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与空间观念的拓展

2010-09-20 03:42蔡良娃
关键词:美学空间信息化

蔡良娃,曾 坚,曾 鹏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与空间观念的拓展

蔡良娃,曾 坚,曾 鹏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以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信息化城市的界定,阐述了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以及在信息媒体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方式的变迁和信息化城市空间观的拓展。结果表明,信息化城市的美学与其审美方式有密切关系,审美活动的交互性、审美对象的瞬时性和审美体验的沉浸性,推动信息化城市空间向着自由化、兼容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城市;美学内涵;空间观念拓展

一、信息化城市的提出与界定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技术曾经改变了农业社会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使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替代了土地要素的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社会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化城市概念随之提出。

1.信息化城市阶段的划分

根据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信息化城市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古代城市和中世纪城市,即农业化城市或前工业化城市;二是以蒸汽机技术和近代工业为基础的近现代城市,即工业化城市;三是以电气技术、信息技术与生态技术等为基础的当代城市,即信息化城市[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中商业、贸易、金融、证券、房地产和咨询等行业的蓬勃兴起,主要经济部门变为贸易、金融、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使城市的职能从工业制造中心、商业贸易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登上历史舞台,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信息化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城市经济形态、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与数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见表1)。

表1 信息化城市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2.信息化城市的界定

信息化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模式,可以认为是从纯粹的新技术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

早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初,一些未来学家就对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展望和预测。他们提出了诸如电子村庄、电信城、数字城市、虚拟城市、软体城市、比特城市、信息港等名称,用来描述这种全新的空间类型。其中卡斯特尔斯提出的信息化城市概念被广泛采用。

信息化城市没有统一和公认的标准,但普遍的看法是城市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和从业人口的主要产业都是信息产业,城市中主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基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城市可称之为信息化城市。[2]

笔者认为,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工业化城市向信息化城市的转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期间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甚至占据主导地位,信息化城市基本形成。

续表

二、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及审美方式的变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加深,信息技术影响的触角延伸到思想与艺术领域,人们认知的信息城市美学与艺术思维方式开始形成。

1.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

信息化城市美学是高新技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美学理论,它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科学理论为哲学依据,把美学用于信息时代城市的研究和考察之中,从审美角度揭示信息化城市空间环境营造和信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以信息化城市美学和信息化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3]

在本体论层面,信息化城市美学按照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的观念,研究城市中美的起源、构成和发展规律,探索“美”与“真”和“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传统美学认为,“和谐”是城市以及建筑美的本体,并将和谐统一作为主要的美学原则。城市美学和谐理念是基于自然、人工、社会的和谐统一。

西方古典形式美学以和谐为美,认为“美来自杂多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是“形式”或“数理”方面的和谐,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自然与人工特有的平衡构成了古希腊人的城市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也以“和谐”为美,即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秦汉以来的近两千年间,中国城市美学思想模式未有大幅的改变。《周礼·考工记》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尊卑有序的儒家伦理思想贯穿始终,以人伦、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统一为美的特点;现代主义美学将功能作为形式塑造的逻辑起点,并认为建筑以及城市的美来自于功能与形式表现的和谐统一,如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城市空间理念是现代主义的匀质无限空间,设计则以物质形体的塑造为主。

传统的城市模式无法与“网络空间”共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内部、城市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全新的变化,使传统美学概念中“真、善、美”的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但可以肯定,信息化城市美学仍然强调城市的美来自于和谐。这种“和谐”则是侧重于城市美的信息构成要素的和谐,即城市中各种空间结构、景观要素和功能关系等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复杂与简单等美学信息的平衡与统一。信息美学与形式美学、自然主义美学、机械美学和生态美学具有明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见表2)。

表2 信息美学与其他美学的异同

2.信息传媒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方式变迁

信息化复制手段、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等信息传媒是当代城市审美文化变革的推动力量,这些信息传媒手段在城市艺术中的共同应用创造了信息化城市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给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观的冲击。

(一)审美活动的交互性

马克·第亚尼认为,今日的艺术家,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为交流艺术家。他们从事的是一种把交流本身视为目的的工作,即交流美学。交流艺术家利用电话、录像、电脑、电传、电视和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的创作,其作品以虚拟的方式存在。这种交流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寻求艺术家、观众与软件(尤其是虚拟软智能体)之间的对话和动态交流。[4]

