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分析

2010-10-10 02:29刘若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综合课博雅练习题

刘若云,林 柱

(中山大学 国际汉语学院,广州 510275)

三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分析

刘若云,林 柱

(中山大学 国际汉语学院,广州 510275)

在考察三部较有代表性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发现其三种练习方式比例不合理,交际型练习严重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六种交际型题型,以期为三部教材的使用、修订,尤其是今后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的设计提供参考。

初级;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分析

一、缘起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和依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材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已有教材进行考察,评述优劣,臧否得失,以对今后初级综合课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教材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惠元认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教”的结果只是“懂”,“练”的结果才是“会”。要完成从“懂”到“会”的转化,关键是练习[1]。

本文在我们已完成的相关论文《三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练习方式考察》的基础上,专门讨论三套教材的交际型练习题型,着重对六种交际型练习题型进行分析,以为三部教材的使用、修订提供参考,尤其是为今后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的设计、编写提供借鉴[1]。

我们所考察的三套教材是:《发展汉语——初级读写》,荣继华、徐桂梅等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上册简称《发展上》,下册简称《发展下》。《博雅汉语》,李晓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初级起步篇 I简称《博雅上》,初级起步篇Ⅱ简称《博雅下》。《初级汉语课本》,鲁健骥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此教材只有一册,为方便比较,我们把它分为两部分,简称《初级上》和《初级下 》[2]。

二、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分析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交际型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早在 20世纪 90年代,许多专家就大力提倡交际型练习:刘珣认为,目前的教材缺乏真正的交际型练习,应注重研究交际型练习[2];杨惠元也提出:“无论是在教材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素的教学都要围绕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进行。”[1]然而,从上面三套教材的统计数据看来,交际型练习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表是三套教材交际型练习题型使用情况统计。

三套教材交际型练习题型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我们看到,三套教材中交际型题型使用最多的是《初级》,然而《初级上》和《初级下》也只分别使用了四种和三种;《发展上》和《发展下》,分别使用了三种和两种;《博雅上》甚至没有交际型练习题,《博雅下》使用了两种。

下面我们选择一些交际型练习题型进行分析,并考察其在三部教材中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为三部教材的使用、修订提供参考,并为今后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题的设计提供借鉴。

第一类,根据情景用指定词语说话,如《初级上》第 18课练习6:

根据下列情景用“怎么样”征求朋友、同学或同屋的意见:

1)今天晚上去看电影。2)明天下午去体育场看球赛。

2)星期天去香山。 4)去北京大学看张教授。

这道练习题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练习征求意见的语言点“怎么样”,情景具体,有效地把情景与功能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强。这对刚开始学汉语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难度,明了在什么情景下使用该语言点。我们认为,学习一些常用表达,如“怎么样、对不起、请问、别客气、多么 …啊 ”等时,适合使用这类练习。《初级》和《发展》都用到这类练习,但使用率还不够高,可以多用一些。《博雅》没有这一题型,应该补充。要注意的是,这类题型扩展性不强,而且对学习者的束缚也比较大,当学生水平较高时,不宜多用。

第二类,根据情景用指定词语对话,如《初级下》第 32课练习6:

根据下列情景对话,注意用上“了 (V1了 O1就 V2O2)”和“一会儿”:

1)你还没有做完练习,你朋友想跟你一起去银行换钱。

2)你正在吃饭,你朋友请你去看京剧。……

这类练习作用跟第一类相似,不同的是第二类是对话,比第一类的说话交际性更强,难度也有所增加。我们认为,不少语言点都适合设计这种练习,如“时量补语、存现句、把字句、要…了、就、才”等。《初级》这种练习题型使用得比较充分,《发展》和《博雅》都没有这类练习,应该补充。

第三类,用指定词语问答,如《博雅下》第 34课练习 7:

用指定词语问答:面积人口历史人民民族地方名胜古迹

1)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国家?

2)你们国家有没有少数民族?

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词语的能力,巩固所学,可以适当使用。《博雅下》几乎每课都有这种练习,而其他交际型题型则很少,形式过于单一;《发展》和《初级》没有这类练习,可适当补充。

第四类,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如《初级下》第 40课练习6:

回答下列问题:

3)这儿的商店跟你们那儿的商店一样不一样?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4)你来这儿学习习惯吗?你觉得在这儿学习跟在你们国家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跟…一样”是本课语法点,这个练习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而能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很多语言点都适合设计这类练习,如“时间状语、时量补语、结果补语、“V+得 +ADJ. ”句、只好、是 …的、因为 …所以 …”等 ,初级综合课教材应多使用这种练习。遗憾的是,《初级》、《发展》虽有这类练习,但数量很少,《博雅》没有这种练习。

第五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如《初级上》第 18课练习5:

去小卖部或学校旁边的商店买东西。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买东西,设计这个交际型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当教学内容为“去商店买东西、去饭馆吃饭、去银行换钱、在邮局寄信、在医院看病”等时,我们主张设计这类练习。《初级》用到这种练习,但数量不多,可以增加;《发展》和《博雅》没有这种练习,应该补充[1]。

第六类,任务式练习,如《发展上》第 12课练习 6:

同学之间互相询问电话号码、房间号码,并写下来,然后制作一个通讯录。

本课学习内容是询问号码,这种题型实际上属于任务式练习,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中学会语言。任务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其特点是“在用中学”,在使用语言中掌握语言。任务法是当今一种先进的教学法、教学理念,在国际上备受推崇,它更注重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我们主张多用这种练习。好的任务式练习要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即交际双方掌握不同的信息,通过交际,了解了对方的信息,交际任务就完成了。信息差的存在是进行交际的原因,信息差的消失是交际的结果。比如上面这个练习,同学之间就存在信息差,是一个不错的任务式练习。

初级汉语综合课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任务式练习,比如学习介绍家庭成员,可以设计如下练习:同学之间互相询问对方的家庭成员,人数、年龄、职业等,并写下来,向全班汇报。练习时,学生自然就会用所学句式“你家有几口人?你姐姐多大?你爸爸做什么工作?……”等互相询问,这种具有信息差的任务式练习突出了交际的真实性,能有效地训练教学内容。

再比如,学习“是 …的”这个语法点,可以设计如下练习:同桌活动,互相询问对方上周末的活动,记下来,然后向全班汇报。这种真实的交际活动,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是…的”句式。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列举。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所考察的三套教材任务式练习微乎其微。

除了上文分析的六种交际型练习题型,自由会话、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也属于交际型练习。不过,这些练习题型难度较大,适合中高级班学生,不适合初级班学生,我们不主张在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设置这样的练习。

三、结语

我们所考察的三部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交际型练习数量严重不足,《博雅上》甚至无一道交际型练习题。对外汉语教师在使用这三套教材时应注意弥补不足,补充适量的交际型练习。今后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编写,最好每课设计一道交际型练习,可参照上文分析的六种交际型练习题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最合适的交际型练习。

[1]杨惠元.论《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的练习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

[2]刘珣.实用汉语课本编写原则的再思考——兼谈“Profi2 ciency orientation”的争论 [J].Th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Association(JCLTA),1995,(3).

(责任编辑:侯秀梅)

G423.3

A

1001-7836(2010)11-0062-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26

2010-09-08

本研究受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刘若云 (1963-),女,广东惠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综合课博雅练习题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下)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上)
高级综合课教学的汉语语感培养
基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学生自主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