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陶艺的自然美

2010-10-09 03:23薛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0年6期
关键词:陶艺家造物陶艺

薛峰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 214206

论现代陶艺的自然美

ON THE NATURAL BEAUTY OF MODERN CERAMIC ART

薛峰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 214206

现代陶艺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共同撞击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既具有东方传统文明又具有西方现代科学与艺术文明的双重内容的陶瓷艺术,而现代陶艺在中国发展、博兴,更多的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古典美与自然美。

现代陶艺;自然美

引言

中国现代陶艺的博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本土陶瓷文化的发展,二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介入与影响。从陶瓷艺术的特征上分析,中国现代陶艺既携带着东方文化的传统自然之美,又携带着西方现代文明之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传统陶瓷文化逐渐渗透了西方文明成果,一方面是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西方各种艺术文化思想的影响。然而,对于具有优秀陶瓷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而言,现代陶艺的发展与博兴,更多的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古典及自然之美。

1、自然及自然美的要素

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既没有纯粹的自然,也没有纯粹的人工,故此,“自然”包涵两种含义:一是指天然状态下的自然界;另一种是指在大自然启发下因人的介入,参与而创造出的带有相应情绪的自然形象。新石器时代的造物第一次体现了人生与自然变化精神,一是新石器的制作,它在自然物质的表面体现了人的情感选择,展现了人的意志;二是陶器的发明,它使这种情感、意志深入到物质的内部。正是这种情感和意志的内部渗透,彻底改变了泥的性质,使人类在造物上做出了巨大的跨越。泥的自然属性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然结合,从此开始了。在原始农业社会中,无论采集或农耕,都是在自然条件下以“选择”和“贮藏”为手段来获得食物、保存食物而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法,这与狩猎经济那种“搜寻”和“掠取”方式不同:它与自然的关系密切而融洽,先民没有极大收获的喜悦,也很少有突然死亡的危险;缺少与其他动物的激烈搏斗,也很少能随心所欲的汲取。因此,他们以平和的心态来等待农作物漫长的生长周期,不热衷于短暂的享受;他们也很少长期的挨饿,因为他们懂得贮存。他们从对自然的依赖中产生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结了一系列的联想,生产与制作了更多的崇拜自然及贮存物品的容器。而这种依赖往往反应成观念,将崇拜表现成精神和情感的结合。然而艺术家力求淡化自己的主观情感,用顺应客观事物与自然之道契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所造就的特有气质与对泥土性质的合理理解,对促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与掌握制陶技术的民族之一,并最早生产瓷器、促进世界陶瓷发展终成陶瓷文明之民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艺术表现情感的隐含性和内敛性反应在以泥为媒介物的陶瓷艺术领域里,从而也影响了历代先民对玉的自然美品质的追求,形成了古朴、典雅,精光内蕴的艺术风格和静穆优雅、柔和晶润的氛围和意境。“……如北宋汝官窑、汴京官窑,景德镇窑场和南宋龙泉窑等产生的青瓷,都以模拟天然美玉的神韵为能事”。因此,陶瓷尽管是人工化的产物,但是,从本质上讲,它所携带的自然痕迹,与从中浸透出的自然因素,则肇始着一种原始美。

2、肇于自然——陶艺的自然美

陶瓷的自然美源于泥土与火的天然结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火的发现、发明与利用,不仅使人们吃上熟食,加快了人的进化,而且,在此时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就是陶器。陶器的产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在人类造物历史的客观发展阶段产生,它是客观的必然的。在人自然选择火为自身服务的现象上,它具有偶然性的因素。因此,陶瓷艺术源于远古时代人们自然的制陶活动。

(1)泥的自然属性与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崛起,应证了以泥为主要表现媒介的现代陶艺的潜在魅力。它是携带了自然的原始的造物思想与模式的艺术:从一个对陶泥实体认识,上升到“陶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必然的过程。“陶”是一个实体,而“陶艺”,则是一个观念的载体,“陶”是客观实像中的物质形态;“艺”是一种意向表达方式,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来体现,在“陶艺’中代表一种主体意向。而“现代”并非单指时空观念,更重要的是现代认识水平的理解能力,是一种材料、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人文心态的体现。

陶艺家詹姆斯·罗伯特的自述:“当我开始制作一件陶器时,那陶器就好像是一个出现在舞台上的角色。在演讲过程中我并不知道这个角色将会如何重要,因为这只是事情发生、进行的方式,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引导他们而不是直接促使他们发生……”。这样,万变性的泥就成了陶艺家终生生活最忠实的记录者。

陶艺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直觉、偶发、变换或意外等因素,在揉泥、拉胚、盘捏、卷压等每一种方式中都有可能使陶艺家在泥的变幻中摩擦出泥与人灵魂的火花。因此,陶艺的制作过程,是泥土显露本质的过程,也是人流露情感的过程,更是人与自然契合的过程。因此,现代陶艺创作是人对自然美再创造中最能体现人文与自然结合的人的文化活动之一。创作者在流露情感的同时,不断与具有自然属性的泥土相撞击并产生灵感的火花,进而将这种火花寄于这种造物之上,使此造物从里到外携带有人文与自然契合的因素。这种人类有效把握泥土变化并觊觎其偶然性与渴盼其良好机遇性的心理,是最能体现泥土真实性,与表达自然美的方式之一。当然,现代陶艺家并不都尊重机遇性,他把机遇性作为自己创作方式之一并部分地融入它。由于陶艺语言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如果把草图作为正稿的仿效模式,就会取消或减弱创造过程(作陶的过程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的直觉性,因而也就是否定了创造改造过程中的灵变性。果真如此,陶艺创作就失去了它的原意而变得不自然了。因为陶艺创作首先是一种直觉形式,一件陶艺作品的创造性是不能凭借对草图的模仿来完成的,而是要根据人灵性的变化与创造过程紧密结合并随时调整来升华性完成的。

