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践行诺言
——记武乡县洪水镇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堂

2010-10-26 02:04石永兵
支部建设 2010年7期
关键词:老张书记村民

■文/石永兵 李 勇

用生命践行诺言
——记武乡县洪水镇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堂

■文/石永兵 李 勇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硬是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跻身长治市“小康村”行列;已过花甲之年,却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当起了一个穷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点燃致富希望,共建美好家园;明知身患癌症,依然忘我工作,只为兑现对百姓的承诺……

同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

他用工作延续生命,他用生命诠释对信仰的无限忠诚。

他,就是武乡县洪水镇寨坪村人、现任新寨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书堂。

“救火队长”和“连心桥”

2008年4月8日下午,新寨村的男女老少把村会计侯文斌家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多少年了,全村男女老少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

“今后大伙儿有什么困难,都跟我说!”简短的话语,顿时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这不是张书堂吗?”一位年长的党员喊道。

“张书堂是谁?”知情人都知道,张书堂是个“能人”。从1976年任寨坪村党支部书记到2001年,并于1996年任镇政府挂职副镇长,2006年任镇企业办主任。

15年前,张书堂带领乡亲们开煤窑、架大桥、建学校、办企业、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到2001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集体年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凭借集体经济的实力,张书堂为寨坪办了一桩又一桩的大好事、大实事:投资60多万元,在蟠洪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桥,解决了困扰寨坪人千百年来的“出门难”;投资近百万元,建成漂亮的教学大楼,孩子们喜气洋洋搬进了新校舍;投资30多万元,安装了自来水、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每年拿出10多万元,村里实行用电、吃水、烧煤、提留、上学“五免费”,老百姓年终有福利、节日有补助。寨坪村也由当时人均收入仅几百元、集体贷款数万元、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率先跻身长治市“小康村”行列,村党支部被评为山西省“红旗党支部”。他本人也先后荣获“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卸任后的张书堂有份相对稳定工作——任洪水镇挂职副镇长。在旁人眼里,这时的他不愁吃穿,可以松口气、享点福了。可张书堂仍积极包村包片,主动请缨深入穷村、乱村开展工作,先后负责过三个片共1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的下乡驻村工作。同事称他是“救火队长”,老百姓把他比喻为“连心桥”。这次让他担任新寨村党支部书记,是镇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后作出的决定,更是张书堂根本没有想到的。

新寨村距寨坪村3里,由新寨、娥头、季家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20户430口人,1051亩耕地分布在沟沟梁梁,是远近闻名的乱窝子,历来就有镇上选派村支部书记的“传统”。村支部书记走了来,来了走。“一片滩,两座山,三个村,四条心。”仍是新寨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特别是近年来,肖家岭煤矿在新寨村开矿时曾承诺,为村民每年提供100吨煤。然而7年来,村民们没有分到过一斤。为此,村民经常与煤矿发生纠纷,有的还到县里上访,干群关系尤为紧张。

嫁女不嫁新寨汉,当官不当新寨官。听说张书堂要去新寨,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同事们劝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在寨坪当了25年支书,已经吃够了苦,现在工作稳定了,还去受那个罪干啥?”

家里人也说他:“家里一大堆困难,你怎能忍心不管呢?”

对于张书堂的到来,新寨人更是众说纷纭,有赞成的、质疑的、抵触的:“这下我们踏实了!”“老张当支书当上瘾了?”“咱村为什么总要养活外人?”……

尽管如此,有着40多年党龄的张书堂二话不说,接过了新寨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张书堂心里清楚,这是组织的需要和信任。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扎了根。

“天不能改,但地一定要换”

当兵出身的张书堂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可新寨村的家当张书堂第一次皱起了眉头:账上仅有12元钱现金却有140万元的贷款——“没有钱想为老百姓办件事,真叫个难呀!”

