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深处幽见思茅之美 自然人文共谱茶城新曲

2010-09-21 02:36
时代名流 2010年6期
关键词:建设

江 月

入刊理由:

如果有人问,在中国,有没有比普罗旺斯更浪漫的地方?有没有比世外桃源更令人神往的土地?答案是,有,那就是思茅。

普洱茶香香满天,青山叠翠翠无垠。浩瀚的林莽以其博大的情怀,悠悠的历史以其多元的文化,英明的决策者以其尊重自然的建设理念,孕育出一个鲜活水灵的生态思茅、绿色思茅、文明思茅。

我原本以为来到云南的第一站应该是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但是,命运之神让我意外地选中了普洱,这座以普洱茶闻名的城市。

思茅,初见你时,你是那样宁静、祥和。伴着清晨灿烂温暖的阳光,伴着民族文化节的歌声悠扬,伴着人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我承认,我为你着迷,而且如痴如醉。

还来不及看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的万亩茶园,来不及欣赏城中天然盆景——倒生根榕树;还来不及在中国茶城观景台上将思茅美景尽收眼底,来不及在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里畅想历史与未来;还来不及沐浴在梅子湖的波光里寻找久违的烂漫情怀,只是站在思茅的大街上,感受迎面拂过的微风,对这座城市,就已经流连忘返,因为她有一种让人忘我的神奇魔力,这种魔力叫做自然。

早在180多年前,一支法国探险队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考察,面对思茅的山水,赞美之词不吝而出:天空湛蓝,万里无云,连绵起伏的山丘上面,红墙和白墙旁边时而会有几棵树,很吸引人的眼光,我们仿佛到了东方的普罗旺斯。

但思茅的魅力并不来自于法国普罗旺斯般的烂漫气息,也并不来自于四面环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不是来自于满目苍翠、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不是来自于空气中四处弥漫的悠悠茶香、沁人心脾;不是来自于幽长幽长的茶马古道;也不是来自于纯洁朴实、热情好客的思茅各族人民,而是来自于这座城市从属于自然的天性,她的每一片土地都没有违背造物主的意愿。在这里,可以看绿海碧波的森林以养眼,听百鸟调啾的天籁以悦耳,吸曼妙清新的空气以爽心,喝陈久弥香的普洱茶以健康!

关于思茅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带兵南征到思茅,看到漫山遍野的茅草,不由思念起了自己家乡的茅屋,触景生情,遂给此地取了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如今,身在思茅,还能明显感受到几千年前诸葛亮的思念,只是,那时的遍地茅草,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昔日的荒郊原野,现在已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惟一没有改变的是,思茅犹如茅草般的自然气息。

近年来,思茅区的建设发展可以用激流勇进来形容。这几年,是思茅区强基稳建、快速崛起的时期,这几年,是思茅区敢于挑战、勇于创造的时期。现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要求,思茅区继续用绿色拥抱自然、用时尚告别落后、用文明记录时代,为着力打造一个属于世界的魅力宜居城市而前行。

十年飞跃城建话桑田

这是思茅的雨季。

大雨磅礴之后,阳光穿过乌云,打在翠绿的树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被大雨洗刷过的地面,时时扑来沁人的青草香;整洁、宽敞的水泥路正享受着雨水的滋润;振兴大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这是雨后的思茅,这是让人沉醉的思茅。

