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再生能源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0-11-15 07:19鹏,李
绿色科技 2010年9期
关键词:上海市能源上海

雷 鹏,李 博

(1.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政策研究中心,上海201700;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长,能源短缺问题困扰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而传统能源生产与消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既可以提供新的能源,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取得良好的环境效应。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和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上海是我国国内第一个开始实施绿色电力机制的城市,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随着美国发起新能源革命,世界各地相继掀起了发展新能源的热潮。上海各界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也在进行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上海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业。上海大力发展制造业,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提供新能源装备,其作用毋庸置疑。而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分析

2.1 满足上海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2.1.1 上海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上海是一个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稀缺的城市,能源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的总量也随之增长。自1985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上海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为5.66%。1995~2003年的8年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2%。2007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达9 700万t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5.22t标准煤。上海能源消耗基本情况[1]见表1。

表1 主要年份上海能源消耗基本情况

2.1.2 上海能源消费结构

上海也是一个缺乏能源资源的城市。所需使用的能源大部由外省市调入。“九五”时期前3年,煤炭的最高消费比重占全市能源消费的70%左右。本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仍是上海的主要能源。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自市政府提出“十五时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上海工业煤炭消费总量实现零增长的设想”以来,采取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相结合、能源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能源结构调整与加强能源管理强化节能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在“十五”期间的前4年,煤炭消费占全市比重稳步下降。表2为上海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的比重为55.11%。2007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7 266.85万t标煤,是1985年2 553.21万t标煤的2.85倍,1990年 3 191.06万t标煤的 2.28倍,1995年4 465.87万t标煤的1.63倍,2000年5 492.08万t标煤的1.32倍。能源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为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同时也为上海城市的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带来影响。

表2 上海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1.3 上海对新能源的利用

上海在对各领域开展节能改造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上海的风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地处北纬31°,属中纬度地区,紧靠上海出海的长江口区,属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之一。上海电力部门在南汇和崇明东部海岸各设立了50m高的测风塔,据2年来的测风结果显示,50m高度年均风速达6.7m/s(近两年平均风速为历年来最低)。经与附近气象站历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年平均风速可达7.1m/s,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329W/m2。年有效风力为4~25m/s累计时间可达7 300h以上。崇明风速与南汇相近,稍高0.1m/s。按年上网电量估算的设备利用小时为2 000h左右。据估计,上海具有3 000MW潜在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而且有可供大规模装机的浅滩[2]。目前已建成总装机容量为24.4MW的陆上风电场,正在建设中的100MW,总装机容量达10万kW,将超过目前全市风电容量之和。30多台风机每台发电功率达3 000kW,是沪上现有最大风机的2倍。

上海还开展薄膜太阳电池、聚光太阳电池以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上海已具备一定的太阳能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能力,同时还将结合崇明生态岛和世博园区建设,开展兆瓦级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目前上海光伏发电已安装累计达1.8MW,正在安装3.4MW。上海具备一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特别是风能资源。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上海能源供应的有效组成部分。

2.2 改善并保护上海生态环境

上海是一个人口多、经济发展速度快的特大型城市。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上海,如空气污染、水质型缺水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2.2.1 环保上的资金投入

1990年代以来,上海对环保的投入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1.89%上升到“九五”期末的3.12%。5年累计投入506.79亿元,比“八五”增加366.28亿元,1998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100亿元,2000年达到141.9亿元,创了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以来,通过滚动实施环保3年行动计划,每年的环保投入占同期GDP的3%以上(见表3)[3],上海建立了全社会协调推进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努力使得上海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今后几年,上海环保投入还将保持在3%以上,重点解决上海的重大环境问题。

表3 上海市环保投入(2001~2007)

巨额的投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截至2008年10月底,二氧化硫在2007年排放量49.78万 t的基础上削减4.8%,化学需氧量在2007年排放量29.44万t的基础上削减3.8%。目前,上海市二级及以上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已超过500万t/d,90%以上保留工业区污水得到集中处理,累计已有852万KW电厂机组脱硫改造设施投入运行,市级环保重点监管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0%左右。上海在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上海市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以API指数表征的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优良率连续5年稳定在85%以上。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苏州河水质得到改善,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黄浦江、长江口、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呈稳中略降趋势。

2007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稳中趋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8d,比2006年增加4d,优良率达到89.9%,为历史最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浓度分别较2006年改善10%和16%,大部分区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也较2006有所上升。在城市建设大规模推进的情况下,上海市区域降尘量为8.0t/km2·月,与2006年持平;上海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大部分重点整治河道水质与2006年基本持平,黑臭断面数有所减少,松江、南汇重点整治河道水质较2006年分别改善14.1%和7.7%;本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标准要求,区域环境噪声夜间时段和交通噪声昼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较2006年均有下降。

2.2.2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海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稳中趋好,但环保中仍然存在问题。如2007年,上海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55mg/m3,虽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但较2006年上升0.004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 0.088mg/m3,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但较2006年上升0.002mg/m3;2007年,上海市降水pH平均值为4.55,酸雨频率为75.6%,较2006年上升19.2个百分点。近5年上海市酸雨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

图1 2003~2007年上海酸雨和降水pH值变化趋势

因此,上海市改善环境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在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对上海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突显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污染物减排工作,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8月13日发布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有利于上海市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

2.2.3 上海市的节能减排计划

《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上海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见表4)。到2010年,上海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 2005年下降20%左右;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26%(见表5);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表4 2006~2010年上海市化学需氧量减排计划

截至2008年10月底,二氧化硫在2007年排放量49.78万t的基础上削减4.8%,化学需氧量在2007年排放量29.44万t的基础上削减3.8%。目前,上海市二级及以上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已超过500万t/d,90%以上保留工业区污水得到集中处理,累计已有852万kW 电厂机组脱硫改造设施投入运行,市级环保重点监管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0%左右。上海在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上海市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以API指数表征的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优良率连续5年稳定在85%以上;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苏州河水质得到改善,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黄浦江、长江口、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呈稳中略降趋势。

表5 2006~2010年上海市二氧化硫减排计划

而大力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上海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这也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2.3 上海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示范作用

目前上海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既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提升形象的重要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平衡,是国际大都市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上海实现振兴、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上海已经作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申博承诺,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率先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环境友好型城市项目,是对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响应。上海将以2010年世博会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上海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

3 结语

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上海实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其中既有解决越来越紧缺的能源需求的考虑,也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全国的环保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都有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应当率先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有所作为。上海经济发达,企业和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坚实基础。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和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连续16年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2.2个百分点。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如果上海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减排,将为全国开辟一个有效的环境保护途径。

上海的环保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探索出一条特大型城市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更加突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变“被动”为“主动”保护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上海市统计局.主要年份上海能源消耗基本情况[EB/OL].Http://www.stats.sh.gov.cn/2005 shtj/index.asp.

[2]张希良,汪婧.上海风电前景与政策分析[J].中国投资,2004(15):48~51.

[3]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01~2007上海市环保投入[EB/OL].Http://www.sopb.gov.cn/.

猜你喜欢
上海市能源上海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