张书堂知道,要打开工作局面,首先要取得群众信任,要让大家明白你是真心为他们服务的。

万事开头难。张书堂将解决麻缠多年的煤矿纠纷当成自己的破题之举。他一方面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的想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同煤矿协商,最后由镇里出面达成共识:煤矿一次性支付村里35000元,从2010年起每年给村里供煤500吨、向村集体上交5万元占地补偿费用。

当领到补偿款,看到自己和村集体以后每年都会有进账时,新寨人心气顺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工作迈出了第一步,张书堂暗暗思量:面对穷土恶水,要拔掉穷根,必须改变群众的观念,重整新寨山河。他说:“有句话叫做改天换地,可我认为,天不能改,但地一定要换。”

有一件事,老党员韩志祥至今记忆犹新: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句话竟成了现实。

那是张书堂到任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韩志祥指着对面的大片河滩说了句:“这里什么时候就能种上庄稼呢?”随意的一句话,张书堂却记在了心上。

几天后,村里煤矿扩建,张书堂主动跑到矿上“拉关系”,承担起了处理土方的任务。一车一车的“废土”源源不断地倒向河滩,他带领全村老小齐上阵,仅用三个月时间,80亩河滩变成良田,仅此一项节约30多万!

第一把火就烧出了干劲,烧出了效益,烧到了新寨人的心坎上!

张书堂没有满足。他召集党员、群众三天两头地开会,访民意,察民情,很快给新寨人描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发展、三年大变样”奋斗目标。

季家庄27户村民散居在山梁上,一条进村小路陡峭坑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汽车进不了村,村民们没少吃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苦。张书堂决定为季家庄修一条水泥路。

村里的地垫好了,可只有砸好坝地才不会被冲毁。砸一条千米大坝是张书堂在造地前就有的想法。

新寨村7名村支委、25名党员,开会的时候都是“派会”,今天张三家,明天李四家。盖一个村级活动场所,建一个小广场,然后绿化、硬化……一张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画卷在张书堂脑海慢慢展开。

作为“外人”,张书堂深知新寨的未来还要靠新寨人。为此,他注重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对他们带一程,扶一段,送一路。在他身体力行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跟着老张干,我们踏实。老百姓好日子刚开始,以后的生活更有盼头啊!”村委主任韩秀斌铁了心。

“有病了还乱跑,总算逮着你了……”

2009年4月9日,张书堂上任整整一年。就在这天晚上,他接到长治二院诊断结果:贲门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张书堂就一直感觉身体不适,但他没当回事,直到前不久去长治出差办事,才顺便进行了检查。他的病,新寨人不知道,寨坪人更不知道。

一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是看你为党做了哪些工作、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接受采访时,张书堂对疾病毫不避讳,言语间流露出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与热爱。“老百姓对我抱有希望,我决不能让大伙儿失望!”在他眼里,新寨的老百姓就是天,党的工作就是全部。

正因为这种对党的忠诚和对生死的淡定,张书堂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他三天两头地往省、市、县跑,找熟人,托关系,跑项目,跑资金;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经常步行到对面公路上搭班车,饿了吃大碗面,晚上找家小旅店住;即使在太原住院,天下雨了,他总要打电话问问村里有没有发大水、有没有危房,困难户、五保户怎么样,路边的水泥盖上了没;回来的第一站总是工地上。化疗有副作用,回来前两三天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干脆跑到村里干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一项一项布置、检查、验收。张书堂一辈子都在抢时间,这一次,他是在人生终点前竭尽全力地冲刺!

在新寨村人眼里,季家庄人是幸运的。3里长的水泥路只用一个多月就修到了家门口。对此,季家庄人最有发言权:“遇上雨雪天,村里进不来车,修房盖屋、婚丧嫁娶都得看老天爷脸色。现在好了,出门方便多了!感谢老张啊!”