作为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城,思茅的过去并不像今天这样光芒万丈。听思茅的老人说,改革开放以前,思茅区最繁华的地方是南正街和与它相连的珠市街,就是这条城区主干道,老百姓以街为市,卖茶、卖鸡、卖水果,俨然一个秩序混乱的农贸市场;环城西路,这条贯穿南北走向的过境大道,公路两边到处是低矮的民房,还有大片田地。这样的思茅,乡不像乡,城不像城,在尴尬中度过了艰难的时期。直到1955年4月,普洱市前身地区迁到思茅办公,才兴起了第一个建设高潮,让城市建设面积从原来的10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9.5平方公里,规划区已达40平方公里。振兴路、月光路、边城路、红旗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思茅立刻舒筋活血,充满活力。1994年到2004年,应该说这十年间,思茅区的城市建设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2001年,思茅区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的召开,拉开了思茅区新一轮城区建设的序幕,思茅城区建设开始向纵深方向推进。随着一条条城市路网主干道的基本建成,一批批新型住宅小区和商业贸易区相继落成,城市供水管网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一个个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实施,一个崭新的思茅奇迹般呈现在世人眼前。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思茅人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风格独特的美丽城市——不出城廓而有山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特别是近年来,普洱市大踏步前进,作为主城区的思茅区走在了最前列,在城市建设上,思茅区更是铆足了劲朝前发展:围绕建设“中国茶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围绕“中心城”的打造,规划建设了中国茶名人园、世界茶名人园、民族大团结浮雕、茶文化群雕、等城市精品、世纪广场、倒生根公园、洗马河路口小公园、梅子湖公园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围绕“功能镇、特色村”的打造,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成了一批景点景观和各具特色的功能镇、文化旅游村寨。行走在思茅街道上,道路两旁的小景观映入眼底,马帮小憩、雅士品茶、妇女制茶、野象、春芽等雕塑妙笔生辉,让这座城市又生动起来。

哪里有成就,哪里就有荣誉。因为城市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思茅区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云南省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单位”“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2005年,思茅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满城山水满城绿。如今,厚重的民族文化与绿色浪漫共同演绎出一首华美的乐章:思茅人将自己生活的城市比喻为精品园;外地人将思茅城看作是一步一景、大景套小景的休闲园。

思茅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家园。道路两旁的冬樱花、高山榕、紫荆花、香樟等植被形成思茅美丽画卷。园林景观、特色广场,让这座城市生活的民族风情更加浓郁。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同共祝愿思茅的明天更美好!

现在,为了坚决贯彻实施普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托国家建设昆曼国际大通道及思茅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建设思茅生态旅游城市的战略决策,思茅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绿映思茅”的建设理念。全力将思茅建设成为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思茅人正在朝着这一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绿海明珠灵美尽绽放

绿,是思茅的主色调。

从空中鸟瞰思茅,她是一颗掉进绿海中的璀璨明珠。梅子湖、洗马河依城而栖,苍翠群山抱城而居。城在林中,人栖景中;百步一景,千步一园。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思茅却从不换色,绿是大自然对她的恩赐。

登上中国茶城观景台,眺望眼前跌宕起伏、郁郁葱葱的万亩茶园,感受这铺天盖地的绿,立刻神清气爽;再转过身俯视夕阳余晖下的思茅城,大片大片的绿色中时隐时现的白色屋顶,彷如林中仙阁。不愧为“从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茶林让思茅城多了一份自然之灵气,思茅城也让茶林显得生机勃勃,茶之灵,城之峩,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

走进城区,走在思茅的大街上,举目便能望见远处的群山,在山间飘荡的似烟非烟、似云非云、似海非海的景致,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在静与动之间形成了奇景幻影,层见叠出。再抬头望向天空,蓝天白云下高大的棕榈树在风中摇曳生姿,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随风而行。极目远望,红旗广场旁,绿荫如家,人们在这里下棋、打牌、发呆、打盹、喝茶,这是人间,却好比天堂。

如果说,思茅是个宝藏,那这个宝藏里一定有茶,也一定有绿。思茅区全区有近 80%的森林覆盖率,市中心城区绿化率达到36.8%,可以说是“开窗见林、出门见树”,这样的成绩是思茅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将刀耕火种的山民迁移到生活方便的地方,治理环境污染,拆房建绿地,有远见的思茅决策者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工作,才使得今天的思茅人能够如此近地亲近自然。城中心的倒生根树,独树成园,经历了五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思茅城的沧桑巨变,也印证着思茅人千百年来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精神品格。

