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实验的改进研究

2010-10-10 02:25赵汉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凝固点冰水法测定

赵汉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 3 2 2 0 0)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实验的改进研究

赵汉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 3 2 2 0 0)

文章对“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实验的改进进行了研究:使用环己烷作溶剂和沸石以控制过冷度;使用新装置以控制寒剂与被测液间的温差;使用微机辅助实验记录结果.改进后实验表明:测定结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实验几乎不受实验室温度及湿度影响,操作简便、安全,省时.

摩尔质量;凝固点降低;改进

1 前言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是其中方法之一,它在实验和溶液理论的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 8 8 8年,E.B e c k m a n n首先设计出了精确测量装置以后,成就了这经典实验,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物理化学实验教科书中都有这个实验[1].随着科技的进步,“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测定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2,3,4]

2 0 0 2年之前,笔者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教学实验中,依据所使用的不同教材先后采用了E.B e c k m a n n装置及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的F P D—2 A凝固点测量装置[5],学生的实验结果很不理想,测得萘的摩尔质量在9 3.6 4 g.mol-1~1 1 7.0 6 g.mol-1之间,与文献值1 2 8.1 1 g.mol-1差距很大.经分析发现,这些装置测定凝固点的准确度,受实验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较大.2 0 0 2年,笔者对“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实验进行了装置改进,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 0 0 2年后,笔者及其他后来上物化实验课的老师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教学,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原测量装置之缺点

2.1 寒剂温度调整操作复杂,且难调整准确

原来装置使用的寒剂筒容积不够大,能装冰水仅约1 d m3,且与外界隔热不好,当实验室温度较高时,冰水能从外面吸热,升温很快,在实验过程中须频繁调整冰水温度.调整冰水温度时,操作相当复杂,且难调整准确.

2.2 实验过程被测液能混入杂质,测定结果误差较大

原来装置的温差探头或搅拌棒插孔有明显间隙,实验过程导致空气混入,当实验室湿度较大时,被测液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混入了杂质水,又玻璃套管与凝固点管之间空间过大,被测液与冰水间的热交换速率低,导致被测液降温很慢,实验耗时长,测定结果误差大.

2.3 人工记录温差,时间——温差数据不容易实时同步

3 改进后的实验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凝固点管 (比色管)2支;移液管(2 5 mL)1支;空气套管(比色管)1支;寒剂套筒(干燥塔)1个;计算机1台;分析天平(万分之一)1台;H K-2 A恒温槽(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1台;B H-1精密温度∕温差测量仪及数据采集接口装置(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1台.

主要试剂:人造沸石;萘(分析纯);环已烷(分析纯);冰水+冰块若干.

3.2 实验装置图

图1 改进后实验装置示意图

3.3 实验步骤

3.3.1 仪器安装及装置准备

将凝固点测定仪、计算机、实验数据采集系统接口装置等,按(图1)连接好.开启计算机,打开“温度自动化采集”程序(也可采用燃烧热的测定中配备的程序).设置参数,包括测量总时间、采集温差极值、自动记录的时间间隔及置零温度.

3.3.2 纯溶剂凝固点的测定

(1)向恒温槽中放入冰水,调节温度,使冰水保持在3.5℃左右,开启恒温槽循环泵,使冰水在导管、寒剂套筒内循环流动.

(2)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 5 mL环己烷,移入干燥洁净的凝固点管内并放入少量沸石(防止过冷),将温度/温差探头穿过胶塞,插入凝固点管内,使探头浸入到液体中合适深度,塞紧胶塞,以避免环己烷的挥发,及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3)将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至管中溶剂部分凝固,观察溶剂凝固点值,取出凝固点管,将管外冰水擦干后,用手暖之,待溶剂全部熔化,温度上升高于凝固点合适值时,将凝固点管插入空气套管中.

(4)观察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温度,当温度降至合适值时,切换至温差,单击“开始实验”,此时“温度自动化采集”程序将自动采集和保存温差数据,并在电脑屏幕绘制显示相应的步冷曲线.当步冷曲线先下降再稍回升,然后出现平直线段时,说明溶剂经过了冷却、过冷、凝固析出晶体过程,可单击“停止实验”,停止实验.

