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构建

2010-10-20 05:16王彦革刘小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19期
关键词:数据库党员用户

王彦革,刘 更,刘小军,林 娜

(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基于Web的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构建

王彦革,刘 更,刘小军,林 娜

(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根据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管理平台体系架构,采用Active Server Page(ASP)技术、HTML语言、ActiveX技术、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自主研制开发了基于Web的管理平台软件系统。文中对平台的功能、数据库设计及平台实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使用表明,该软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做到相关信息数据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显著减少了管理工作量。

高校党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具有工作量大、分类细、项目多和覆盖面广等特点。此外,由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不少高校都建立了新的校区,这种双校区(甚至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给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问题。高效而准确的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基层学院党建与学生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设计分析

目前,提高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瓶颈在于各职能部门间协作松散,导致信息无法共享、信息不流畅、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该类系统在高校OA系统中仅涉及了部分功能的应用,解决了部分功能的实现,但是,未能从全局宏观的角度对党建与学生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与流程优化,仍不能解决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协作松散、信息不畅等核心问题。基于对当前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的研究,从全局、宏观、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基于Web的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其将作为一种面向基层党建和学生管理人员的工具,实现对校、院领导以及各主管单位的服务,有效提高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性与工作效率。综合需求分析,基于Web的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基本信息管理

包括信息的采集、管理、更新、维护、统计、查询和打印等,同时也要考虑将来系统升级或改版的要求以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能。

(2)信息共享

如各用户对相关信息进行上传下载等,同时还应保证公用信息唯一录入,实现相关信息如学生注册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的共享和及时更新,避免出现多个用户管理一条信息导致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实现各功能模块用户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3)工作交流

各用户可以将近期工作总结撰写成稿件后发布在主页进行集中展示,这样不仅使得登录系统的访客全面准确地了解学院的党建和学生工作,而且在各用户间建立起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桥梁,促进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交流,特别是对于身处两校区的工作人员来说,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意义尤为重要。

(4)学习功能

用户不但可以在系统上交流共享文档等资料,还可以共享较大的视频资料等。尤其适合两校区交流使用,例如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对十七大视频辅导报告、解读新党章讲座等较大的视频文件,收录于该系统共享,供广大党员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收看。

(5)项目管理

该系统不但方便了工作信息的传递,突出了对工作分配和任务节点等方面的要求,而且管理层时刻可以通过系统掌握每个人的任务执行情况,完全采用项目管理思想控制工作。

(6)知识积累

党建与学生工作有不少环节在一定时期是循环进行的,每一个相同时期工作内容相差不大。通过系统积累前人经验,对现在的工作人员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有助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7)节约成本

该系统不但可以对全院千余名党员的数据进行全面而规范的管理,而且可以在管理全院近三千余名学生的过程中节约大量的纸张等办公耗材,并且在两校区运行的现实情况下,节省大量的时间。

2.系统架构及功能设计

基于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构建了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系统在技术架构上分为用户层、交互层、服务层、数据层和工具层五个层次。通过该系统架构可实现多用户通过各自的业务系统访问和控制数据,协同操作各业务系统,协同办公自动化;采用基于工作流的管理技术,按照不同的工作类型采用多种方式更合理清晰地派发工作,各用户成员根据Work List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实现业务协同的无缝衔接,保证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顺畅,有效管理文档、照片、影音等文件,不仅可以大量有序地积累工作资料,而且能够方便地调用历史资料,实现数据共享;采用主动式查询,自动完成工作情况汇总,让总结工作更加快捷和详细。

按照系统的架构设计对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功能进行规划,包含党建工作、学生工作、系统设置三个主要功能模块。党建工作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工党建与学生党建两个功能模块,教工党建模块包含:党员信息管理、党费管理、通知公告管理、学习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学生党建管理模块包含:基础信息、党费管理、党员材料管理等;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工作、专项工作、综合查询等功能;系统设置子系统主要包括:模块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系统日志、权限规则管理等功能。

二、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原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系统的数据存储内容方面与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

系统的数据存储内容包括:

(1)管理数据,主要是用户信息、权限规则信息以及登录相关的信息。

(2)基础数据,这部分数据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基础配置信息、班级和专业信息等。