绿化,思茅人从未停止过。过去,虽然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但思茅城区的绿化面积却不到20%;如今,十年的时间不到,思茅主城区的绿化面积翻了一倍还多。在思茅人的心目中,思茅城今非昔比。一位老人笑眯眯地指着她家门前的草坪说:“几年前,那里是黄土地。”绿油油的草地原不是思茅的风景,那是建设者们的杰作。像那样的草地还有多少,没有人去计算,那绿色让人脸上洋溢的笑脸就能说明一切。

行走在思茅城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思茅人为绿化城市所做出努力,无时无刻,点点滴滴。2009年,思茅区提出城市建设“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文化”等五化的打造,使市容市貌得到大幅提升,在这过程中,建设者们功不可没。

2009年,思茅区建设局对绿地进行改造提升,使市内新增、改造绿地面积约1328平方米;做“点、线、面”的增绿补绿,在振兴路及南路延长线补种假槟榔80棵;在城乡结合部种植宿根花环菊、百日草、硫华菊共7500平方米;在通商路、月光路、园丁路、振兴路孔明兴茶路口、街心花园等路段投入17万余元安装花架;在二小围墙、一中大树脚共做垂直绿化415平方米;改造茶城大道绿化,补栽红龙草1440平方米;为美化思茅、装点节日共摆放鲜花31万余盆,绿色盆栽4000余盆;圆满完成2009年义务绿化活动,机场路绿化改造和新建绿地共计2778平方米。此外,加强市政绿化的补栽、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养护工作的力度,利用高空作业车对老街、倒生根、清真寺等路段的古树名木进行局部处理,清除安全隐患。

2010年,在“森林普洱”、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和最宜人居生态城市的政策号召下,思茅区建设局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千棵大树”进茶城活动,广大市民主动参与,义务绿化,几千棵树木已经被成功的种植在街道两旁、梅子湖畔、机场前面。思茅人走在自己种植的树阴下,心里甘甜如蜜。现在,他们正在为把思茅中心城区建成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相依、绿色生态”的现代旅游城市而不停的耕耘着。

在组织市民义务植树,增加城区绿化面积的同时,思茅区再次创新模式,在城市绿化中实施“增绿添彩”及新建茶花苑公园, 因地制宜、见缝添红,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加、补种、改种各类开花植物。共种植苗木24771株、草花615平方米、新建及改造绿地8300平方米。茶花苑公园占地20亩,其中绿化面积7600平方米。以种植茶花为主,配置山核桃、蒲桃等本地乔木。为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需要,设有广场、亭子、公厕等设施。现在,“增绿添彩” 及茶花苑公园建设已经完工,思茅的街道两旁,樱花小径、刺桐大道相互媲美,粉红的、紫的、蓝的、橙的、黄的各种花争奇斗艳,形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景,“彩云之南小春城”瞬间绽放。

千年古茶悠悠醉城心

茶,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一条具有1800年沧桑历史的神秘古道,源头在思茅。这条茶马古道,经历了千百年风风雨雨的吹打,如今依然静静地流淌在青山绿水间,以它特殊的方式诉说着普洱茶永恒的故事和这个茶城永远不变的风景。

在思茅,无论走到哪,都有茶的影子。走进一家茶厂,就能闻到茶香、喝到不同风味的普洱茶;走在茶城大道上,随手采摘一片茶叶,含进嘴里,就能回味无穷。这是几千年的茶文化积淀,这是思茅的茶魂。

