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的研究

2010-09-19 05:36旷绍春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10年7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

旷绍春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形成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并通过一个三期模型解释了银行再贷款形成的机理,指出软约束对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带来的问题和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 预算软约束;再贷款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93-01

1 预算软约束形成的原因

预算软约束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外部组织通过非市场化手段给以流动性支持,从而避免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它是由科而奈1980年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曾被描述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普遍现象,即大型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或破产时,政府都会出手援助,解救企业,形成了所谓“大而不倒”的现象。对于我国国企形成预算软约束的原因,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比较接受的共识是:国有企业经营目标不能完全市场化(即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承担了过多政府赋予的产业任务和社会任务。政府为了让这些承担着政策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继续生存, 就必然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或者补贴。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无法确知政策性负担给企业带来的亏损是多少,也很难分清楚一个企业的亏损是政策性负担造成的还是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当或是企业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造成的。在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下,企业经理人员会将各种亏损 包括政策性负担形成的亏损和道德风险、管理不当等造成的亏损都归咎于政策性负担,在政府无法分清楚这两种亏损的差别,而又不能推托对政策性负担所造成的亏损的责任时就只好把企业的所有亏损的责任都负担起来,在企业亏损形成后又给予事后的补贴,因此形成了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形成既有一般的原因,也有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特殊原因。银行的一些基本业务(如吸收存款,提供清算服务、支付中介)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应该提供并支持。另外,单个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它破产导致的负外部性越强,有可能引致金融系统风险,因此需要政府对问题银行进行救助,形成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中国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也有着特殊的原因。政府出于战略的需要对国有企业形成了预算软约束,转轨之前国家财政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支持体,但转轨后分权化改革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不断下降,财政无力承担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政府试图用银行贷款来代替财政,商业银行成为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支持体。正是商业银行承担了为国有企业融资的金融义务,商业银行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承担了政府规定的金融义务。况且政府也很难区分出问题的商业银行是由于银行自身的原因还是由于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义务。当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时政府都会救助,导致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

2 一个关于“再贷款”的三期模型分析

(1)假设银行对企业项目进行贷款。一期时银行贷款L1,此时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预知企业项目的收益。

(2)二期时如果项目成功,企业盈利,设其概率为P,银行可得收益B1;如果项目失败,企业亏损,概率为1-P,银行收益为0。

(3)假设企业在二期失败后要求向银行再贷款L2继续开展项目,且项目在三期成功时可使银行收益B2,设其可能性为Pe。由于银行与企业已有过两期接触,银行对企业项目掌握了完全信息,即银行掌握了Pe的分布,并且可通过自身行动来改变Pe。再假设Pe是再贷款L2的函数即Pe=P(L2),且P>0,表示银行对企业的再贷款越大,实现B2的概率越大。但银行认为再贷款额不能超过一期的贷款L1,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Pe=L2/L1。当银行不对企业进行再贷款时(L2=0),企业项目在三期一定失败(Pe=0);银行对企业的在贷款额为L1时,企业项目在三期一定成功(Pe=1)。

(4)我们还假设银行在對企业再贷款后,为确保贷款安全,须对其进行监督。设监督的成本为C,是再贷款额的函数,设为C=mLa2,m和α表示银行监督的投入程度,α>1。设π为银行的净利润,则π=B2L2/L1- mLa2。

对π求关于L2的一阶导数得:π'=B2/L1-αmLa-12,得L2=(B2/L1am)1/(α-1)

对π求关于L2的二阶导数得:π"=-αm(α-1)Lα-22<0,所以当L2=L1时,银行实现净利润最大化。同时,经济总体期望的信贷总量为PL1+(1-P)(L2+L1)=L1+(1-P)L2。

在上述模型的分析中可知:当银行在二期不进行再贷款时,会造成L1的亏损;当银行进行等额的再贷款时,可实现利润最大化。最优的再贷款额L2取决于L1、m、α。L1越大,项目所需资金越大,银行再贷款的动力就越小;m和α越大,银行对企业项目监管的投入就需要更大,银行再贷款的动力也越小。

当政府出手干预市场,介入金融资源的配置,为商业银行提供隐形担保时,“理性”的银行应该减少对贷款项目的监督力度,即模型中监督成本的函数C=mLa2中m、α会减小,那么最优的L2会变大。在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对企业的再贷款会增大,原因在于国家担保“挤出”了银行自身的监督,银行存在信贷冲动。软约束使得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亏损企业上,形成大量的沉没成本,对银行而言再贷款是比清算更优的选择。另外,政府的介入会使银行预期企业项目成功的概率P增大,则经济总体的贷款量L1+(1-P)L2会增大,金融系统的信贷投放规模会膨胀,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不是市场主导的,存在极大的系统风险

3 总结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政府的隐性担保强化了其预算软约束的特征,造成了风险积聚和规模非理性扩张的现象。只有大力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公司化,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现代商业银行,才能解决上述怪象,金融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

げ慰嘉南:

[1] 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2):18-21.

[2] 施华强.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J].金融研究,2003,(10):10.

[3] 施华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6):8.

[4] 殷孟波.货币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
银监会: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核心机制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