这方面的大多数作品需要观众的直接介入才能展现其结构或过程,这样就使得艺术家与观众的思想在共同的时空中相互接近或分担责任,并将观众变成了行动的驱动力。在这些互动装置作品中,观众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从普通的参与转变成为既是创作者又是观众。

传统城市中,城市的参观者及使用者只能单方面被动地接受城市中建筑所传达的信息。在信息时代,智能化建筑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在信息时代,设计者可以把传统的几何形体、建筑和传感触发式多媒体装置等融为一体打造“聪明”的建筑,使它有着自身的内部逻辑和感觉能力,会对建筑中参观者的行为活动做出反应。建筑中大量使用的多媒体实时直观的形象极大地促进了交流的有效性,达到建筑与参观者充分互动交流的目的。至此,城市中人们的角色从普通建筑的使用者,转变成为既是创作者又是使用者,城市与人的关系是积极互动的。传统城市与信息化城市交流方式的比较见表3。

表3 传统城市与信息化城市交流方式比较

(二)审美对象的瞬时性

审美对象的瞬时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城市中大量充斥的视觉刺激与视幻性的表达载体。伴随新型图像工业,如摄影、电影、电视、广告和互联网络等的兴起,信息社会逐步发展为一个通过图像定义现实的社会。信息时代的城市文化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作用下,正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数字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信息化城市的图像空间视觉表现力极强,数字技术生成的直观具有冲击力的图像片断,相对于隐性的、需要努力辨识的传统物态城市文化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传统城市中抽象和深度的建筑模式在信息时代被消解为直接的视听刺激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美和艺术形成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受众脑中停留的时间也就越来越短,一切可能产生足够强度刺激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艺术,过去的美和艺术不断地被变异的直接刺激感官体验的美和艺术所取代,形成了瞬时性城市审美体验。

信息化城市中建筑的空间审美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界限,形成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现实存在与虚拟建构之间的交互联系共同存在。在建筑视觉效果上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多重感官体验,建筑成为与特定的时间、空间、地点和场所等相联系的,多层次的、抽象的、可变化的、表情丰富的多种因素和媒介作用下的复合体,出现建筑审美独特的视幻表达。

(三)审美体验的沉浸性

信息时代城市中引入的虚拟现实是一种人可以进入其中的计算机仿真场景,即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和立体声所展现的能够与人互动的场景。所谓互动,意味着人们不再仅是城市的观察者而且是城市事件的参与者,即人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场景的展现。

沉浸被解释为“身临其境”,这意味着参与者将不是以敏锐的双眼和聪慧的大脑介入城市的虚拟环境,而是以完整的生物个体融入虚拟城市系统。通过这种融入,作为生物个体的各种活动,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行为以及喜悦、悲伤、紧张与恐惧等心理反应,都将得到充分的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讲,沉浸意味着体验,意味着建筑逻辑与形象的结合和认知与感知的统一。

对虚拟城市的审美体验发生在人们生活的现实进程之中,但同现实城市体验相比较,通过沉浸在虚拟城市环境之中而生成的审美体验过程,却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在城市的虚拟现实中,身体与心灵的界限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不是分离,而是融合与互动[5]。城市的“虚拟”与“现实”以非常规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虚拟城市虽然是虚拟的,但它给予人们的城市审美体验却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人工经验”与真实经验的差别将越来越小,人们在虚拟城市中获得的可以同在现实空间中获得的城市审美体验相媲美。

三、信息化城市空间观念拓展

1.城市空间形态的自由化

信息革命带来的新工具克服了以往建筑与城市设计技术上的不足,将空间形体生成引领到传统工具所无法企及的领域,开拓了空间形体创造上更多的可能性及更大的想象力。传统的空间形体,大多借助笔、尺、图纸和实体模型等作为空间形体生成的工具。传统工具在空间形体生成操作中,最难解决的是形体的复制、转换等环节。而随着计算机工具的发展,这种缺憾有了明显的改善。电脑所赋予的空间虚拟能力,正逐渐改变人们在塑造空间时的思考的方式。由于在电脑里所建构的空间,很容易被实施切割、扭曲、滑动和重叠等操作,使当前的空间建构达到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和自由化。