3.3.3 溶液凝固点的测定

向另一支干燥洁净的凝固点管中加入事先准确称量的萘(约0.0 6 g,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 5 mL环己烷,注入凝固点管中,加入少量沸石,再将温度/温差探头穿过胶塞插入凝固点管内,使探头浸入到液体中,塞紧胶塞,小心振荡使萘完全溶解均匀后,如同测定纯溶剂凝固点的方法一样测定其凝固点.但是溶液的步冷曲线与纯溶剂的步冷曲线稍不相同,溶液的步冷曲线是先下降,再稍回升到一个峰值,然后很缓慢地下降,步冷曲线不出平直的线段,但也说明溶液经过了冷却、过冷、凝固析出纯溶剂晶体过程.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表1 萘的摩尔质量的测定结果

说明:

(1)表中数据源于学生实验报告,学生1 2组,实验三周(每周4组)

(2)Kf——环己烷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1]

△Tf——凝固点降低值

WA、WB——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质量

MB(测量)——萘的摩尔质量的测定值

MB(文献)——萘的摩尔质量的文献值

(3)环己烷的密度关系式:ρ/(g.c m-3)=0.7 9 7 1-0.8 8 7 9×1 0-3t∕℃[1]

4.2 实验结果讨论

4.2.1 测定结果的有效性

在9 0%的置信水平时,没有离群值.

4.2.2 实验误差

直接测量误差的传递:

在9 0%置信度下,实验存在系统误差.

实验存在理论、公式、试剂、个人因素等方面的误差.实验误差可允许在3%左右.4.2.3 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单次测定结果误差:从表1实验结果看,单次实验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整体测定结果误差:用1 2次实验数据,以△Tf作图,得图2,求得斜率b=0.1 5 6 5;计算得萘的摩尔质量MB=1 2 7.8 0.相对误差为-0.2 4%,亦是较小.

图2 △Tf与线性图

由此可知,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是相当高的.

4.2.4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由此可看出,每次实验结果都是相当准确,精密度也相当好,实验都是成功的.偶然误差影响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5 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优点:

(1)仪器试剂常见易得,所用的仪器设备以及试剂都是通用设备,教学单位容易获得;

(2)传热均匀稳定,使用摩尔凝固热较小的环己烷作溶剂及沸石作晶核,过冷程度适合;采用细长的比色管作为凝固点管,冰水在寒剂套筒内从上往下流动,使得空气套管内空气温度相对一致,被测液整体冷却均匀;

(3)无需添加搅拌装置,使得凝固点管在实验中密封良好;在恒温槽中调整冰水温度,不仅调整简便准确,而且还可保证冰水与被测液间的温差相对稳定;

(4)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能自动地采集、记录和保存数据,数据准确,实验后可随时取用,同时还能根据实验进程自动绘制步冷曲线,并在电脑显示器上直观显示,方便了解实验情况,调节实验进程.同时减少了人工,对于操作熟练要求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所做的这些改进,不仅保证了实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而且实验安排几乎不受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操作也更为简便、安全,十分适合用教学.

〔1〕复旦大学,等.蔡显鄂,项一非,刘衍光修订.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1-34,448.

〔2〕邵小模.《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方法的改进[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19-22.

〔3〕魏亚杰,姚广伟,李向东,王裱立.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改进 [J].大学化学,2004,16(6):40-42.

〔4〕王晓晖,曹高娃,汤天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实验改进[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0(5):520-522.

〔5〕孙尔康,徐维清,邱金恒.物理化学实验[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

〔6〕李森兰,杜巧云,等.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研究.洛阳师专化学系:自然科学版,2000,19(2):67-68.

O 6 2 5.1 5 1

A

1673-260X(2010)10-0011-03

猜你喜欢
凝固点冰水法测定
改良过湿冰水堆积土路基填料压缩特性试验分析
普京泡冰水浴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中高含水期井筒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应用
经常喝冰水有什么害处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氯乙酸混合物凝固点的模拟计算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冰熔化实验改进的尝试
HPLC法测定炎热清片中4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