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60例临床观察

2010-10-22 02:56许雪梅宋晓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质

许雪梅,宋晓光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2)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胸背部和腰部疼痛、畸形与并发骨折,它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08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病人共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以查随机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疼痛评分、骨密度测定T值、平均绝经年龄及年限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5月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全身乏力,多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2)脊椎常有后突畸形;(3)骨密度检测出阳性征象,如双能X线(DEXA)等。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70岁有腰腿痛症状已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

1.4 排除标准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2)近3个月有使用维生素D、雌激素、钙制剂等影响骨代谢药物;(3)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病变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自拟骨松愈汤。药物组成:仙灵脾、骨碎补、狗脊、巴戟天、熟地、杞果各10g,川断20g,黄芪60g,山药20g,云苓30g,当归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随症加减:伴腹泻加生炒扁豆、肉豆蔻;失眠者加枣仁、夜交藤;自汗加煅龙牡;身体浮肿、尿少加泽泻、车前子。

2.2 对照组

口服强骨胶囊(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608,每粒0.25g,主要成分为骨碎补总黄酮),每次1粒,每日3次,饭后温服。2组均以治疗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2个月。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

3 疗效标准

3.1 观察指标

疼痛评定:记录患者特征性症状、体征,使用简化麦吉氏疼痛标尺法主观评定[2]进行疼痛分级。

骨密度检测:采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OSTEOVIEW双能X线骨密度仪(河南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密度室检测),将受试者右臂桡骨1/3处作为诊断部位。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评价疗效。显效: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检查未见骨密度下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3.3 治疗结果

表1显示,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珋x±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BMD测定T值比较(珋x±s)

表3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T值对比,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4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痺”、“骨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其病变在骨,其本在肾。补肾中药可调整卵巢功能及雌激素水平,能有效控制妇女绝经期症状。大量实验表明,补肾中药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补肾是根本[3]。但笔者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及20余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以补肾为主,而益气健脾之法亦应贯穿于其治疗始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化,气血生化乏源,后天之精不能滋养,精亏髓空而百骸痿废,最终导致骨质疏松。针对这一发病机理,临证时应以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之法为立方依据。组方骨松愈汤,方中仙灵脾“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骨碎补、狗脊滋肾补肾;巴戟天补肾益精;川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熟地滋阴养血、补精益髓;枸杞子滋补肝肾;黄芪、云苓补气健脾,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筋骨得以荣养;丹参活血养血、祛瘀生新,使脉络通畅,筋骨得养而强健。上述诸药合用,达到补肾健脾、活血养血、强健筋骨、防治骨质疏松和降低骨折发生的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第三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5-268.

[2]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

[3] 黄海,成翌,朱杭,等.补肾中药防治去睾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1):52-54.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