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女子体操集训队赛前状态评估及营养建议

2010-11-08 10:58吴方雷辛衍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睾酮集训运动量

吕 利 吴方雷 辛衍波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国国家女子体操集训队赛前状态评估及营养建议

吕 利 吴方雷 辛衍波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赛前集训的国家队8名女子体操运动员在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29 届奥运会前的集训,及其膳食进行调查,运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和机能测试,测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偏低,表明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对膳食进行合理调配,需加强营养、科学膳食,以此提高生理机能。

女子体操集训队;生理生化指标;监测;营养调配

体操运动员由于项目的特殊要求,需要严格控制体重,对其饮食结构的研究至今仍是体育界和医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对参加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女子体操队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监测,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营养调配建议,旨在改善运动员营养状况和机能水平,使其适应赛前训练以及比赛的需要。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国家女子体操集训队10名优秀运动员,均为健将级运动员,其伙食标准为40元/d;训练量较平时大(全天训练,每周休息1d),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1.2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分析比较法、指标测试法、数理统计法。

1.2.1基础生理指标测定

在调整期和集训期测定运动员的基础心率、血压、血红蛋白和尿蛋白等。

1.2.2部分血液指标的测定

测定运动员调整期和集训期的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尿素、主要常量与微量元素和血睾酮等。

1.2.3尿液的测定

对运动员进行调整期和集训期的尿常规检测。

1.2.4数据分析

全部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6.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P<0.05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 研究结果

2.1调整期与集训期基础心律、血压变化(见表2)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员的心率、血压均有所升高,心率上升了3-5次/min;血压上升了1-1.5kPa。

2.2调整期与集训期血红蛋白、血尿素、血睾酮含量(见表3)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集训期的血尿素值由2.35-3.18mmol/L上升到3.67-3.79mmol/L,血尿素增加量1-2mmol/L;同一时间内的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很小;血清睾酮从调整期的0.22ng/ml下降到了0.125-0.165 ng/ml(P<0.05);血清皮质醇则低于大运动量阶段(P<0.05、P<0.01)。

表2 本研究对象调整期与集训期基础心律、血压变化情况一览表

注:与调整期比较,P<0.05

表3 本研究对象调整期与集训期血红蛋白、血尿素、血睾酮和皮质醇的含量变化

注:**P<0.01,*P<0.05均与调整期与正常值比较/Ⅻ

2.3调整期与集训期主要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见表4)

表4 本研究对象调整期与集训期主要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比较

注:与调整期比较,P<0.05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还在正常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高强度训练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铁、锌、钙、镁几种元素接近低限水平。

2.4调整期与集训期尿常规检查(见表5)

表5 研究对象调整期与集训期尿常规检测结果一览表

注:与调整期比较,P<0.05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尿液的pH值为5.5-5.7,与安静时比较偏酸性,说明运动员体内有酸性物质堆积,而酸性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肌肉的运动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尿液的比重高于正常值,最高值达到了1.074;尿胆元、尿蛋白微量或弱阳性。

2.5调整期与集训期血液成分检查(见表6)

表6 国家队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训练量时某些血液成分变化

注:与调整期比较,P<0.05

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女子体操队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血清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还在正常范围内,在运动量下调和采取措施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清蛋白均有所上升。

3 结果分析

3.1高强度训练对女子体操运动员心率、血压的影响

运动训练特别是高强度训练会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深刻变化,为了及时掌握女子体操运动员恢复的情况,在调整期和集训期的一周连续测定运动员的基础心率、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员的心率、血压均有所升高,心率上升了3-5 次/min;血压上升了1-1.5kPa,二者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一周内恢复到原有水平。运动生理学研究认为,大运动量的训练引起的人体机能变化必须在2-3天内恢复,本研究与之吻合,说明大运动量训练后应进行积极的、活动性的休息,调节膳食结构,科学的补充营养,促进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出现机能能力的超量恢复。

3.2血红蛋白、血尿素、血睾酮在高强度训练中的变化

3.2.1高强度训练期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及营养调配

运动性贫血在体操项目发生的频率相对其他项目较高,尤其是长期控重的女运动员容易出现。而血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与血液运载氧的能力高度相关,与运动能力关系很大。正常成年女子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50g/L,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为125-170g/L ,理想值为160g/L。女子体操运动员在调整期血红蛋白值为125g/L ,与常人比较还在正常范围内。若用运动员的标准要求就处于偏低水平了。而且,大强度训练后的血红蛋白值下降到了118.5 g/L,几天后才恢复到125g/L以上,说明我国国家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达到了贫血的临界值。有关研究证明,营养不良和运动量安排不宜等多种因素造成女子体操运动员血红蛋白偏低或贫血。根据引起“运动性贫血”的几个原因,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的放矢解决问题:长白景仙灵,刺激机体生成更多的红细胞;补充优质铁源康比特生血铁,增加机体铁的摄入;补充强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膜,防止红细胞遭到破坏,从而起到维持红细胞浓度的作用。大运动量训练后,人体通过汗液排泄,丢失了大量电解质和维生素,因此运动员应该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

