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0-09-13 07:23赵宪平王晚萍武素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鼾症饱和度血症

赵宪平,王晚萍,武素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疾病,由于患者睡眠中反复出现打鼾,呼吸暂停,导致机体长期处于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状态,成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也常发生夜间猝死。本文通过对42例OSAS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及同步心电图监测,进一步探讨了OSAS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行多导睡眠检查图的患者62例。根据结果将病例分为4组;单纯打鼾组20例及轻、中、重OSAHS组(42例分别为12例,15例,15例)。

1.2 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对研究对象进行夜间至少7 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脑电、心电、眼电、肌动、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等参数,并分析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按OSAHS国际分度标准,轻度 5~20,中度 21~40,重度>40[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统计,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心律失常发生率与AHI、SaO2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OSAS组与单纯鼾症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但OSAS组患者体重、AHI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而氧饱和度(SaO2)OSAS组明显低于鼾症组(P<0.05)。详见表1。

表1 OSAS组与单存鼾症组基本资料对比

2.2 OSAS严重程度与心律失常分析 随着OSAS患者严重程度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中、重OSAS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与AH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且随着病情加重,恶性心律失常明显增高。详见表2。

表2 OSAS严重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3 讨 论

OSAS是指由于上气道生理性阻塞而引起的睡眠中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OSAS患者夜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患者,多见于窦性心律失常,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Ⅰ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在睡眠中上气道阻塞,使呼吸时上气道阻力增加,呼吸浅慢或暂停而引起的反复发作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伴胸膜腔负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功能紊乱,神经递质释放失调[2]。

有文献报道[3],OSAS患者病情加重及氧饱和度下降,窦性心动过缓加重时可见各种心律失常的出现,特别是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易引起猝死。本资料显示,OSAS组患者AHI和氧饱和度与单纯鼾症组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频率中、重度OSAS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P<0.05)。

OSAS与心律失常有较强相关性,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应予更多重视,并及时诊断与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呼吸结核杂志,2002,25(4):195-198.

[2]何权瀛,陈宝元.睡眠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4.

[3]丁殿勋,杨晔,康建利,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引起冠心病急性发作并继发恶性心律失常三例报道[J].天津医药,2000,28(3):140-141.

猜你喜欢
鼾症饱和度血症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糖臬之吻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