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综合试验站的运作与成效

2010-09-12 05:40聂晓红周淑伶
中国蔬菜 2010年21期
关键词:顺义区试验站工作站

聂晓红 周淑伶

北京市顺义区综合试验站的运作与成效

聂晓红 周淑伶

聂晓红,农艺师,北京市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顺义区建新西街甲3号,101300,电话:010-69421216,E-mail:nxh316@126.com

周淑伶,北京市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

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顺义区综合试验站带领全区14个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53所农民田间学校,不断加强茄果类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展示功能,拓展观摩推介和培训功能。通过一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在生产中快捷应用的高效工作体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落地,大幅提升了顺义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蔬菜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广大菜农显著增收,取得良好效果。

1 突出技术集成,促进成果转化落地

顺义区综合试验站设在顺义区农科所新品种展示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2 hm2,规划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高效农业展示区,农业节水展示区,观光采摘休闲区,资源综合利用展示区等五大功能区,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25栋,钢架大棚12栋和1栋占地2300 m2的智能温室。基地于2008年开始建设,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共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1栋、大棚8栋,为试验示范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一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和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观摩活动,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1.1 突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功能 依托“百名专家兴顺工程”和北京市创新团队各功能研究室专家,2009年顺义区共引进果类蔬菜新品种430个,其中番茄品种157个,樱桃番茄品种33个,茄子品种47个,辣椒品种84个,甜椒品种34个,彩椒品种32个,黄瓜品种43个。其他品种近百个。完成栽培、水肥、病虫害防控等研究性试验50余项 (表1)。

表1 2009年顺义区综合试验站开展的栽培技术试验项目

1.2 加强新品种观摩推介功能2009年,顺义区共接待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及其他区县组织的农民观摩活动近10次,接待专家100余人次,组织本区镇、村技术人员、菜农进行现场集中推介4次,累计2000余人次 (图1)。

1.3 拓展综合技术培训功能 通过开展观摩、参观、考察等活动,顺义及其他区县的技术人员、菜农来到综合试验站基地亲眼目睹了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在种植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讲解和示范下掌握了相关技术。目前,综合试验站基地新建成占地100 m2的培训教室,每年可培训菜农10期,累计1000余人次。

1.4 实施工厂化育苗项目,促进农业高端、高效、可持续发展2009年,顺义区依托大孙各庄绿奥合作社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实施工厂化育苗,全年为各基地及农户培育优质瓜菜幼苗40万株,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综合试验站基地计划建设占地2300 m2的连栋智能温室,实施工厂化育苗项目,使基地成为全区工厂化育苗的示范窗口。温室建成后,每年可为10余个标准化设施园区和种菜大户提供优质种苗60余万株,带动顺义区设施农业和现代化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图1 2009年顺义区综合试验站组织观摩和新品种推介活动

2 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工作站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9年,顺义区共建立13个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和33所农民田间学校,2010年工作站达到14个,带动发展农民田间学校达53所。各工作站站长和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的生产和技术需求,及时向综合试验站以及各功能试验室反馈。每所田间学校确定了1名技术示范户或1处示范田,每户享受价值3000元的种子、棚膜、配方肥、无公害农药等物质补贴,带动了农户对相关技术的掌握和运用。2009年农民田间学校共培训农民学员1164名,组织农民活动日628次,其中农民专题讨论与辅导333次,团队建设与游戏活动147次,试验示范田实际操作与观察研究121次,演示性试验70次,知识水平测试22次,组织农民观摩交流71次,解决技术问题510个,推广实用技术68项,培养农民专家500余名,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民辅导员,辐射带动菜农6000余人 (图2)。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提高了农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农户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进了农民的组织化进程,不但学员自身的种植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且带动了周围的农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图2 顺义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现场

3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3.1 新品种、新技术加速推广应用 通过各工作站站长和辅导员长期深入农民田间地头的辛勤工作,数十个新品种、百余项新技术在顺义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科技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贡献率日益突显:番茄新品种硬粉8号、仙客5号、仙客6号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硬粉8号成为2009年顺义区秋大棚番茄的主栽品种。抗线虫番茄仙客系列种植面积逾66.7 hm2,每667 m2增收节支近千元。黄瓜品种北京204号、中农12号,茄子品种早熟京茄1号、京茄10号,辣椒品种农大24号、农大3号及彩椒新品种卡地亚、红塔2号等50余个优质新品种在全区1300个农户的2700个大棚中被应用。同时推广精准施药量具、黄板、防虫网、噻唑膦 (福气多)、枯草芽孢杆菌(依天得)可湿性粉剂等安全环保农药及产品累计100余项,以及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茄子嫁接、土壤高温消毒处理、常温烟雾施药、植株残体无病化处理等技术累计50余项,极大地推动了顺义区番茄、黄瓜、茄子、甜椒及西甜瓜等优势产业的发展与产品品质的提升。

