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0-09-11 09:33朱雪芹李丰威
关键词:灌输式管理学理论

朱雪芹,李丰威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交叉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朱雪芹1,李丰威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工作。各学校都在尝试各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结合管理学自身的特点,分析了用交叉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意义,指出了交叉教学模式成功运用的技巧。

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灌输式教学

所谓交叉教学模式即两种以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地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用。具体到管理学教学中,最适合的交叉教学模式就是现代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这样既能发挥教学模式的特长,又适合管理学自身特点的需要。

一、交叉教学模式对管理学教学的意义

所谓启发式教学模式即讲授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系统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按讲的记,然后机械地学。二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即精讲多练式。其结构是“讲解—提问—答疑—练习”。其特点是教师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重要的内容要精讲,用提问式、启发式、互动式,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授,用教师的博学、口才、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谓参与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若干个案例、作业、课程设计等任务中,教师通过任务提出问题,师生教与学都以完成任务中规定的内容为中心。教师在课前积极收集与任务有关的知识,总结相对正确的答案,为点评做好准备。学生为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到任务的学习中,通过团队学习,明确任务涉及的知识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探索互助协作的学习,直到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其结构特点是“任务设计—分析讨论—一致结论—书面总结—代表报告—老师点评—及时表扬”。其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任务的精选、学生团队互动学习和老师的点评激励3个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互为结果,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图1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环节

管理学教学中实行灌输式和参与式交叉教学,具有许多显着的特点,如果运用结合得当,意义重大。

一是点面结合,有的放矢。管理学课程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既是管理理论体系的高度凝练,又是一门交叉性和运用性很强的学科,管理思想和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复杂,内容的关联性不是十分密切,尤其是对一个初学者难以系统把握。只有通过教师有的放矢的精讲,将复杂而又庞大的管理学内容体系脉络化、逻辑化,给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和框架,才能方便学生自学和理解,也为参与式教学的成功运用提供理论知识点的铺垫。然后借助学生参与活动,由点及面扩充知识体系,最终达到知识结构的“点与面、博与深”的结合。

二是合理搭配,相得益彰。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学者积极主动地探索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一种互动、互学、互助和互帮的过程,也是一种模拟真实情境的切身体验。随着课程进度的开展,学生理论知识点的增加,灌输式教学的说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灌输式教学运用2—3周时,就应该及时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由最初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外在信息的加工者、创新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求灌输式和参与式的有机结合,按照3∶1的课时交叉运用,即教师讲三次,学生讲一次,一学期大致学生每月参与一次。因为纯粹的学生参与式教学也会使学生负担过重,缺乏理论铺垫和指导,容易使参与式教学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这就需要灌输式教学系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合理诱导,引导课堂内容层层推进,为下一个参与教学的内容做好铺垫。在讲授同时,教师把本单元的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给定的任务,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围绕给定的任务收集素材、分组讨论、写书面报告。

三是实现教师威信与张扬学生个性有机结合。现代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提倡在讲授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引导、提问、答疑等,让学生听的过程如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成为一种享受,感受到教师知识的丰富、师德的高尚、治学的严谨,对学生的奉献和希望,让教师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榜样和力量。在学生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再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这时教师因精彩的讲授已在学生中建立较高的威信,学生一旦喜欢上老师,就会喜欢老师所分配的任务,也会更有激情去完成任务。

四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共赢。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的,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参与式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忽视了知识理论阐述和系统理解。而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正好能使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参与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主动探索知识。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达到知识的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师生相长,共同提高。

