观止的同时,亦用高科技打造的低碳生活,精美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零售业节能,却是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不妨以当下最为消费者所熟悉的大卖场为例,其打开门做生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便可谓是“无处不在”:灯光照明、空调、生鲜制冷设备、办公设备所产生的电能;吸收式空调主机、生鲜灶具、个别采暖设备的天然气;用于确保空调主机和冷冻冷藏设备正常运转的制冷剂;用于物流运输、办公用车、个别门店的冬季采暖所需的汽油和柴油……

再来看看消费者的购物车,消费者在卖场选购的大多数商品都要经历原材料生产、半成品加工制造、成品包装,到物流配送、批发零售,再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等环节,而碳排放过程几乎涵盖了每件商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当我们把视角延伸至供应链,商店和超市卖出的每一件物品在进入超市之前的制造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以及卖出之后在顾客手中保存、使用的过程中,甚至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废物处理与再循环利用过程中,无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相关调查则显示,大众消费的供应链是碳排的最主要制造源,直接或间接制造了75%的温室气体排放。

零售业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碳排大户,面对外资零售商们的未雨绸缪,花大力气进行“节能减排”和打造“低碳超市”,本土零售企业又该何去何从?是大胆分享这场全球零售市场的低碳盛宴,还是亦步亦趋等待低碳步伐的渐行渐近……

零售业利润的新增长点

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能耗,正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普遍采取的措施,其成效也日益显现。据零售企业估算,通过对门店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店比传统店面整体节能20%-30%。这意味着对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12万多家门店而言,仅用电量便将能减少166825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

除了对门店照明、空调等投入少、见效快的节能设备的更新改造,部分外资零售企业已开始对企业整体节能进行架构和系统统筹,节能减排的理念和实践正深入到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部分连锁百强企业的相关统计亦显示,如果万元营业额能耗下降5%-10%,按照2008年营业规模推算,则可减排二氧化碳达到40万-80万吨。而零售企业在节电、节水上仍有巨大潜力可挖,在零售企业一波波价格战中,节能作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必将成为零售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全球第三大零售商英国乐购(TESCO)在曼彻斯特大学投资2500万英镑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在无需抑制消费的前提下,既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满足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零碳消费”。

对于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所投入的资金,华润万家公共事务部总监刘岫军表示,“大概两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这些节能设备能在以后的经营中继续发挥节能减排的效用。”那么,按照节能投资回收年限最长3年计算,外资零售企业从2007年开始节能改造,今年就可全部收回成本。

机制缺失粗放型“低碳”

与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相比,本土零售企业在低碳节能方面诚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制约因素是环保节能设施投资成本高,国内企业一般难以承受,同时又缺乏技术支持。

对此,《2009年中国连锁零售业环保节能状况绿皮书》指出,由于不是自主物业,缺乏节能效益分享,以租赁店铺为主要运营模式的连锁零售企业缺乏节能动力。企业更愿意投资于照明等投资小、易回收的耗损性节能改造,不愿投资空调、供暖等基础设施。

国内企业缺乏环保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导致本土零售企业的低碳行动姗姗来迟的另一大因素。零售百货商店、大型超市这些耗能大户,每年都消耗大量的电能、水和其他资源,零售企业和超市节能减排是整个国家环保节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认为,目前所谓的“低碳超市”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很多企业在推行中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缺少一个约束的行规。“这也是因为过去对超市的考核多是‘粗放型’,更看中销售额、店铺数、VIP客户数量,以后将转向‘集约型’,更多考虑能耗与营业额比重。”洪涛如是说。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部分连锁百强零售企业能耗调查显示,有94%的企业认为,节能设备技术标准缺失直接导致企业无法对节能效益进行衡量。其节能资金前期投入多,企业的资金不足、投资风险大也成为制约零售企业节能的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多倾向于工业企业,直接针对商业企业的较少,企业希望政府给予流通领域更多支持。

国家目前已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并把大型超市、百货和连锁商店的节能环保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商务部提出2007到2010年,全国大型超市、零售企业将减少20%的能耗成本的目标。

链接:

由于营业面积、商品结构(特别是生鲜商品的比例)、地区以及营业时间等因素,零售行业的能耗构成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9年对部分连锁百强零售企业能耗情况调查显示:百货业态的耗电主要是照明(42.3%)和空调(30.7%);超市和大卖场的能耗集中于照明(29.5%),空调(28.1%),冷冻冷藏(19.9%);专业店的能耗主要是照明(36.8%)、空调(28.7%)。虽然业态不同,能耗比例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零售业的主要能耗集中于空凋、照明和冷冻冷藏等用电环节。

超市及大卖场耗电量构成图

猜你喜欢
零售业连锁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