(3)录入的数据,包括:学生的扩展信息、学生支部信息、学生党员发展信息、贫困生信息、学生表彰信息、奖惩信息等。

(4)媒体文件信息,主要包括:音频、视频、文档、图片等存储信息。

数据库优化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在满足关系规范化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优化。特别是为提高查询速度和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对关联关系较多所引起的整体效率降低的情况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如在查询学生信息时,如果按照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进行查询,则需要先找到班级、然后是专业,这样必然造成查询繁琐,因此在学生信息表中把班级代码、专业代码都作为外键,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数据库设计原则可以看出本系统数据库数据的特点充分反映了数据综合性要求,数据库中既包含了工作流事务数据,又包含了统计性只读数据。所以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与工作流事务数据相关的数据库设计,将按照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进行设计,数据库模式应满足具有最少冗余的规范化要求,满足第三范式。第二,与统计数据相关的数据库设计,将按照数据仓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进行设计,按“主题”进行数据组织,以方便数据的分析使用。

2.概念数据模型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包含:系统管理、基础信息、工作流管理等功能的设计,其概念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系统管理即对用户的管理,用户通过角色规定其使用系统的权限,角色的权限通过功能页面进行定义和控制。用户所属职务对权限可以访问数据的范围进行约束。因此,系统管理所对应的信息实体有:用户、角色和职务。

基础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所属专业、班级、所在寝室等信息,还包括学生获奖、处分、党员管理、困难补助与贷款管理、毕业等信息。在设计概念数据模型时,我们很难把获奖、处分、毕业等设计为实体(如果把党员、困难补助学生、贷款学生等设计为独立实体,则一个学生可能同时扮演学生、党员、困难补助学生、贷款学生四种角色,但他们具有相同的公共属性)。为了保持实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我们可以把学生定义为超类,用学生基本信息作为其属性。将获奖、处分、毕业等信息用“获奖学生”、“处分学生”、“毕业生”作为“学生”超类的子类,同时把党员、困难补助学生、贷款学生也作为“学生”超类的子类,构成一个学生类层次结构来描述。另外,在设计时查询学生的信息不是按班级、专业一步一步向上查询,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述和便于查询,我们可以直接查询学生所在的班级和专业,而不是需要先查询班级、再查专业。

工作流管理主要指业务信息发布管理,实体包括用户、业务信息。每条业务信息记录只能由一个用户发布,但一个用户可以发布多条业务信息,因此用户和业务信息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业务信息的类型可以有多种,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系统自动分配进入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

3.系统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通过概念数据模型图可知,实体中的联系只有一对多和多对多两种关系。转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于一对多联系转换即把一端的主键和联系的属性与n端一方的属性合并组成一个关系表;对多对多联系转换则将联系的属性和联系实体双方的主键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表。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三、系统实现及应用

1.系统实现

本系统在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采用Active Server Pages(ASP)技术、HTML 语言、ActiveX 技术、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由于篇幅关系在此仅选取系统登录功能和党建管理功能的实现进行介绍。

(1)系统登录功能的实现

为了维护系统安全,用户使用学工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以保证用户的合法性。不同的登录用户有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用户拥有系统管理的权限,包括用户注册、角色定义、角色权限分配。依照用户登录流程,当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输入账户和密码,系统会对输入的账户和密码进行验证,若输入有误或空,系统则会要求用户重新输入账户和密码,当验证通过后,系统会自动加载给该用户分配的角色,并根据用户角色功能生成用户界面,其流程如图3所示:

(2)党建管理功能的实现

党建管理包括:入党培训、志愿书、党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及相关数据查询统计等功能。其中学生党员材料管理的子功能根据发展党员的流程,设置了上交材料、安排谈话、提交总支、总支批复、上交党委、党委批复等登记阶段。党员材料管理界面如图4所示。

2.系统应用情况

该系统建立并投入使用以来,已将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与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较好的结合,初步实现了高效、节约、学习的效能。以党建工作模块为例,目前我校机电学院142名教工党员、835名学生党员的基本信息都已填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全部实现了网上交纳党费登记统计;学生党员材料管理的子功能根据发展党员的流程,设置了上交材料、安排谈话、提交总支、总支批复、上交党委、党委批复等登记阶段,如图4所示。目前有131名党员发展资料信息正在通过系统处理,通过该模块,保证了学院的党员发展按照规定的流程规范,方便地进行各个阶段党员材料的管理工作,同时按照党员材料的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学生党员信息管理。实现了党建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拓宽了管理的空间和范围,提高了管理效率。

[1]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2004.

[2]王言森.浅谈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创新[J].科技信息,2007(1):174-175.

[3]施颂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50-51.

[4]张文学.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71-72.

[5]机电学院.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平台论证报告[S],2007.3.

[6]机电学院.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平台用户手册[S],2007.9.

[7]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30-32.

[8]刘更,王彦革,刘小军,林娜.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新模式[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68.

[10]蔡长安.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4).

(编辑:隗爽)

G641

A

1673-8454(2010)19-0055-04

猜你喜欢
数据库党员用户
我是党员向我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数据库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数据库
关注用户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