3.2 充分发挥“农民专家”的带动作用,推进农户整体增收 李遂镇崇国庄村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选定该村种植管理水平较高的安自强为示范户,展示番茄品种硬粉8号,免费为其提供种子、肥料、农膜等农资,并定期进行田间管理指导:建议番茄在苗期采用遮阳网遮阳,提醒安自强注意防治蚜虫、粉虱,以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最终占地800 m2的示范大棚番茄每667 m2产量达到5100 kg,产值达到6100元,成为崇国庄村的高产典型。此外,站长又组织该镇4所田间学校的学员前来观摩,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北务镇小珠宝村田间学校工作站学员朱军,在占地400 m2的日光温室内将上茬的小型西瓜适当早播,赶在“五一”前上市。由于西瓜生长期气温较低,根结线虫活动相对较弱,再配合施用噻唑膦 (福气多),将根结线虫为害降到最小,每667 m2产值近万元。下茬番茄选用仙客5号,不仅未发生根结线虫病,果实性状也很好,每667 m2纯收入逾7000元。一年下来,他比其他农户多收入5000余元。

北务镇马庄村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学员李保华在占地667 m2的大棚里,巧妙安排茬口,实现了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年收入达到1.5万元。与本村一年只种两茬的农户相比,李保华每棚多收入3000元。

赵景德是北小营镇东府村农民田间学校培养的农民专家,从事蔬菜生产20余年,实践经验丰富。他不但待人热情,而且还是解决农田问题的能手,不管谁家番茄发生了病害,他都会帮助解决。他还给大家讲解番茄各种病害的症状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北务镇仓上村西瓜节水田间学校在村西农户田里示范测墒灌溉、膜上灌等节水技术,每667 m2比对照增产663.4 kg,增幅8.7%;用水减少71.4 m3,节水35.6%。受到参加观摩的农户的一致好评,纷纷要求在自家田里应用。

4 取得的成功经验

4.1 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为确保果类蔬菜创新团队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保证工作站、田间学校的工作效果,团队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方面整合全中心的科技力量,充分调动广大站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市创新团队的各专家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各专家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使专家将科研成果第一时间传授给农民,并为农户及时解决生产难题。同时,各工作站、田间学校与村镇主导产业相结合,试验示范、开班仪式、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村镇领导及镇级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这样的工作机制既整合了资源,又切实增强了各项工作的效果。

4.2 实现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社在促进农产品销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合作社社员学习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愿望比普通农户更强烈。顺义区创新团队积极主动与农民合作社密切合作,把工作站和田间学校开办到合作社。田间学校使合作社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合作社使田间学校培训的技术更具有针对性,增强了田间学校的生命力,从而实现田间学校、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比较典型的合作社有:大孙各庄绿奥合作社、李桥镇沿河绿地瓜菜合作社、北务镇晨辉合作社、北务镇康一品合作社、木林镇绿富农合作社等。

4.3 建立了各项基础工作制度

4.3.1 建立了参与式评估调研制度 根据村镇种植业发展状况,选择主导产业规模大、农民对新技术学习热情高、基础好的村庄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开课前,中心领导、技术人员与村镇领导及从业农户一起座谈,辅以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细致的需求调研。根据各村种植现状、种植需求、管理水平、农户文化程度等,确定培训内容和时间,使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

4.3.2 制定辅导员选拔任用和培训制度 一方面不断壮大辅导员队伍,2010年新增辅导员13名,使辅导员总数达到37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工作站站长及辅导员参加市相关部门包括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外出观摩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009年创新团队成员及工作站站长赴山东青岛和烟台考察,学习了工厂化育苗和观光休闲农业等先进技术。

4.3.3 建立了定期检查和观摩制度 定期组织工作站、田间学校进行观摩与交流,不断提高办学和工作质量。坚持每半年对工作站及田间学校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2010年5月下旬,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对14个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及53所田间学校进行了检查和考核评估,并为每名站长和辅导员进行打分,收到很好的成效。

4.3.4 建立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与维护制度 中心科教科设置专人负责创新团队、田间学校网上填报系统的监管,每周对各所田间学校的网络信息填报情况进行检查。

4.3.5 建立了经验总结和信息宣传制度 中心科教科设置专人每月对各站长、辅导员上报的创新团队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在相关单位进行通报,从而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先进经验、成效等及时得到总结和宣传推广。

2010-08-24;接受日期: 2010-09-20

果类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

猜你喜欢
顺义区试验站工作站
为职工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 顺义区总工会多举措推进诉源治理工作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顺义区总工会积极慰问抗疫一线职工
顺义区总工会开办“慧企学堂”职工学历提升班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走进“北京最美乡村”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