正因为如此,现代陶艺是人的自然属性与泥的自然属性的有机契合。

(2)火——现代陶艺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陶艺自然主义的精髓

火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加快了人类取于自然,融于自然和回归自然的脚步。

人类在造物的历程中,一直是自然的奴隶,这持续了漫长与黑暗的道路。人开始驾驭自然,火起着重要作用。火的发现、发明与利用,缩短了这个历程,也将黑暗挥去。大约距今一万年前至八千年间,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燃烧起了火焰,人类新的历史时刻来临了:火给了人类使人类在黑夜有了光明,火使人类食以熟食,也因为火,人类制出第一批改变内部结构与改变外部结构的造物,——制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伟大的创举,是人类依靠自身力量创造新材质的第一次。从审美角度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看来,制陶是人们对材质美感的主动追求。

人类制陶是对自然的浓缩,这种浓缩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仅是物质上的体现,也是精神上的展现。它来源于自然而改变了自然,并使自然按照人的自然进化规律进行。到二十世纪,人类浓缩自然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使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和非物质文明。此时,“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之于泥与火的体现”而产生的现代陶艺成了高科技的产物。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窑炉,各种火焰与气氛的烧成手段使陶艺世界变得越发的五彩缤纷。这样,以往被陶瓷烧成温度,升温曲线,烧成气氛和冷却保温时间等因素所困扰的人的困惑心理,逐渐淡漠了。于是,人类跨越到陶艺是火的艺术,火是陶艺的精髓的阶段。火在改变泥的物理性能的同时,她的艺术个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它给陶艺作品上留下了美丽,丰富的自然痕迹和肌理效果以及粗狂、朴素、原始的本质色彩,这就是火的材质美的自然流露。因此,烈火的考验,是“陶”(泥)成为“艺”的必由之路,没有火,现代陶艺就没有生发性,便失却恒久性。

3、归融自然美——取之于自然与回归自然

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身力求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天人合一”一直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与进化的主旋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取于自然和回归自然的选择。新石器时代找到了这种选择,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发展与光大起来,是人对自然的发现,也是自然对人的恩赐。人在不断寻求与自然和谐与共存的过程中,发现、利用了泥土的天然属性,并把它推进到精神表达的境界。对陶艺泥、火的认识,是一种自然选择,也正是这种自然选择将人引领到一个崇尚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天地。人们在认识了解陶艺材质的同时经过了种种实践而得到经验总结,逐渐形成并明确了对现代陶艺自然美因素的特别钟爱。

漫步人类艺术文化的长廊,遍布着自然与人携手前行的足迹,回顾这人与自然激烈对话的高亢声音。陶器艺术中的彩釉纹样可以说是在大自然强有力的恐骇中,凭借人类弱小的创造力撕破漫漫黑夜而绽放出的一丝绮丽之光。在人同自然争斗与寻求和谐中,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友善和谐之音,也有“鱼相望于江湖”(庄子)不知何为自然何为我的飘然入化的绝妙境界,更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自然无能为力的凄然慨叹。就是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造就了它们矛盾与统一的关系。而人与自然撞击出各式各样的思想的火花,不论是和谐之音,还是凄然叹息,总能点燃了艺术家潜有的创作灵感,从而照应出一个绚烂的艺术世界。

因此,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可以摆脱尘世,超然物外,使自我精神超越真实有限的世界,以期达到与自然精神冥全,让有限的生命在悠悠无限的自然精神的延续中获得永恒。正所谓“玉壶卖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正是脱尽尘浊的艺术家的胸襟与自然宇宙精神相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艺术写照。

与人类一样,陶瓷材料是自然中的物质,是集金、木、水、火、土于一身的物质现象,陶瓷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就是随时随地可取,并与火结合而发生千变万化的人类造化之物。它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结果。而人类就是利用了这种结果并与自然和谐的。陶艺脱离了古老的陶瓷母体,紧跟着纯粹审美的时代步伐,并与现代雕塑,现代绘画一道,成为了独特的造型艺术门类。作为一种与自然和谐的艺术形式,陶艺创作是陶艺家选择材料并利用材料来表达心境方式,它体现了人类融于自然而独立于自然的个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然而,人类主张对自然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归宿,不是重新回到自然的环境中去,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变自然为神奇的文化创举,它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带有物质转化符合人类心境的协调性的自然选择。从远古到现在,人类选择陶瓷来不断满足心境的变化及其需要,正是这种自然选择的写照。现代陶艺所追求的自然选择之路,它通过是陶瓷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的巧妙契合,来丰富体现的。

因此,现代陶艺创作,对材料的选择与对材料的把握,以及对材料的转化过程要做到有效控制,要达到高度的统一。——现代陶艺作品在体现现代陶艺自然美探索的同时,也体现了用泥火交融的自然天成之美来营造一种空灵、庄静、高逸与清幽的气氛,以达到一种展现陶艺家心灵的写照。

结论

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范畴。人造物的手段、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从本质上说,都没有脱离自然运动的规律。现代陶艺从古老的制陶中逐渐发展起来,不论是取、获,还是最终的归宿,都没有脱离自然运行的法则。因此,现代陶艺携带着自然美的灵魂。

[1]《现代陶瓷艺术》 夏德武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一版

[2]《中国美术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陶艺家造物陶艺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造物美学
“疯狂”的陶艺
以木造物
学陶艺
做陶艺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