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果浆护色配方的研究

2010-09-16 12:55杜秀虹岳艳玲李竹英
保鲜与加工 2010年1期
关键词:柠檬酸色泽雪莲

杜秀虹,岳艳玲,李竹英

(1.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653106;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昆明 650201)

雪莲果(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又称雪莲薯(Yacon),为菊科向日葵族黑足菊亚族属(Smallathus)[1],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富含果糖和食物纤维,几乎不含淀粉,含有钾、钙、锌、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2],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传统药用根茎食品,已有500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在我国引种较晚,目前只有海南、云南、新疆、河南、山东等6个省区引种成功。

雪莲果在加工过程中经去皮破碎后,果肉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组织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果肉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成褐色物质,使生产出的果浆颜色变深,直接影响外观品质,因此,必须对雪莲果果浆进行护色处理,以提高产品价值。笔者研究了亚硫酸钠与柠檬酸及VC混合溶液护色剂对雪莲果果浆的护色效果,以期为雪莲果加工生产优质果浆提供理论与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雪莲果:市售,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

护色剂:柠檬酸、VC、亚硫酸钠,均为食品级。

1.2 试验方法

1.2.1 护色处理工艺流程 雪莲果→预处理→破碎→护色处理→高温灭菌→保存观察。

1.2.2 雪莲果预处理及破碎 选用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九成熟的雪莲果,去皮,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块,放入多功能食品营养调理机中进行适当的破碎。

1.2.3 雪莲果护色处理 本试验选择了VC、柠檬酸和亚硫酸钠3种护色剂,其中VC选择了0.10%、0.20%、0.30%3个水平,柠檬酸选择了0.10%、0.20%、0.30%3个水平,亚硫酸钠选择了0.05%、0.10%、0.15%3个水平(如表1所示),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同时以不加任何护色剂处理的果浆作为对照(ck),以确定最佳的护色处理效果。

表1 护色剂配方试验设计

1.2.4 灭菌及保存 将经过护色剂处理的雪莲果果浆封口,在100℃条件下杀菌15 min,冷却,置于常温条件下保存一周后观察其护色效果。

1.2.5 护色处理评价方法 选择感官正常的30人作为评价小组,将经过护色剂处理的雪莲果果浆的色泽(8分)、果浆清亮度(2分)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总计10分),褐变强度和褪色程度作为参考辅助指标(参见表2)。

表2 雪莲果果浆护色处理感官评价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由评价小组按照评价指标进行感官评价,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对护色剂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参见表4。

表3 雪莲果果浆护色处理感官指标评价

由表3可见,不同处理对雪莲果果浆色泽和清亮度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处理5的护色效果最好,果浆色泽和清亮度分别为8.2分和1.6分。处理4、7、8次之,色泽均在7分以上,清亮度在1分以上。对照处理组在色泽与清亮度上则均为0分。护色的所有处理均未发生褐变,而不经护色的对照组发生较严重褐变。处理1和处理6发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可能与亚硫酸钠含量有关,其它处理未见褪色发生。从综合评价中可知,处理5的护色效果最好,为9.8分;处理7次之,为9.0分;对照组护色效果最差,为-2分。极差分析结果(表4)表明,影响护色效果的因素顺序依次为C>B>A,即亚硫酸钠浓度对护色处理效果影响最大,柠檬酸浓度影响次之,VC浓度的影响最小。

表4 护色剂最佳配方正交L9(33)试验结果

3 结 论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雪莲果果浆中添加亚硫酸钠、柠檬酸、VC护色剂对果浆色泽和清亮度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同处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3种护色剂中,亚硫酸钠护色作用最强,柠檬酸次之,VC最弱;VC、柠檬酸、亚硫酸钠单独作用对雪莲果果浆的护色效果不显著;VC、柠檬酸、亚硫酸钠3者共同使用时,护色效果较为突出。当VC、柠檬酸、亚硫酸钠浓度分别为0.20%、0.20%、0.15%时护色效果最好,果浆色泽达8.2分,清亮度达1.6分,总体护色效果达到9.8分,均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组。

[1]金文闻,余龙江,孟思进,等.亚贡的植物学及药理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6,37(4):633-636.

[2]钱 林,丁长河,李里特,等.雪莲果的化学组分及其功能特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6):179-180.

猜你喜欢
柠檬酸色泽雪莲
人生的色泽
柠檬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西装新色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透光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喝柳橙汁预防肾结石
雁归来
怕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