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分析

2010-09-28 10:50李争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虚拟企业平衡态负熵

李 萍,李争光

(盐城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分析

李 萍,李争光

(盐城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文章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通过对虚拟企业进行熵流分析,建立了虚拟企业耗散结构模型;最后,从耗散结构的本质上说明了虚拟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管理。

虚拟企业;耗散结构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理论是由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于1977年创立的。普里高津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当外界条件达到某一阈值时, 系统就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态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作耗散结构[1,2]。换句话说, 要使系统保持有序性并由低级有序性向高级有序性演化,则系统必须形成耗散结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能形成耗散结构的,系统形成耗散结构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系统必须开放、远离平衡态、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现象[3]。

二、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条件分析

关于虚拟企业(virture enterprise),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简言之,就是为了赢得市场机遇和实现优势互补而由多个独立企业形成的动态联盟。本文主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多个独立企业(子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系统的有序性,并且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而系统要保持其有序发展,就必须形成耗散结构,换句话说,虚拟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形成耗散结构。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虚拟企业能满足耗散结构存在的四个条件,就有可能形成耗散结构而存在,具体条件判断如下:

1.虚拟企业是否具有开放性。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是开放的,只要知道系统有无输入输出即可[1]。虚拟企业是基于市场机遇由多个独立企业组建而成的,显然它的组建必然要求成员企业相互之间以及企业和外界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此虚拟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2.虚拟企业是否远离平衡态。判断一个系统是否远离平衡态,只要研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均匀一致,并且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越大,系统离开平衡态就越远[1]。虚拟企业的资源(资金、信息、人员等)是由不同企业的资源优势整合在一起形成的,显然每个成员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差异,这必将导致虚拟企业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和结构各异,各子系统付出和收益的不平衡及其他的不平衡。因此,虚拟企业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3.虚拟企业是否存在非线性。判断一个系统是否非线性的,只要研究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数量上、性质上是否相互对立且有相当的差异[1]。虚拟企业的资源(资金、信息、人员等)是各个企业优势资源的整合体,这就决定了各个企业的资源是有差异的,并且资源的整合不是各种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资源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虚拟企业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4.虚拟企业是否存在涨落现象。涨落理论上是指系统内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衡值产生的背离,使系统偏离原来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轨迹。对虚拟企业而言,市场的波动、产品开发的成败、生产管理的成效,新成员的加入与撤离等都是涨落,这些涨落对于虚拟企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是会有影响的,当然其影响的程度是由涨落的大小来决定的。因此,虚拟企业存在涨落现象。

三、虚拟企业耗散结构的熵变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虚拟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等特点,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定性分析,如何进一步将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量化呢?

虚拟企业是临时性联合组织,其生命周期包括:机遇识别、企业组建、企业运行和企业终止。而“熵”是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用来表示系统的有序度,显然用其来描述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的状态是比较合适的。因此,通过搭建“熵”与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联系来分析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熵有很多种表述方法。在这里我们采用玻耳兹曼熵的定义。德国物理学家玻耳兹曼从微观的角度上将熵定义为:

其中,kB为玻耳兹曼常量,W为某宏观状态下系统的微观状态数。(1)式就物质的状态问题在宏观量熵S与微观量W之间建立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假定给定的物质系统共有W个微观状态,而每个微观状态出观的概率 Pi又相等,所以每一个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就是1/W,即Pi=1/W(i=1,2,…,W)。这样就使我们在熵与概率之间建立起关系来,(1)式又可以改写成:

由(1)式改写成的(2)式已经建立了一种熵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对理解什么是熵有重要意义。

由上述熵的定义引申出虚拟企业的熵的定义。虚拟企业的熵也是由某宏观状态下对应的系统的微观状态数决定的,其实质是熵越大虚拟企业的无序性越高,熵越小虚拟企业的有序性越高。

耗散结构理论将系统的总熵变分解为两部分:ds=des+dis。des表示与外界进行的熵交换,dis为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且dis恒为正。对于虚拟企业,其系统总熵变可以写成:

本文将虚拟企业的各个影响因素(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看作是熵产生的来源。从上述熵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引申出虚拟企业熵的相关计算式:

其中,i,j分别表示为虚拟企业外部、内部的影响因素,具体见表1; m、n分别表示为影响虚拟企业熵的外部、内部各因素的数量;Pi、Pj分别表示为虚拟企业外部、内部各因素影响熵值变化的概率,满足ΣPi=ΣPj=1。

