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重温 《纪念白求恩》

2010-11-11 06:31薛鑫良
中华魂 2010年3期
关键词:白求恩精神

/薛鑫良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重温 《纪念白求恩》

文/薛鑫良

2009年12月21日,是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发表70周年。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胸外科专家;1938年3月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以身殉职。毛泽东为12月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大会亲笔书写了挽词: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并于12月21日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编辑的 《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了 《纪念白求恩》一文,后来编入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白求恩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白求恩于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正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医学专业;1915年加入加拿大皇家陆军,到法国战场担任战地救护队的担架员,后因受伤重返学校;191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成为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

1935年7月,白求恩作为加拿大医学界的代表,到苏联的列宁格勒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同时,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和医疗事业进行考察,耳目一新,心情振奋。他回国以后,在这一年就秘密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决心为人类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白求恩在洛杉矶市经过到美国宣传抗日的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介绍,决心“到中国去!”不久,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1月8日告别亲人,率领由懂中国话的护士琼·尤恩等人组成的医疗队,从加拿大的温哥华市登上海轮,远渡重洋,经新加坡、香港、武汉、郑州和西安,舟车劳顿,于3月底到达延安。周恩来、朱德分别在武汉、西安会见了白求恩。

毛泽东在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晚上,就在凤凰山住处的窑洞里会见了他。两人在烛光下亲切地从夜里十一时长谈到次日凌晨二时。他们坦诚交换了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看法。白求恩联系自己曾经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中实施战地救护的经验,认为如果有战地医疗队及时抢救,前线的重伤员有75%是可以救治和康复的。当时,抗战前线非常需要医术高明的医生,但前线又很危险,任务很重,条件很差,生活也很艰苦。因此,毛泽东邀请他留在延安主管八路军边区医院。白求恩说: “我请求到前线去。一个军医的战斗岗位应该是离火线最近的地方。我从加拿大带来的二十多箱医疗器材,足够建一个战地医疗队的需要。”毛泽东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分别时还风趣地说: “你长得很像列宁。”白求恩说: “因为我是列宁主义的实践者嘛!”白求恩当晚在日记中写道: “我在那间没有陈设的房间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坐着,倾听他从容不迫的言谈的时候,我回想到长征,想到毛泽东和朱德在那伟大的行军中怎样领导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长途跋涉,从南方到了西北崇山峻岭的黄土地带。由于他们当年的战斗经验,使得他们今天能够以游击战来困扰日本军队,使侵略者的优越武器失去效力,从而挽救中国。”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他是一个巨人,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938年4月,白求恩率领战地医疗队奔赴晋察冀前线,一路考察,一路诊疗,于1938年6月17日到达军区司令部驻地山西省五台县,受到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人的欢迎。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 “我深深地感到必须向中国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为美丽的国家而与野蛮的法西斯进行英勇搏斗的伟大精神。”

1938年9月15日,由白求恩建议创办的晋察冀根据地第一所 “模范医院”在松岩口正式建成。在有两千多人参加的开诊典礼上,白求恩身穿八路军军服,满怀激情地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必须击败法西斯。我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参加过西班牙战争,然而像中国军队这种勇敢的精神,我在世界上还未曾发现过。我要对八路军和游击队伤员的勇敢和从不抱怨的精神表示钦佩!”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在为一名重伤员做手术时,不慎划破手指,感染中毒发生败血症。聂荣臻命令医院和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白求恩。11月12日,白求恩写了遗嘱: “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白求恩还对身边的同志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

白求恩不幸逝世后,中共中央发了唁电。朱德总司令也致电他的亲属并撰文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挽联是: “万里跋涉,树立国际和平,堪称共产党员模范;满腔热血,壮我抗战阵垒,应作医界北斗泰山。”延安 《新华日报》还发表专文,沉痛悼念 “我们伟大的伤员救星陨落了!”

白求恩是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白求恩英年早逝。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还是一个医改倡导者和医学发明家。

早在加拿大从医期间,白求恩就通过对社会的考察和思考,认为医学不但应该医治病症,还应该注意疾病的社会根源;并于1935年为失业者创办了一个免费诊所。他是加拿大第一个积极倡导社会化医疗制度的人,认为“医疗制度必须被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提供医疗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革经济体制,消除无知、贫穷和失业。”1936年他又创办了由100多名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蒙特利尔市人民健康团体,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成为加拿大医务人员实施的第一个促进社会化医疗的行动。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流动医疗车,可以储备为500个人进行包扎和做100例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他还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前线发明了流动血库和输血技术,1936年第一次输血就成功地挽救了12名伤员的生命,被誉为当时军医界最伟大的创举。

白求恩到达晋察冀前线之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困难之际。在日伪军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下,八路军指战员有时只能用马饲料充饥,白求恩也曾经拿土豆当饭吃,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他应聂荣臻聘请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时,毛泽东特别打电话给聂荣臻:每月要发给白求恩100元生活津贴,对他的意见和能力完全信任。白求恩得知消息后,立即给毛泽东写信:“我谢绝每月100元津贴。”在工作中,白求恩更是殚精竭虑,恪尽职守。聂荣臻回忆说:白求恩一到五台县,立即开始紧张的诊断医治工作。第一周就检查了医院全部500多位伤病员,第二周开始做手术;经过四周的时间,就治好140多位伤员,使他们恢复健康,重返前线。在1938年反“扫荡”中,他在六天内医治了120名伤员,做了105例手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丝毫不顾个人安危,而把不能挽救一名战士生命当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他还曾经两次为两位伤员各输血300毫升 (这两人在1955年都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对医护人员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抽我的!”“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鲜血,救活一个战士,就胜于打死10个敌人。”白求恩在救治成千上万个战士生命的同时,还完成了重要医学著作 《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被称为 “他一生最后心血的结晶”。

人民大众渴望白求恩精神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白求恩。建国以后,他的陵墓就由河北省唐县迁至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并建有白求恩纪念塑像。“白求恩奖”成为全国卫生界的最高奖项。白求恩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保卫中国同盟会主席)生前所说: “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白求恩大夫。他是那些帮助我们获得自由的人中的一位。他的事业和他的英名永远活在我们中间。”2009年9月10日,白求恩正式入选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是意蕴深邃。毛泽东首先运用列宁主义的观点,充分肯定白求恩精神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同时,毛泽东高度赞扬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接着,毛泽东严肃批评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五种不良现象:一是“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二是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三是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四是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五是 “见异思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毛泽东明确指出: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毛泽东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在文章的结尾,毛泽东情理兼备、语重心长地写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70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由当时只有约七十万名党员、抗击日寇的政党,发展壮大为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在和平环境中长期执政的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信心和忧患同在的国内国际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毫无疑问,大力宣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正是题中应有之义。面对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和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泛滥成灾等困扰,人民大众更是怀念、渴望和呼唤白求恩精神!

然而,令人遗憾和反思的是,毛泽东在 《纪念白求恩》中批评的不良现象,如今在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屡见不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人还肆意歪曲、亵渎、贬低、否定甚至荒唐地批判白求恩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优良传统,公然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和腐败行为,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邓小平早在198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就曾经强调指出: “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 ‘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居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 ‘批判’,而这种荒唐的 ‘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60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讲话的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抵制和纠正各种违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奇谈怪论和错误言行,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温故而知新,继往又开来。能力有大小,办事须公心。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始终践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人格修养,做一个有益于有利于人民的人,而不是一个有损于有害于人民的人;谨防由人民公仆异化、蜕化为人民公贼甚至人民公敌。

猜你喜欢
白求恩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精神灿烂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