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葬俗:古峡迷雾话悬棺

2010-09-13 07:28郝国胜任风编辑陈陆
中国三峡 2010年2期
关键词:兵书崖壁棺木

文/郝国胜 任风 编辑/陈陆

龙河岩棺 摄影/郑瑞舜

目前发现的较具代表性的悬棺葬有以下几处:

奉节瞿塘峡悬棺:位于瞿塘峡中的盔甲洞是一处天然溶洞,1958年在当地熬盐工人的帮助下,考古工作者在洞中发现了三具棺木,棺中尚存人骨和随葬品,其中有青铜剑、陶豆、木梳以及残碎麻布和竹篾等,此外在洞中岩壁上还有用木炭绘制的人物、马匹等内容的壁画。盔甲洞悬棺从出土的随葬品来看,年代大约在战国时期,墓葬的主人则应当是巴人。距离盔甲洞不远还有悬棺遗迹分布,瞿塘峡中风箱峡之得名的所谓“风箱”,实际就是在崖壁上安置的悬棺。

大宁河悬棺:大宁河沿岸是悬棺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在巫山、巫溪两县的宁河两岸都发现有悬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小三峡悬棺、荆竹坝悬棺等。荆竹坝悬棺现存共25具,放置在崖壁中部偏上的天然石坎内,排列似有一定规律,基本上两棺为一组,或成偶数的多棺集中,仅少数为单棺独居。棺木的盖、底均用整木制成。根据1980年清理的一具棺木所出的随葬品分析,荆竹坝悬棺的年代大致属于西汉晚期。

巫峡楠木园铁棺峡悬棺:铁棺峡属巫峡,位于巫峡南岸巴东境内的楠木园,这里长江两岸峭壁紧束江流,枯水期江面仅宽70米左右,两岸悬崖相对高200-400米,因此山北壁悬崖上,曾有黑色如铁之悬棺搁置而得名。

巴东县龙船河悬棺群:龙船河古名西嚷溪,今又名之为“神农溪”、“神龙溪”。因有悬棺形似木船而得名。它源于神农架南坡,南流至距巫峡口东2公里的西嚷口注入长江,全长约60公里。从与长江汇合处起的沿河两岸峭壁间多有悬棺,据统计至少在10具以上。

西陵峡中段兵书宝剑峡悬棺:秭归兵书宝剑北岸香溪河口以下五六里的崖壁上有一条状突兀的岩石,乍看起来像一把宝剑倒插在岩石中,这就是“宝剑”。在下游距江面约100米高的峭岩间有一天然洞穴,穴中有一匣状如书之物,相传为诸葛亮入蜀时留藏的“兵书”,实际上就是放置在洞穴中的棺木。

秭归县九畹溪悬棺群:九畹溪位于西陵峡南岸,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在此溪畔种植九畹芝兰,悬棺群在距峡江主流共15公里的九畹溪两岸,地名棺木岩,现为九畹溪漂流的起点。棺木岩高700余米左右,红褐色的崖壁间有一道横向的大裂缝,距地面高约50米,裂缝中一字排开放置着7具棺木。

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悬棺群:近年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发现在西陵峡南岸磨坪乡一处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峭壁上,一排山洞和石缝中放置有多口棺木。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悬棺葬群,极具研究价值。

宜昌市夷陵区(原为宜昌县)小峰悬棺群:位于西陵峡北岸约20公里的长江支流黄柏河两岸,在一处距地面约100米的陡峭岩壁间有一自然洞穴。洞分内外两层,其中放置有30多具棺木,洞宽2.2—2.3米,高3.5米,中央还有一具较大的套棺,长约2米,高约1米,内棺均为整木挖凿而成。目前尚存棺木13具,其中到与棺材岩隔河相望的龙王洞,也是一处悬馆葬,内有棺木6具。

悬棺葬的方式在不同地域各有不同,有利用悬崖上的石缝将棺木横置其上的,如秭归九畹溪悬棺;有选择悬崖峭壁上的自然山洞,将棺木放(插)入其内的,如兵书宝剑峡悬棺;有在崖壁上凿成石框将棺木嵌入其内的,有在崖壁上凿石孔插入木桩,将棺木放置木桩上的,如四川珙县的悬棺;有利用悬崖峭壁上的山洞和凹穴将棺木码放其上的,如宜昌小峰悬棺群。

三峡的悬棺葬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一般都选择和利用自然洞穴放置棺木,而用人工开凿洞穴、裁木桩后(栈木)放悬棺的方法放置悬棺的则少见。选择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岩壁间缝隙)作为悬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原始性与古朴性,与土坑葬更为接近。

关于悬棺放置的方法,有堆土提升法(即在悬棺下堆积土石或其他物以升高)、云梯说(类似古代战争之攻城)、涨水法或称地貌变迁说(认为古代江河水位或洪水涨水接近现代距悬棺葬处)、栈(道)升法(利用修栈道的技术)、悬索下输法(在悬崖顶部利用绞车即古代的辘轳绞升棺木荡入洞穴)等。各地使用的方法未必相同,可能更多还是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

三峡地区悬棺葬始于何年,又是何人所为一直令人困扰。从考古发现的资料看,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在战国时期就已兴起,瞿塘峡内悬棺和兵书宝剑峡悬棺的随葬品中出有战国时期的兵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综观我国南方地区悬棺葬的时代,川鄂地区的时代要晚于闽赣,而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又早于川滇地区。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看,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466~527年)的《水经注》有:“江水历峡,东径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崖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远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蒲(泊)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这里所言“插灶”指的就是悬棺,而在《太平御览》还有这样一段传奇:唐代雅州刺史王果乘船过三峡,在兵书宝剑峡见到崖壁上被人们称为“兵书”的木匣,命人设法取下一只,方知是古人的棺木。而更神奇的是,在棺木上居然刻着“三百年后水漂我,欲坠不坠逢王果”。这个故事无疑带有夸张的成份,但表明古人就已在探索三峡地区的悬棺。

悬棺葬的年代与族属有着密切关系,自殷商、西周时期起,三峡地区曾有许多民族部落在此活动和聚居,但战国时代活动时间最长、占统治地位的是巴人和楚人。从南中国悬棺分布地域的时代早晚看,闽赣地区,由东向西年代由早向晚发展。结合民族分布情况可知,闽赣及悬棺分布地域当时分布有百越、越人、干越、闽越、骆越、百溪、蛮夷、百濮、人等。有观点认为悬棺葬是闽赣地区古干越人的习俗,随着古干越人由向西的迁徙,这种习俗与当地的习俗结合,在各地因地制宜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悬棺葬形式。

三峡悬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高悬棺尸于悬崖峭壁之上,构成了一道道风景,可谓“古峡迷雾”,它是三峡地区令人称道的一派人文奇观。

猜你喜欢
兵书崖壁棺木
棋事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会下蛋的崖壁
崖壁公寓历险记
蝴蝶与棺木
风雪崖壁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旱码头崖壁工程中的应用
士兵将梅里诺的棺木抬出总统府
古代兵书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