在新寨人眼里,张书堂是公道的。韩水明是张书堂的外甥,煤矿拉煤车压坏了庄稼地里的玉米,村委会组织对村民损坏情况进行评估,赔偿款送到了他家,可硬是给退了回来,媳妇还组织几个妇女去煤矿门口堵车。“该给的一定给,但集体的钱谁也不能多拿一分!”这是他留给外甥的话。

当干部就要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谋利益,这是张书堂30多年来恪守的准则。他把新寨每个村民都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全都放在心上。在村里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张是个好人”。

67岁的老党员韩二尧有40多年党龄,为新寨建设出了不少力,可从来没有出过镇。建党88周年之际,张书堂带着全村党员去县城“旅游”了一趟。用韩二尧的话来说,“咱也开了回眼界,见了见世面!”“还有呢,去年中秋、春节村里每人分了月饼、白面,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提起张书堂,韩二尧的老伴抢过了话头。

村民韩俊德不会忘记,他父亲去世后,在太原化疗的张书堂及时从煤矿为他要了1000多斤炭,还嘱咐村干部帮着处理后事,随后又给他母亲办了低保。

“心换心,赛黄金。”张书堂用一颗心换来村民一片情,用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教育着人们,赢得了大伙儿的尊敬和爱戴。得知他生病的消息,寨坪人来了,新寨人来了。

一篮鸡蛋、几斤核桃、半袋小米、一只老母鸡……“都是自家产的,也没什么好东西。”“赶紧养好病,再带俺们干大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是对老张最大的褒奖。一天,五保户韩怀育在修路工地碰见了张书堂,赶紧买来四袋奶粉,嘴上还念叨:“有了病还乱跑,总算逮着你了,几袋奶粉补补身子吧!”在乡亲们眼里,张书堂是为新寨累倒的。

“我的时间不多了,请你让我把工作干完”

任挂职副镇长、村支部书记,张书堂每月有1100元收入。然而,他每次化疗费用就得6000多元,至今已花了4万多元,却从没有向组织开过口。

对党无所求,对家张书堂却心存愧疚。自己有病,三儿子患癫痫病长年需要人照顾,这都落在了老伴张先菊一个人身上。“只要他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生活上是苦了点,可我不能拖他后腿,我为有这样的丈夫感到骄傲。”他的秉性老伴再清楚不过。

张书堂带病坚持工作的事传到了镇里,洪水镇党委书记、镇长魏振东十分关心他的病情,一有时间就打电话询问,出差办事总忘不了去医院看望他。在病房里,张书堂红着眼圈对魏振东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对百姓的承诺还没有兑现,我不甘心。请你让我把工作干完。”老张一辈子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第一次张口,竟然是要求让他继续工作!

“在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大力宣传老张的典型事迹,就是要让全镇党员干部学有标兵,干有榜样,真正让老张的事迹,老张所做的工作,影响和带动全镇各项工作发展。”魏振东告诉记者。

张书堂带病坚持工作的事传到了县里,受县委书记周涛的委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薛安庆专程看望了张书堂。当问到老张有什么困难时,老张只是恳请组织帮助解决村级活动场所的办公设备……

功德无碑,百姓有碑。

一年多的时间不长,张书堂带给新寨的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寨人却感受到了亮堂堂的实惠。

30多年来,尽管张书堂的职务在变,工作岗位在变,但他扎根基层任劳任怨的作风始终没有变。

忘其亲,忘其家,忘其身,是一个基层共产党员的本色人生。“还能活多久我说不上,只要身体能撑得住,活一天就为党做一天工作,活一天就为乡亲们干点实事。如果身体允许,明年我一定把坝给乡亲们修好!”

在病魔面前,张书堂黑了瘦了,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话语依然十分坚定。就在11月25日,当武乡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魏晋民代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看望张书堂时,老张一再念叨着要兑现对老百姓的承诺,再给乡亲们办几件事。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金道铭同志来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同志来了,长治市市委书记杜善学同志来了,武乡县县委书记周涛同志来了,他们都为张书堂同志的事迹而感动,为老区党员中有这样的楷模而自豪。

在村口,张书堂向我们挥手道别,在他身后是刚刚竣工的村级活动场所,夕阳的余辉映红了天边的晚霞……

猜你喜欢
老张书记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感谢老张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集书记
我以为你是贼
老张的手机
又见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