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电子杂志新变革

2010-09-17 01:09Susan
21世纪营销 2010年18期
关键词:电子杂志杂志社杂志

Susan

编者按/

近日,当《新闻周刊》被《华盛顿邮报》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之后,全世界的平面媒体们似乎又陷入了一次集体的阵痛。互联网以及数字媒体市场的日益发展,让平媒们经营多年的大厦将倾。新一代年轻读者的成长与他们阅读习惯的改变鞭挞着每一位平媒工作者去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改变。

2006年中国网络发展的元年,电子杂志,作为改变平媒的一种方式将投资者的目光集体吸引到了这里,似乎这种电子媒介的推出是拯救平媒市场的唯一稻草。四年后,有门户网站却发文指出电子杂志市场“全军覆没”,这中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吊诡,电子杂志经营者又有着怎样的努力?本刊专访ZCOM(全国最大的电子杂志发行平台)执行总裁范淼,为您道出这中间的曲折故事。

杂志,从其正式出现到如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尽管纸质越来越好,形式越来越丰富,但从内容编辑、印刷制作到最终的落地发行,这个模式三百年来不曾改变。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期望借助数字载体,完成杂志界的一次华丽转身,就如同音乐从笨重的黑胶唱片转变成无形的mp3文件一样。于是在2004年,当《新闻周刊》的纸质版还在北美热卖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砸重金创办电子杂志。

亿元投资之后

粗略估计,投入到电子杂志产业的风险投资总额超过了一亿美金。以ZCOM为例,就先后得到了凯雷和SIG总计2000万美元的注资。当拥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之后,ZCOM创始人(现为ZCOM CEO)汪东风带领团队,开始了电子杂志行业的领先拓展。六年之后的今天,ZCOM不仅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电子杂志发行平台之一,更为数百家杂志社提供横跨PC、手机、电视多个终端的电子化解决方案。

范淼介绍道,当ZCOM于2004年初创办时,有很多家同行陆续进入了这个行业。“当时全球的纸质杂志开始明显感觉到来自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互联网媒体抢夺读者的注意力,也抢走了很多广告商的预算。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美国崛起的电子杂志网站zinio.com为杂志界树立了一个榜样。而风投也非常看好这个产业,尤其是国内的电子杂志比美国的zinio还要更进一步,加入了很多视频、音频、动画的富媒体表现元素,大大拓展了平面媒体的表现力,所以多家风投很快就对ZCOM以及其他平台进行了投资。”

6年过去,ZCOM已经不单单只针对PC用户提供电子杂志,更把精力放在了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互联网电视上,期望打造一个横跨多终端的平台,让用户在各个尺寸的屏幕上都能够阅读到精彩的杂志内容,同时也为杂志社提供跨越多个终端的一站式电子化解决服务。

在摸索中发展

前段时间,网络谣传电子杂志投资“全军覆没”,其中还专门指出ZCOM创始人汪东风“黯然离开”其一手创办的公司。范淼澄清:“汪东风先生一直是ZCOM的CEO,相关的报道严重失实,我们正在借助法律渠道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谣传并非空穴来风,为什么会说电子杂志“全军覆没”,仍有一定的问题值得ZCOM给媒体一个解释。范淼说道,“当很多资金投入到这个产业当中的时候,就不排除会有泡沫存在。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市场的发展没有大家想象的快,而有些平台可能没有注意这一点,始终在单纯扩张,最终在行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来不及调整,从而销声匿迹。由于我们很早就开始配合市场的节奏来进行战略调整,较早实现扭亏为盈,在不停地摸索中找到了适合我们的前进节奏。回忆ZCOM走过来的这六年历史,我们始终确信杂志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很幸运我们及时掌握了发展的节奏。”

而关于ZCOM员工规模的收缩,范淼也给出了两方面的解释:“首先是ZCOM在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地调整了思路,刚开始大量的人员规模主要是基于互动电子杂志对于动画设计的需要,我们聘用了很多设计师,但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我们逐渐发现读者在看某几类杂志的时候,对动画没有明显的要求,他们更关注内容以及阅读方便程度,因此我们缩小了制作团队的规模;另外一个方面在于随着技术的发展,ZCOM研发了用于制作电子杂志的软件,也就是 ZMake杂志制作大师,它进一步减少了人力需求,因而人员的压缩是必然的。”

这一切并不像误传的那样说ZCOM亏本经营,不得已裁员。“这都是我们在主动地进行调整。”范淼说道。

给杂志社更大的空间

“ZCOM的目标就是做好平台。”范淼介绍,“在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角色,作为一个电子杂志的发布平台,我们明白杂志社的重要作用。起初,我们聘请众多设计师来制作电子杂志,实际上超越自己作为一个平台的角色,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而且,对于ZCOM的设计师,需要准确地把握不同杂志的风格,非常消耗精力。“我们每个月最多制作数百本互动杂志,即便是一个设计小组只负责一个行业,也很难完美把握每一本杂志的独特个性。而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用户对于动画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逐渐地收缩了制作上的投入,开发出ZMaker制作大师供杂志社使用,或者同杂志社深度合作,共同策划互动杂志的制作,改变了原先的服务策略。”

当ZCOM强调自己的平台角色的时候,杂志社的作用被进一步的提到了桌面上,“我们为杂志社提供电子化方案和服务,所以不会替代杂志社,杂志社的编辑和记者,他们才是电子杂志内容的支柱。而同时我们也在技术上尽力为杂志社打通障碍,让杂志社有能力利用电子杂志这个平台,在原先的图文内容基础上,扩展出视频、音频等新的内容形式,为杂志社的编辑提供更大的展现空间。”

投身移动互联终端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速,已经逐渐适应由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转变而带来的各种服务方式。互联网上,杂志阅读已然不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视频、游戏、音乐、图片大肆招揽用户,电子杂志的成长空间很难超越这些应用。

然而在类似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互联网终端,阅读却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比如说手机杂志方面,我们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地铁上、公交上,几乎一半的人都在通过手机进行阅读。人们这时候需要打发碎片时间,而每天随身携带的手机和内容丰富的杂志恰好符合这个碎片时间的阅读需要。”

而另一方面,平板电脑是ZCOM看好的另一个新平台,比如iPad同类的各种平板电脑,它们的尺寸集中在7到12寸之间,和传统的杂志大小相仿甚至重量还略轻,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阅读体验。在这些平台上,电子杂志也有望成为杀手级应用,特别是现在的都市人,匆匆忙忙地奔波在路上,总有那么多的碎片时间等待打发,“而我们电子杂志出现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消费碎片时间。”

以内容为王

但无论如何,人们阅读的目的在于获知有趣的内容,在于第一时间获得想要知道的资讯。目前,国家发展的趋势在于三网融合,未来肯定会有各种便捷形式的电子阅读方式出现,所有的形式都需要内容,以内容为王,才是一个电子杂志平台所能提供给用户的最根本服务。

目前,ZCOM每个月的活跃用户在1000万左右,收入渠道除了品牌广告外,还包括用户的阅读收费。在六年坚持不断地发展年之中,ZCOM没有放弃拼搏的脚步,一路向前,不断地寻求思路的转变和模式的转型,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否定ZCOM为电子杂志事业的用心良苦,未来,希望她能够扮演好平台的角色,为杂志社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施展空间。

猜你喜欢
电子杂志杂志社杂志
杂志收纳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电子杂志生存发展所在
电子杂志,何去何从
从浮躁走向成熟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