外部影响因素(i) 内部影响因素(j)社会政治文化因素技术环境因素政府监管市场机遇识别市场竞争状况……组织设置规章制度文化融合成员相互信任程度成员监督机制……

于是,虚拟企业的系统总熵变可以表示为:

由(5)式,可以得到虚拟企业的系统总熵变dS的三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若ds>0,表明系统外部引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其内部产生的正熵,即dis>|des|,这时说明虚拟企业的无序化大于有序化,整体呈现无序化状态,虚拟企业的经营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①当虚拟企业处于组建初期,虽然des<0,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对虚拟企业已经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力量不够大,还不足以抵消虚拟企业内部产生的正熵。但是这种状况可以改善,只要继续增大负熵的引入,即与外界的交换作用加大,使得引入的负熵强于内部的正熵,从而改善虚拟企业的经营困境。②当虚拟企业处于衰退时期,其经营已经出现弊端,内部产生的正熵强度要高于外部引入的负熵,企业已从有序走向无序了。这时候的企业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引进新的负熵流,另外一种是退出市场,虚拟企业运行终止。

2.若ds=0,表明系统外部引入的负熵与内部产生的正熵等同,即dis=|des|,是ds>0和ds<0的临界点,这时说明虚拟企业正处于稳定静止状态,经营上既无过错亦无进步。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①虚拟企业开始进入熵减的状态,即通过ds=0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变化;②虚拟企业开始进入熵增的状态,即通过ds=0系统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变化。因此, ds=0这一临界值对于观察系统的发展变化有着根本的意义,它是虚拟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的预警点。针对上述可能,企业一方面应马上检查内部治理系统有无潜在加大产生内部正熵的弊端,阻止或延缓熵的增大,另一方面及时引入新的有效的外部负熵,从而保持企业的高效运行。此外,虚拟企业也可以适时运用涨落,比如引入创新机制,通过非线性作用扩大,行成巨涨落,从而推动企业的有序发展。

3.若ds<0,表明系统外部引入的负熵要大于内部产生的正熵即dis<|des|,这时虚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正在向更高层次有序发展。究其原因,有这样的可能,虚拟企业已经处于运行的成熟阶段,其熵变已经开始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最小熵,虚拟企业的有序化程度会达到最高的。但是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随后的演化中,熵变逐渐会增加,虽然ds<0仍然成立,但就虚拟企业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熵理论的分析,以及上述数学公式,不难得到理想的虚拟企业耗散结构的熵流数学模型应该表示为:

式(6)影响因素细化后的耗散结构模型。该模型表明,只有当式(6)耗散结构才能形成。因而,虚拟企业要想成功与发展,其方法就是要保持企业的熵值最够小,并且从外界引入足够强大的负熵,并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正熵,才能使其向有序方向演化。

四、结论

本文通过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及熵变模型对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分别作了定性及定量的分析,这一理论分析为虚拟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促使虚拟企业耗散结构条件的形成以保持企业长期有序的发展;通过熵变 ds来适时判断虚拟企业的运行状态,从而指导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向,因此,毫无疑问,耗散结构理论对于虚拟企业的管理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1] 吴彤. 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6.

[2] 黎同炎. 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J]. 商业经济,2004,1.

[3] 许国志. 系统科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 吴玲, 任佩珍, 陈维政,等. 管理系统中的熵理论及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J]. 软科学,2004,1.

[5] 邓小健, 赵艳萍.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

[6] 易元红.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商业时代,2009,32.

[7] 韩斌. 企业战略联盟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Analysis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in virtual enterprise

LI Ping,Li Zheng-guang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virtual enterprise dissipative structure forming, and aslo sets up a virtual enterprise dissipative 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 entropy flows of virtual enterprises. Finally, the article shows how to manage virtual enterprises from the nature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Virtual Enterprise; Dissipative Structure

F27

A

1008-7427(2010)11-0092-02

2010-08-26

猜你喜欢
虚拟企业平衡态负熵
虚拟企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初析固体物理学中平衡态的热力学条件
初析固体物理学中平衡态的热力学条件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中激励机制和制度研究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自组织管理在慈善机构中应用的初探
“三态”模型: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有效的教学思维模型
加强虚拟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
平衡态近似及其与稳定态近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