3.2.2高强度训练期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血尿素值的变化

尿素是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在肝脏合成后时放入血液,称血尿素,然后经血液循环制肾脏排出体外。一般在30min以内的运动时,血尿素水平变化不大,只有在30min的运动中,血尿素含量变化才大。安静时血尿素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血尿素更多的是反映运动量的指标。因为只有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后,蛋白质和氨基酸才会大量分解功能,引起血尿素上升。正常人血尿素为1.8-8.9 mmol/L,运动员血尿素值国外报道为5.83mmol/L,我国运动员正常值为3.81mmol/L。血尿素与人体身体机能状态、疲劳程度以及负荷量大小有关,一般认为,运动负荷大蛋白质分解加强,血尿素值会升高,但升高的程度存在运动项目和个体差异。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集训期的血尿素值由2.35-3.18 mmol/L上升到3.67-3.79mmol/L,血尿素增加量1-2mmol/L,说明此时运动量很大,运动员还能适应。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血红蛋白降低时,血尿素上升,即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运动量上升的关系密切。同一时间内的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很小,说明血尿素值升高是更主要的原因。通过调整后,血红蛋白上升而血尿素下降,从而使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状态。血尿素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运动员的饮食中往往含有过多的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占主导优势,尿素生成增多。提示在运用血尿素指标对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负荷量进行评定时,注意排除高蛋白膳食。

3.2.3集训期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血睾酮的变化及营养调配

血睾酮是雄性激素的一种,由于它具有增强合成代谢的功能,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成年女性血睾酮正常值约在0.02-0.80 ng/ml,而我国国家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血睾酮值在0.1-0.2 ng/ml之间,处于较低水平。很多研究都表明,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血睾酮水平下降。由表3可以看出血清睾酮在调整阶段高于大运动量阶段。

3.3主要常量与微量元素在运动训练中的变化及营养调配

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虽然都在正常水平,但也可以看出,高强度训练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铁、锌、钙、镁几种元素接近低限水平(表4),特别是铁、锌、钙的低下会引起贫血,影响肌肉工作能力等。因此,在食物中应注意补充以上几种元素。而血中CO2、PO4是反映人体碱贮备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碱储备低,对于清除乳酸、消除疲劳不利,应多吃碱性食物,促进人体运动后的恢复。

3.4尿液成分在高强度训练中的改变及营养调配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尿液的pH值为5.5-5.7(表5),与安静时比较偏酸性,说明运动员体内有酸性物质堆积,而酸性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肌肉的运动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尿液的比重高于正常值,最高达到了1.074,说明此时运动员处于脱水状态,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种脱水状态;尿胆元、尿蛋白微量或弱阳性。因此,建议运动员多吃碱性食物,不要限制饮水,以维持人体酸碱度和避免体内缺水。

4 小结与建议

1)我国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次日晨升高,在一周内恢复。

2)我国有些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存在项目及个体差异,因此,补充铁制剂,提高Hb含量,纠正运动贫血发生;提高睾酮,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降低血尿素,使运动员血红蛋白值至少达到正常成年女子的平均值以上。

3)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经过适当的休息及营养补充能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因而,提高碱贮备(例如运动前1-2h补充碳酸氢钠溶液每kg体重300mg),防止体液酸化,来推迟疲劳发生。

4)建议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高强度的集训期,适当加大运动负荷量,科学的调整营养膳食结构。

[1] 杨虹,陆崇义,罗荔,等.广西运动员贫血和营养状况的研究[J].营养学报,1991(13).

[2] 李静.从40届体操锦标赛分析我国体操队北京奥运会的前景[J].辽宁体育科技,2008(1):47.

[3] 周琴璐,曲岩,李强.对参加悉尼奥运会中国体操运动员机能及营养的监控[D].全国第9届运动会体育科学大会论文,2001.

[4]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11-412.

[5] 冯美云,冯炜权,林文韬.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11-422.

[6] 吕晓华.运动营养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7]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60-363.

[8]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52-270.

ConditionAppraisalandNutritionSuggestionofOurNationalFemaleGymnastsPer-competition

Lu Li,Wu Fanglei,Xin Yanbo

(School of P.E.,Shaanxi Nomal 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China)

By using the testing method of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the paper makes comprehensiv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testing for 8 elite gymnasts from national female gymnastic team during training camp before 40th World Championship and 29th Olympic Gam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is slightly low of our female gymnasts .It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 the nutritional science diet and improve nutrition status and body function.

national female gymnasts per-competition;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testing;nutritional adaptation

2009-05-30;

2009-09-21

吕利(1984-),女,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与训练方法。

G804.7

A

1672-1365(2010)01-0065-03

猜你喜欢
睾酮集训运动量
浅谈睾酮逃逸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全国优秀乒乓球青少年大区集训竞赛模式研究
正说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