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目中农民话语权和主体性的实现

2010-11-16 05:05
声屏世界 2010年8期
关键词:话语权抗旱三农

□ 王 宏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保障农民平等话语权和相关权利的重要性。媒体应充分认识到保障农民话语权和主体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了解“三农”问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民主和谐的舆论氛围,直接激发农民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真正让农民行使话语权,让政府有关部门听到基层农民的声音。

相信农民的水平和能力,让农民发表他们的心声。现在媒体上关于农民的“话”基本上都是媒体人在代言,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而农民自己很少有机会直接在媒体上大声“说话”。不是农民没有“说话”的能力和水平,问题在于媒体很少给他们提供直接露脸“说话”的机会。实践表明,把农民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直接请进直播间,实行媒体与农民的互动,效果非常好。他们不仅“说”得有见地有水平,而且“说”得很贴切很生动,原汁原味,朴实亲切,形象鲜活。

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农民的真实想法。广播电视对农节目能不能讨农民喜欢,让农民满意,关键在于有没有与“三农”贴心且真正深入到农村的媒体人。央视一位电视人在分析央视新闻频道2009年2月份的抗旱报道时认为,近期我们的抗旱报道,更多强调的是农业部怎样、国家防总怎样、水利部怎样,所谓的基层也无非是乡镇基层干部怎么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怎么指导、气象部门如何提供便利、武警官兵如何帮助、水利电力部门如何调度,诸如此类。我们对这场重大旱情中的当事人——农民的关注始终是一笔带过、蜻蜓点水式的涉及,而不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深入地采访和报道,对农民认为的“抗旱赔钱”观点没有认真报道。①广播电视媒体没有对农民的真实想法深入报道和分析,片面宣传政府组织抗旱的行为,农民的意愿得不到表达,不愿看这样的节目,这种宣传的社会动员作用便也成为空谈。

农业节目在质量上的这种农民主体性的缺失,部分是出于工作作风不扎实。采编人员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和农民倾心交谈、平等交流,才能让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愿意就记者所采访报道的话题和其他“三农”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只有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农民的精神状态相对放松,才能够更为轻松自如地发言。

要创新节目形式,开办各种便于农民充分发言的访谈节目。目前,从央视七套到省、市、县级广播电视机构的专业农业频道、栏目不少,但像央视七套《乡约》、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我是农民》《乡村聚焦》等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

《乡约》是央视七套的涉农大型户外访谈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现场农民观众在农民生产生活的现场交流,原生态的交流还原了真实的乡土气息,给农民开辟了一个话语平台。吉林电视台的《我是农民》是一档农民访谈节目,以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谈话为主要内容,访谈地点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或访谈嘉宾的工作地点。《乡村聚焦》是全国首创的大型农民谈话节目,围绕农村邻里关系、伦理道德、见义勇为、坑农事件、党群关系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不少农民积极参与节目。吉林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有一个子栏目《乡下人说乡下事儿》,将话筒交给农民,农民以主持人身份采访、评说,串联起节目内容。江西电台农村广播的《老表有话说》(后改为《老表心里话》),也是这样。此外,在一些大型涉农综艺节目中,如央视七套的《乡村大世界》及地方台的农业广播电视栏目,也给予农民更多的表演、表现、参与互动的机会,这也是落实农民参与权和主体性的一种方式。

但从农业广播电视传播中农民话语权和主体性的实现来看,涉农节目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目前广播电视媒体中农业访谈、谈话栏目的选题,仍然主要停留在微观经济活动和日常活动的领域。在更宏观层面的整个农业节目体系中,在全国范围内,反映农民内心需求、各种“三农”问题和农技知识、致富信息,能让农民充分参与的、适合农民的节目和栏目还有待加强。让农民的话语权和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应成为涉农节目的常态。

注 释:

①郭松民:《消解“抗旱不值论”需增加政府投入》,《法制日报》,2009年 2月12日。

猜你喜欢
话语权抗旱三农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防汛抗旱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