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经济危机手段的再思考

2010-10-10 02:2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木材手段财富

史 超

(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江苏苏州 215163)

预防经济危机手段的再思考

史 超

(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江苏苏州 215163)

通过模拟经济运行说明经济繁荣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经济成果分配的不均。如果强行使经济成果分配均匀,那么经济就会崩溃。调节经济最根本的手段是调节经济成果的分配。通过使经济成果分配更加不均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同时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加重经济危机的危害。通过使经济成果分配更加均匀可以使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同时也可以延迟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有些经济体经济发展放缓是该经济体更加健康的表现。

经济成果;分配;平均;健康

马列主义认为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地爆发,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本身的阶级性。资本主义矛盾是不断运动的,只有当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再生产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特别是生产迅速扩大和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缩小之间发生猛烈的冲突,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1]。正是这种马列主义认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危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发起而不是其他发达国家。首先美国更加崇尚自由经济,也就是尽量少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其次,小布什政府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帮了忙,小布什政府的手段就是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均。美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它们的财富分配更加的不均衡,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美国的经济发展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好,同时危机也是从美国发起。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更大,但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化解危机。

各国政府为了使经济繁荣和阻止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手段都是加速生产和消费,而且不能停止,一旦停止或减缓都会导致危机。如果把人类社会比喻成一个大怪物。那么这个怪物的特征就是不断地吃,不断地排泄。而且这种吃和排泄呈加速状态,这个怪物才能够健康地生存。我们的经济只能不断增长才能显得更健康。很多国家在鼓励以旧换新,有没有觉得不合理?笔者总是感觉经济危机是从总体上来说保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自发的纠偏措施。经济学不能再单纯地以财富来衡量社会总体的健康,经济学不断地促使加快生产消费循环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速度,但产生更多垃圾也是看得见的危害。还有人们的焦虑、精神疾病等这些看不见的代价。当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未来更无法把握,对现在更无法了解。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很长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富的分配比较均衡。从笔者的角度看,相对于现在的全球社会自然环境,日本经济不是停止增长而是处于一种更加健康的状态。

降低生产和消费的速度,把人们从匆忙和物欲中解脱出来或许社会会因此变得更加幸福。当然这种状态会让人类社会的进化变慢,没有完美手段只有妥协的手段。

笔者建立一个假想模型,用这个模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假想模型中只有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行动的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为了生存和繁衍这两个人遵循三个基本行动原则:(1)当能够获得资源时,尽可能获取最多的资源;(2)尽量提高获得资源的效率;(3)保护同伴。这三个原则没有次序同等重要。在这个模型中人的经济行为简化成生产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因为人们的所有经济手段最终都归结为生产和分配。

笔者用两个人代表人类社会:A力量为 2,B力量为 1。1个力量可以每次取得 1个木材。A属于人类社会中能力高的人。B属于人类社会中的能力低的人。A和 B的行动方针是由A来制定的。

他们所处的一片树林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如果 A和 B每天取木材数量超过 7,则会逐渐毁坏他们的生存环境。

在表 1中他们奉行多劳多得,在表 2中他们平均分配。

他们每天需要木材生火才能生存

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木材

木材的有效期为 3天 (应对的社会现实是当商品存放了一定时期后是很难再转化成财富)最初:两人对木材的消耗都是 1新增木材 =所得 -消耗

木材代表的财富 =已有的财富 +当天新增的财富 -因无法消费掉导致腐烂所造成的损失 +B借的木材

表1 多劳多得的经济发展模式

说明:

第 4天:A用所积存的木材制作了一件工具,这个工具可以使两人每次多取得 2个木材。同时因为B要使用这个工具就必须具有新技术,那么 B在此也有贡献,所以多取得的木材 A得1.5,B得0.5。

第 6天:A决定提高生活水准每天消耗 2个木材。

第 9天:A发现他的财富不再增长,于是他想了个好主意,通过增加消费来增加财富。于是他使用通货膨胀、鼓励奢侈浪费甚至鼓励 B扔掉还能用的旧木材,使用新木材等手段来实现,如果 B的木材不够用A还可以出借木材。而 B也看到了这样做他的生活水平也变好了,于是就支持A的提议。

第 13天:A发现虽然他的财富在增长,但是如果不提高劳动生产率,B则无法偿还债务,他的财富会损失,同时 B也发现如果他不更加努力工作,他的未来就很黑暗,于是A和B决定每天伐木两次。A和 B已经开始在毁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但显然他们没有注意到。

第 18天:A发现他的财富不再增长,于是他又开始用通货膨胀、鼓励奢侈浪费,甚至鼓励B扔掉还能用的旧木材使用新木材等手段。而 B也看到了这样做他的生活水平也变好了,于是就支持A的提议。

第 23天:A发现还是无法继续增加财富,于是鼓励宣扬超前消费理念并加大通货膨胀力度,B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第 34天:A的财富在他的英明决定下不断地积累下来,但是A发现如果不提高劳动生产率,B则无法偿还他的债务。但是现在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增加每天取木材的次数,则B会很快过劳死。没有办法了,A只好停止出借木材,并且停工。如果 A和 B继续去取木材,只会造成更大损失。A只好停止取木材,B破产无法偿还债务,A的财富迅速缩水。B面临生存危机。A还必须想法救济B。

第 34天之后:A不得不采取以前使用过的手段来刺激消费,同时提高每天取木材的数量。但是他还会遇到在第 34天遇到的危机。且现在他们每天取木材的数量已超过 7/天。他们的树林面临毁灭。B感到生活很辛苦,未来不可掌握。他们该怎么办?显然当经济恢复后,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减少木材取得量和木材消费量,这样才能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他们不能期望这片树林砍完后能马上找到另一片树林。根据他们的行动原则减少木材取得量和木材消费量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木材分配上更加倾向于按人头分,而不是能力和工具。

表2 平均分配的经济发展模式

说明:

第 4天:A用所积存的木材制作了一件工具这个工具,可以使两人每次多取得 2个木材。但是得到的木材平分。

第 5天:A决定提高生活水平把得到的全部消耗掉,因为他认为现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低效率的事,不如全部消耗掉积攒实力等待更好的机会,以此来提高他的总体效率就像放弃吃鱼肉的熊。B也决定提高生活水平积攒实力理由和A相同。

第 9天:社会发生变革,所有取得的木材必须在两人间平分,A为了更高效率地获得木材,有意使自己的力量减为 1,这样 A和 B每天取得的财富由 5变为 4。

第 19天后:假设A准备以更小代价获得同样多的木材,他就会减少力量,这样 GDP会减少。在由大量人组成的社会中,每个人减少力量时他的所得暂时是不会减少的。所以如果用平均主义,人类社会的总体产出是越来越少的,最后崩溃。

A和B没有发现好办法通向天堂,他们只能在按劳分配和平均主义之间取一个合适的木材分配方式。

所以财富分配的不均是经济繁荣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我们调节经济发展和达成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手段也应该是财富分配方式。

[1]罗清和.政治经济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3.

(责任编辑:孙大力)

F124.8

A

1001-7836(2010)12-0011-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05

2010-07-25

史超 (1975-),男,陕西乾县人,讲师,家庭职业训导师,从事管理和营销学科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木材手段财富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严格木材认证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