二、管理学的特点符合交叉式教学所要求的条件

一是管理学具有一般性特点。管理学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原理、方法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其他经济类的课程一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既适合于指导政府管理,也适合于家庭管理、个人管理等。例如,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理论较为抽象,体系比较复杂。如果直接进行案例分析,学生由于对理论把握不到位就会拿到材料也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先用现代灌输式教学模式系统讲解激励理论。但要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激励理论,就要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给定一个企业“某人成长中问题”等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别用三种理论进行分析。这样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既节省课时,又达到了内容的深化,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组织问题、表达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是管理学内容的交叉性。管理学是建立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涉及到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又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的科学。而人是所有管理要素中最复杂、最活跃的因素。要管好人,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原理(例如人本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懂得激励理论,还要懂得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这样才能很好地揣摩人、理解人,使管理措施投其所好,发挥最大效用。其次,管理者还要懂得理财知识、法律知识。很多经济现象的分析都涉及到人、财、物等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单靠参与式教学,这些知识点很难让学生融会贯通,这就要借助灌输式教学的旁征博引和参与式教学的逐点渗透,实现有效整合,把相关学科的知识整合化、系统化。

三是管理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复杂性。管理学与很多经济类课程所学的知识一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用得到,但如何应用、如何更好地应用,却是管理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灌输式教学把抽象的理论讲授转化为生动的现象和案例的讲解,再通过参与式教学的任务安排,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现象中所包含的理论,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理论的升华。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任务的安排,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知识点、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设计任务,学生才能通过完成任务构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交叉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运用的技巧

第一,精讲多练。“精讲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精讲的目的是既要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多练习。例如,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就要重点讲,而理论的运用部分,就要借助即兴发言、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分组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分组练习、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深化。让学生参与,就要占用课时,如何利用现有的课时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巧于运筹。其巧运筹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吃透教材,就是要备教材和参考书,做到讲授内容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其次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习惯,再确定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多讲、讲深讲透,哪些内容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学多练,做到任务、教学大纲、学生学识水平动态平衡。

第二,互动教学。“互动教学”体现了师生和谐共赢的教学理念。它主张把封闭的课堂转化为开放式教学环境,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交流,完成传道、解惑、自学、互学、促学的教学过程。从教的角度看,教师要高超运用理论阐述、启发诱导、提问式、反问式、案例穿插式、故事式等现代灌输式教学法,使学生愿意学习、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要积极构建案例式、讨论式、角色扮演式、实践式、问答式、设计式等“参与式教学任务模式”,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体会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精心设计。“精心设计”体现了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专题,教学任务以专题为核心层层推进。精心设计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精心设计的内容

教案和讲稿设计,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课思路,做到环环相扣,深入浅出;精选案例,做到篇幅适当,内容贴切主体;问题设计,做到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开发潜能;角色扮演设计,做到模拟公司,假题真做;社会实践设计,做到切实可行,计划周全。总之,精心的关键在于用心,只有用心投入,精于设计,才能使讲课效果事半功倍。

第四,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体现了集体学习、团队构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比较适合管理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例如,案例参与式要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就要借助团队的力量。为此,教师的第一堂课就要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性别、气质、能力互补,以团队分工、合作的方式去学习,在小组成员之间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第五,及时表扬。“及时表扬”体现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要想使学生一个学期始终保持对管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善于从学生日常表现的点滴事件中挖掘出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始终使学生处于被激励的状态,这样的学习团队才能发挥团队合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1]何平.瑞吉欧教育思想及最新发展[J].四川教育学报,2002,(9).

[2]柳下舟.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课堂教育新形态[J].教育教学论坛,2008,(3).

Abstract:Enhanc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core work of university education.Schools are trying to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odels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self-study and to raise the overall student literacy.In this paper,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we think it is important using cross-teaching model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w pointing out that the successful use of cross-teaching skills.

Key words:cross-type teaching;imparting teaching;participatory teaching

(责任编辑:宋孝忠)

Cross-Teaching Model Use in the Management Teaching

ZHU Xue-qin1,LI Feng-wei2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2.Zhengzhou Avia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College,Zhengzhou 450003,China)

G420

A

1008—4444(2010)02—0113—03

2010-03-02

朱雪芹(1964—),女,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灌输式管理学理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中政治教学中灌输式与启发式教学策略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