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技校冷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0-10-27 02:46何宁芝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冷库电路教学法

何宁芝

(肇庆市第二技工学校 广东 肇庆 526060)

任务教学法在技校冷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何宁芝

(肇庆市第二技工学校 广东 肇庆 526060)

把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制冷专业课教学,符合技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文从“任务”的提出入手,从合理分解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任务教学的实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任务教学法在技工学校冷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法;技工学校;制冷专业课;冷库及冷藏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实践表明,在制冷专业课程中使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教师、学生及任务三者之间能进行积极的互动。

任务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任务推动学习进程的教学方式。在制冷专业课教学中,可通过“任务”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置于一种探寻、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状态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使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其过程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任务”的提出

制冷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制冷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开设了电冰箱、空调器、冷库及冷藏技术等若干专门化课程。其中,《冷库及冷藏技术》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重要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开展教学。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课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任务。

通过《冷库及冷藏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冷库电路系统和制冷系统的装配、调试、维修、检测等实用技术,且具有一定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冷库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可将该课题作为一项“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望驱使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学到冷库电路检修的相关知识,并获得冷库电路故障检修技能的训练。

合理分解任务是任务教学法的关键

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直到每个小任务可进行具体操作或执行为止。一个冷库电路系统的故障判断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如设计“冷库电路系统故障判断的整套程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问题。冷库电路系统故障判断需要一定的步骤,而且要一环扣一环,可按顺序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包括检查主电路电源是否接通、电路电压是否正常、热继电器是否复位、电动机是否绕组烧毁或短路等。通过细分任务,学生会感到学习任务更加清晰,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最后总结任务时自然水到渠成。

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冷库及冷藏技术》课程的任务教学计划,就是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和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建立起该课程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

教学计划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效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考虑任务量大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教学计划。制定计划不仅要符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还要符合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要合理分散重点、难点。

任务教学的实施

(一)“任务”情境的创设

首先,创设的“任务”情境应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再现冷库技术的应用情境,让学生在观赏、交流中产生知识联想,并获得理性感悟,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适时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学习冷库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从而自觉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也是学习冷库知识的开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推进学生学习的进程,并体现主动认知的理念。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思维的启迪;应明确指出相关“任务”的实用价值,以便学生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学以致用。

此外,应提供任务教学的相关支持。例如,教师可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力求适用、够用及有用,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自行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并归纳整理,对于理论基础不太好的技校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技校教学的取向。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设组长一名,组内的学生都要参与具体的学习活动。

(二)“任务”的完成过程

分解任务 教师可以把 “冷库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分解为“压缩机、风机、水泵和温控”电路故障等若干个子任务,使学生能有目的地分步进行,如表1所示。

表1 冷库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排除任务表

冷库基本知识介绍 由学生自行介绍小型冷库控制电路的作用、基本构成及各电路的工作原理等内容,教师适时点评。

冷库控制电路原理图绘制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技术要求,适当给出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工作:根据资料,初步学会画出“冷库各控制电路原理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每个元器件的作用,并进行展示。

元器件性能检测 教师适当讲解压缩机和各元器件性能的检测、连接方法,并组织、指导学生对各元器件进行检测,使其掌握各元器件的检测方法。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解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指导方式要有所不同。

电路技术指标测量 指导学生制定冷库控制电路技术指标检测方案,并测量各电路技术指标,包括“用万用表测量压缩机、各风机各绕组的阻值;用钳表测量压缩机、各风机的电流值,再计算各功率”等内容,并进行展示。

冷库电路故障判断与排除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电路技术和检测方法,找出电路的故障并排除,包括“安全用电;用万用表测量各元器件的阻值、工作电压;用钳表测量压缩机、风机的电流值,再测算各功率;故障判断,更换零件,排除故障;试运行”等内容,并进行展示。任务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允许学生采用不同技术方案,查找电路故障。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指导尺度,即使学生方法欠合理,也应采用侧面启发的方式,使学生记忆更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用电安全始终是要强调的重点,学生应在教师监护下进行作业。

(三)“任务”完成状况的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具有激励和检查的作用。方法是:学生就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回顾与分析,找出成功与不足,教师进行适当提示、分析、点评,并进行最后的归纳。另外,还可在小组之间进行成果展示,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积极表扬和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应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完成“任务”的指导方式

在任务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教学的进程和方向,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要求,教师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的指导方式,使学生能自已领悟,这更具教学价值。要注意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例如,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在交流、协作中完成任务。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学习进度不一、收效体会不同等问题。对此,指导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可对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必要时,可把学习技巧向部分学生传授,也可就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的讲解。

明确目标任务对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和引导,而不是讲授和灌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性支持;在学生解决问题方向不明时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应做好总结工作。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17.

[2]余明华.冷库及冷藏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3-27.

[3]杨世成.基于“任务驱动”的《数控编程》课程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8):77-78.

G715

A

1672-5727(2010)06-0080-02

何宁芝(1975—),女,广东肇庆人,肇庆市第二技工学校副校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制冷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冷库电路教学法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电路的保护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善良不会被辜负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