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诡异涨停”事件

2010-09-14 07:06翟志雄
资源再生 2010年9期
关键词:黄金市场保证金交易所

□文/翟志雄

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诡异涨停”事件

□文/翟志雄

The Strange Raising limit for Shanghai Gold Exchange AU(T+D)

2分钟!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即黄金现货延期交收业务)诡异瞬间涨停秒杀众空头后又瞬间暴跌恢复之前价格区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2010年9月1日,AU(T+D)于271.90元/克开盘后(开盘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21:00),金价微幅上涨,有交易者突然在289元/克挂了几百手买单,随后逐渐吃掉所有卖单,21点10分,金价从272.58元/克瞬间飙升,在21点11分左右,金价涨至289.32元/克,一分钟内金价上涨了16.74元/克,按8月31日15:30的 270.40的加权平均价计算,涨幅高达6.997%(涨停幅度是7%),此时,市场瞬间出现几百手卖单,并快速成交,成交后又有几百手卖单涌现,在21点12分,金价又在一分钟内下跌16.32元/克,回落至273.00元/克,随后在273.00元/克附近维持窄幅波动直至收盘。在这短暂的2分钟内,价格在289.32元/克时间长达40秒左右,民生银行个别空单大户,因持仓较重导致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仓,使市场空头遭受惨重损失。

据调查,该事件责任暂认定为银行系统参数设置问题,也不排除交易员个人操作失误。按照民生银行现有的系统参数设置,民生银行的黄金交易系统采用AU(T+D)的实时价格为客户持仓计算实时盈亏作为强平价,由于强平交易本身会对市场行情产生影响,形成新的交易基准价,当这一新形成的交易基准价自动反馈到交易系统中之后,系统根据基准价对客户重新进行测算,导致一批持仓较重的空头客户被强行平仓,陷入“死循环”,从而影响到整个AU(T+D)交易的大幅波动。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新闻发言人童刚表示,“对民生银行在风险架构设计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系统不匹配所导致的民生银行技术故障,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再一次督促民生银行就风险防范系统的问题进行修改,8月31日发生的异常情况,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次发生。”笔者认为,此事件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品种的市场流动性不够——每个价位上的挂单量小、挂单价位不连续和交易者对市场价格的感知度低所导致金价出现“异常涨停”。

回顾此次事件,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机制有待改善,投资者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方面也有待加强,民生银行平台关于异常报价的风险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笔者针对此次事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类会员AU(T+D)的业务交易机制是采取“价格优先,盘中平仓”,在保证金不足一定比例(民生银行为7%)则将被强平,而以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的强平机制以结算价计算盈亏后给予一定追加保证金的时间。另外,商业银行的贵金属延期交易客户采取专户管理方式,即使是同一张银行卡中储蓄账户中的资金也不会自动进入贵金属延期交易账户,因此,在遇到类似事件时投资者将会面临无法及时追加保证金风险。笔者建议,上海黄金交易所以收盘结算价作为持仓风险评估将更为科学和人性化。

二、此次事件中因保证金不足的投资者遭到系统强行平仓,首先问题在于投资者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不到位。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具备投资专业知识,在金融投资市场进行交易时,除了市场分析外,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保证金交易模式下,投资者会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平”清仓出局,而不会像股票投资“被套”后还可以等待市场再涨回来,因此投资者应该转变投资思维,合理控制交易仓位,做好止损、止盈等风险控制,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三、此次事件中,商业银行作为全面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黄金现货延期交收业务的机构,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完善AU(T+D)交易系统的风险控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有所改善:

1. 从入市交易角度考虑,商业银行适当提高AU(T+D)的入市门槛。例如,在账户中冻结一定量的资金作为风险准备金,或者适当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提高投资者账户的抗风险性,避免发生因无法及时追加保证金而被强平的风险。

2. 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商业银行应该完善风险防范系统。例如,商业银行在接受异常报价的风险控制时可参考国际金价作些调整,除了设置涨跌停的限制以外,可以将相对于实时国际现货金价突然(单笔)偏离一定比例(比如4%)的报价视为异常报价,系统不予接受,视为无效报价,这样既可避免由于突发离奇波动所引发的市场风险。

3. 从账户资金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发挥投资者储蓄机构的优势,可以将投资者个人的储蓄账户和AU(T+D)交易账户建立联动机制,作为AU(T+D)交易账户的后备资金,在交易保证金小于一定比例(比如10%),则自动从储蓄账户转入资金到AU(T+D)交易账户,规避投资者操作不及时的弊端,防范由于突发离奇波动所引发的市场风险。

4. 从强平机制角度考虑,商业银行交易员在市场发生异常行情时,应密切关注投资者交易风险状况,在特殊情况下应该停止系统自动强平功能,手动生成客户强平单;或者进一步升级系统风险盯市方案,例如采用均价盯市,即可避免因异常的交易行情对投资者进行强行平仓。另外,还可以引入“锁仓对冲”机制,及时控制投资者的账户风险,避免投资者风险控制不到位的一种“强平机制”前的补偿措施,避免发生强平而使投资者“清仓出局”。

为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黄金市场在促进黄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2010年8月3日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黄金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要合力建成多层次的黄金市场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加快黄金产业发展,同时满足居民的投资需求。《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上海黄金交易所要进一步加强交易系统建设,加大创新力度,完善黄金市场体系。丰富市场交易模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提高黄金市场流动性。要加快灾备系统建设,完善备份系统。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系统,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全面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黄金现货延期交收业务。因此,商业银行的黄金交易系统的稳定完善将对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此次事件的因果分析,希望相关部门对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交易机制有所改进,营造和谐的交易环境,提高AU(T+D)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国内黄金投资市场蓬勃发展。

book=44,ebook=378

猜你喜欢
黄金市场保证金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变革:“去中心化”的可能与挑战
翠绿制造不断创新,“霓虹纹”七色炫彩开启黄金市场新“丝”路
国际黄金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及其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
美国保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五花八门的保证金到底能保证啥
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
也说“保证金”的诱惑、泛滥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