近年来,思茅区以把茶城建设与弘扬普洱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指导思想,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味。一个在茶韵感染下的休闲城市,模样渐渐清晰。承载着几千年的茶文化,今天的茶城思茅呈现给世人眼前的是另一种风情:倒生根公园旁,仙女制茶的雕像惟妙惟肖,许多行人在这里停下脚步,感受一份阴凉;傍晚时分,思茅的天空中挂满彩霞,梅子湖倒映着远处的群山,小孩儿在湖堤上玩耍;坐在茶城观景台的凉亭里,感受着普洱茶的香气,回味人生往事;还有,还有在院子里沏一杯普洱茶,细细地品味,所有关于这个城市的感想都会融入其中。这是属于神仙的生活。思茅的人们好似生活在这个世界之外,慢得让人不知所措的城市节奏,时间可以就此停止,去好好的享受自然,享受人生。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品味,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收藏。思茅,便是集茶文化和休闲气质为一体的城市。目前,思茅正进行着新一轮大规模、高标准城市建设,在打造园林城市这一过程中,各种建筑都尊重自然,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在尊重自然地理念下建设思茅的同时,思茅区建设局还通过反映民间民俗、体现普洱茶文化等形式,将城市道路、广告、公厕等市政公用设施文化印记,赋予其生命,打造了一个集普洱茶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三张名片为一体的思茅。新开发的住宅区、新建的办公楼、拓宽的道路,个个都精雕细琢,突出茶城特色;植树、栽花、种草已经变成每一个思茅人的习惯;很多外地人也纷纷来到思茅,感受这份清闲人生。

魅力之都文明促和谐

思茅,纯朴但并不愚昧。

在思茅城1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5万的思茅人,再加上思茅商贸活跃,人口流动大,城市管理一度面临困境。但走进现在的思茅城,少数民族身上的纯朴、热情在思茅还是可以随处可见,只是,这个城市多了一点点都市的气质,这种气质叫文明。

文明,是现代城市的标志。现代城市文明首先取决于市民素质的高低,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思茅的人民纯朴、善良,但他们属于城市。在思茅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支与现代化茶城气质相符的市民队伍也快速崛起。是全思茅人的努力,才让思茅看起来那样纯净,纯净地犹如世外桃源。

面对一个偌大的城区,面对一个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很大的城市,思茅区建设局要将城市安排的井然有序,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近几年来,思茅区建设局根据城区战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将城区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并不断加强城市监察队伍建设,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实行定岗定员定责管理,有效的维护了城市市容环境和秩序。几年的努力下来,思茅的城市环境改善了,市民的素质也提高了。但是,一些损坏公共设施、不爱护环境等的不文明现象还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在这一方面,治理的难度也非常的大,这一状况也就成了创建茶城文明城市的“瓶颈”。为改善这一现状,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思茅区建设局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设立监控点,建立数据化平台,全方位、全时段“看护”城区,在思茅城区设置150个摄像头,与交警“平安普洱”资源共享,对城区主要街道、景点、重要公益设施进行尽可能的覆盖监视,实行动态管理;再比如,开通城管专线,建立城管与市民的互动平台,动员广大市民管理城市;还有就是建立街区联系责任制,将控制面网格化,“无缝”巡查街道,杜绝管理者“缺位”现象。

“十万市民学礼仪”“百城万店无假货”“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思想大讨论;创建“安全小区”“文明小区”“无毒社区”“文明行业”“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系列活动;突出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项教育,深入实施“四五”“五五”普法规划……思茅区政府和思茅区建设局这几年将城市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这些成就就体现在每个思茅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体现在自觉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话、脏话,不乱扔杂物,不破坏绿地,不损坏公物,不乱设摊点,不违法搭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

文明的市民行为与美丽的茶城美景相交融,让思茅更加充满魅力。 2007年7月,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名城摄制组走进云南思茅,通过荧屏将一个经济繁荣、生产发展、社会和谐、风光无限、生机勃勃、极具魅力的绿色生态城市,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2008年12月8日,思茅区和其他7座城市荣获云南省首批“文明城市”,这是文明思茅的见证。

现在,在普洱市加紧脚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旅程中,思茅区作为主城区,未来的旅途一定是繁花似锦。我们也有一万个理由相信,天堂下的思茅,带着她身上特有的绿色、生态、文明气息,在不久的将来,定将在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字如方

猜你喜欢
建设
城市共享街道建设探析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高中生涯规划”信息技术建设应用探究
《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1—12月总目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泪流满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书目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