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植好员工心灵之花

2010-10-13 00:22武增涛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15期
关键词:辽河油田心理咨询培训

■文/武增涛 梧 非 吕 玮

EAP:植好员工心灵之花

■文/武增涛 梧 非 吕 玮

编者:继本刊今年第12期刊发《心病还要“用心”医》后,在石油石化企业员工中引起不小反响。为了给各企业的员工心理帮扶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借鉴,我刊特意选取辽河油田在EAP项目中的经验与做法,以飨读者。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率先开展EAP项目的单位,辽河油田的亮点在于资源来自“本土”,针对不同利益群体对症下药,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效果更佳;建立并完善了EAP机制,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精神福利”变成了促进企业和谐的物质力量。

安静的房间里摇曳着温暖的烛光,舒缓的音乐让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与自己进行着对话。培训老师慢条斯理地带领大家学习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危机和有效干预知识。

这是发生在辽河油田EAP(员工心理帮扶)培训中的一幕。随着辽河油田的发展,用工总量近12万人,油田矿区群众近33万人。为了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辽河油田近年来以“关注生命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为目标,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率先开展EAP项目,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领导的多次好评。

精神&物质

2000年中国石油集团持续重组以来,辽河油田也随之经历了两次大的重组和数次小的裂变,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织构建、业务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队伍和矿区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加之油田海内外市场工程量成倍增长,上万名员工远离亲人、远离基地,前往非洲、中东和我国西部等条件艰苦地区,员工本人及其留守亲属的心理压力增大。面对这些除了物质帮扶之外,急需构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这些需求结合到一起,油田应当构建一套针对广大员工的普惠制‘精神福利’,运用科学方法缓和其负面情绪,进而提升员工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态,增强其应对困难、谋求发展的能力。”辽河油田党委书记孙崇仁说。

2005年辽河油田从北京请来心理咨询专家作EAP报告。辽河油田领导层发现,EAP在尊重员工主体地位、引导员工释放情绪等方面有独特作用,于是引入EAP项目成为辽河油田的共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辽河油田从2007年进行试点,2009年2月在全公司正式全面启动。

为此,辽河油田成立以油田党委书记任主任的EAP项目工作委员会;以工会牵头,联合信访、人事、宣传、安全、妇联、团委、计生等部门,专门组建了EAP项目组,各基层单位也分别成立了本单位的EAP项目办公室。

机构上的保障让EAP项目在辽河油田开始生根发芽,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制度规范也随后出台。辽河油田为此专门成立了职业生涯导航、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调适、冲突应对、婚姻家庭健康、职业紧张预防等八个技术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保证项目规范运行,制定了《辽河油田EAP项目管理办法》、《心理咨询师职业守则》、《热线咨询师服务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

效果很快显现出来。油田员工张女士在海外项目部工作了一年半,回国后5岁的儿子产生强烈的依恋心理,严重影响了她正常工作。项目组工作人员通过情绪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帮助孩子减轻焦虑,培养新的生活习惯。如今,孩子能安心上学,家长也能安心上班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氛围,让辽河油田员工工作起来有了更多干劲,也让辽河油田领导层深刻体会到,员工只有解决好精神问题,才会人尽其能!

北京大学刘靖华教授对辽河油田EAP管理项目给予肯定:“员工帮助计划工作使职工的精神力量变成了促进企业和谐的物质力量!”

心的洗礼

为了让员工更好地享受到EAP服务,辽河油田公司EAP项目组和各基层单位项目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工作。公司建立了EAP网站,基层单位开设《缤纷心情》、《健康咨询》等12个网上专栏,在报纸、电视台开辟EAP专栏和论坛,印发EAP宣传手册、海报、卡片等宣传品80000余份。结合科研人员、高考考生家长、离退休员工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办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68场,并就员工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心理辅导,6000多人从中受益,受到普遍欢迎。

刚参加工作的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三大队员工王珣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参加完EAP课程后,她说自己从听课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事相处,对适应环境很有帮助,让她享受了一次“心”的洗礼。

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加专业的EAP服务,辽河油田开展大规模的管理者、员工和专业人员培训。通过对科级以上干部、公司机关处室领导及中心组领导EAP知识培训,加深管理者对EAP的了解和认识,从培训中获得咨询式管理、冲突应对、员工问题识别等知识,提高管理者对EAP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公司相继投资200多万元,选拔企业内部从事工会、信访、计划生育等工作的人员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资质,培养了307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93名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和20名EAP培训师。公司建立了EAP咨询师、EAP培训师和EAP项目管理师三支队伍,为项目的实施作了人力资源的准备。

此外,公司EAP项目培训团队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员工培训,使他们了解、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全面提升员工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全年管理者和员工培训130场,受训人数15000余人。

到2009年底,辽河油田公司共出资300余万元选送干部到北京、沈阳等地,培训EAP项目管理师、培训师和心理咨询师300余人。

对症下药

这是一个让人重燃生命希望的故事。去年,一名单亲困难母亲,面对儿子脑瘫无法治愈感到绝望,想与儿子一同结束生命时,与咨询师3个多小时的长谈后,放弃了轻生,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两条生命的重生,让所有EAP工作者感到身上的责任。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油田员工缓和负面情绪,从而营造轻松集体氛围,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海外市场员工、新入职员工、一线关键岗位人员等重要岗位员工,辽河油田EAP项目部对症下药。

针对油田海外市场员工在国外工作期间存在的环境适应、孤独感、人际沟通等问题,辽河油田EAP项目部通过情绪宣泄、心理感受分享和心理咨询疏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一名员工在团体分享时说:“我在国外特别孤独,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排解,刚才大家都交流了自己的方法,原来很多方法我都可以尝试,只是我没有想到。现在,我感觉自己不是孤单的了,也有了很多办法。”

针对一线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驾驶员等重要岗位员工开展团体培训,用心理学的技术帮助他们加强情绪管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工作,减少因情绪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辽河油田通过两部热线电话,为员工提供咨询和转介服务,直接解决员工的个人困扰或问题。心理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热线咨询160人次,面询45人次,转介18例。一名因家庭矛盾无心工作的女员工,打EAP热线求助,经咨询师的心理疏导后说:“我太感激咱们辽河油田能有这个项目了。如果我今天没有作这个咨询,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家人,现在我明白该怎样做了。”

“对症下药”之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广大员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度、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心理健康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部分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个案咨询转介和重点群体的心理辅导收到较明显效果,员工幸福指数、快乐指数显著提高。除项目组提供的心理咨询外,公司所属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率提高了30%,员工群众对EAP的服务满意率达85.95%。

对此,辽河油田公司总经理谢文彦表示:“心理帮扶解决了广大员工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起到了愉悦人心、促进生产、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效果。”

本文图片均由廖宣提供

猜你喜欢
辽河油田心理咨询培训
油田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探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Theshiningblackpearl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辽河油田拟建全国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