同时,先进的结构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使建筑师与规划师们不必受结构与力学的束缚,使建造自由复杂的空间成为可能。城市形态的创新、城市空间的发展因此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形态由静止的空间变成流动的空间,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美学法则被打破,运用模糊、散乱、重构和突变等设计手法造成城市时空的混合,目的是要追求空间不断地重叠与流动,强调审美主体的感觉,随心所欲而不受限制。

2.城市空间功能的兼容化

信息时代随着城市功能分区概念的弱化,城市中各功能区域重新整合,从而出现兼容趋势,同时虚拟信息功能植入城市实体空间中,实体化的与电子化的场所和边界将相互兼容,给城市带来新的生机。

与工业时代不同,信息产业对物质生产资料的消耗相对小得多,甚至为零消耗,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工业时代城市中遵循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原则,集中成片工业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域隔离设置的城市用地布局正逐步被瓦解。信息网络导致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的边界模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的兼容化日趋明显。城市的生产功能与流通功能将不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独立领域,而是通过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功能边界模糊导致城市工业和商业活动土地使用呈现兼容化特征;通讯和信息网络的发达使人们的活动更容易突破地域的界限,城市中一部分活动从对传统的交通设施依赖转向对网络的依赖,居住生活与办公生活开始融合,从而导致生产用地与居住用地使用兼容化。

由此可见,兼容了工作、商业、娱乐、医疗和教育等功能的社区正成为城市功能空间重组的载体。有学者认为,信息化城市的多功能社区是开放的系统,不断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通过快速有轨交通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一个“耗散结构”。网络化城市的多功能社区与传统社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除居住功能外,其他多种功能在社区空间的复合。产业通过信息化和分散化与居住环境融合,再加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购物人们就可以在社区中完成生活需求[6]。

3.城市空间体系的网络化

传统城市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职能各异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了城市群体,它们是一些封闭的、局限于行政区划的城市体系。信息通讯技术使全球城市结为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信息网络,城市网络体系意味着全球城市联系不再由单纯的线性支配或等级关系主导,而主要由网络联系来维持整个城市体系的稳定与协同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边界趋于模糊的城市体系。在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决定城市等级的依据不仅仅是传统的人口规模,还取决于城市作为复合网络节点在全球中的作用。信息网络缩小了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形成开放式、网络型和多中心的城市体系。

网络化城市体系具有一般网络的共同特点,表现为动态性、多元互补性和非中心性等。动态性表现在城市体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相对稳定但并非静止的状态,各个城市结点的特性随时在发生变化,同时,城市结点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城市网络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城市网络体系的活动又是多元互补的,各个城市在整个体系中承担不尽相同的职能,通过积极的交流活动,把其相互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等各类资源联系起来;非中心性则体现在城市网络中的诸要素流动不像在等级组织模式中的单向流动,网络内各个城市之间无论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都能够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或互补资源的双向交换或交流。

[1] [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M].吴启迪,乔 非,俞 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

[2] 张 怡,郦全民,陈敬全.虚拟认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16.

[3]曾 坚,蔡良娃.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J].城市建筑,2005(2):4.

[4] [美]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7.

[5]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殷宝宁,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5.

[6]甄 峰.信息技术作用影响下的区域空间重构及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1:6.

Aesthetic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Space Conception of Informational City

CAI Liang-wa,ZENG Jian,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Informational city based on electric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technology is the ficture direction of city developmente.Defining the conception of informational city,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aesthetic intension of informational city,the variance of city aesthetic mode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space conceptions.At last,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esthetics of informational city are related to its taste mode,at the same time,interactive,instantaneous and experienced aesthetic can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space into the direction of freedom,compatibility and networking.

informational city;aesthetic intension;extension of space conception

TU984.1

A

1008-4339(2010)02-0133-05

2009-09-23.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070056054).

蔡良娃(1977— ),女,博士,讲师.

曾 坚,13602058416@163.vip.com.

猜你喜欢
美学空间信息化
盘中的意式美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空间是什么?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创享空间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