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游戏+访谈”——“秀”背景下的综艺娱乐节目程式化怪圈

2010-11-16 11:59□冷
声屏世界 2010年4期
关键词:演艺名人综艺

□冷 凇

从先秦时代重 “礼乐”的社会制度,到今天的视觉多媒体娱乐时代,拥有什么档次的娱乐文化,都是显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层次的标准。看似创新不断,实则克隆不停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基本创作模式似乎逐渐定型,出现了一个既多元融合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恒久套路——“演艺+游戏+访谈”。

“演艺+游戏+访谈”模式形成的内因

最初的“娱乐”节目包含了“综艺”及“游戏”两种基本形态,综艺以表演、歌舞为主,而游戏则以玩耍行为或益智竞猜为主。在创下无数辉煌之后,纯粹“表演秀”为主题的《综艺大观》淡然离开舞台,而仍占据荧屏的益智类节目则始终针对特定观众群的好奇心,通过不断引进辨真伪、抢答等互动方式,对节目进行微调和拓展,把悬念的驱动链条进行到底。

1997年开始,《快乐大本营》将娱乐中“游戏”的概念放大,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游戏娱乐”浪潮。邀请一线明星做嘉宾参与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游戏环节,并加入互动性强、参与感强的内容,颇受观众欢迎。娱乐竞技的本源是“游戏”。早在宋代的《教战守》中,苏轼就有“游戏酒食”一词,本意就是“娱乐,竞技”的意思。在英语Game与Play的本意中,核心概念也是“娱乐与竞赛”。娱乐竞技(游戏)中必然蕴涵着三种基本元素:浓郁的文化气息、英雄主义的体现、角色的扮演。这也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娱乐竞技节目是否成功的基础。

2000年《艺术人生》的火爆强化了“名人”概念,追求“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与演艺明星共同分享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聚集国内外演艺明星,用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的形式,观众与嘉宾倾情交流。《艺术人生》成为品牌栏目后,社会影响力激增,刺激有实力的省台或省级地面频道研发出一批名人访问节目,胆大者则不时在“访问”同时做游戏,穿插演艺,甚至“恶搞”,以此提升收视率。

名人资源被证明是娱乐节目百试不爽的一招老棋。为了能够方便采访一线名人,提升节目人气,各省级卫视曾掀起过一股“驻京办”风潮。他们纷纷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约请名人,打造核心访谈节目,这不仅带动了北京的摄影棚租赁、节目后期制作等市场,更发掘、激活了一批一线甚至二三流的明星及社会议题领袖资源。

之后,从“演艺”“游戏”“访谈”的“三分天下”到“三者融合”便顺理成章了。在以“演艺”与“游戏”为基础的名人资源类节目创作中,主持人难免会与嘉宾进行沟通,沟通得引人入胜时便会顺理成章将游戏环节暂时搁置一边。时间久了,节目制作人发现节目的看点似乎并不在“游戏”本身,而是这些明星的八卦内容及其问答中所出的洋相、暴露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由于媒体付出了高额的酬金,为了将明星资源开掘到极致,往往也会在节目的起点或终点位置请其“秀”上一首成名曲,久而久之,三者便水乳交融了。而随后的娱乐风潮却似乎越来越趋向于将多者融合。“秀场”在较为正规化的综艺娱乐节目中逐渐定型为“演艺+游戏+访谈”的标准模式。

“真人秀”冲击下“演艺+游戏+访谈”模式的强化

“真人秀”闯入中国后,“游戏”的概念又回归娱乐本质,只是这一次不局限于名人,不局限于演播室,也不局限于一次性的玩闹。“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show在英文中是指展示、展览、炫耀、假装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游戏规则下的表演。于是,以普通观众为主角的具有游戏规则性质的连续性节目成为新的改版方向,娱乐节目逐渐淡化纯“表演秀”的明星套路,尝试“海选”“真人秀”“现场 PK”等“泛娱乐化”的新概念,但“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的核心竞赛内容依然是演艺,只是角色换成了普通民众和草根阶层。由于游戏与访谈的环节多半需要互动,而主持人的角色又往往难以独当一面地支撑起整个节目,因此酝酿了“嘉宾评委”群体,其目的依然是针对选手的“演艺”进行“提问+访谈”。

在娱乐节目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开心辞典》以独特的“益智竞技”路线自2000年创办后已存活近十年,成为央视的“招牌老店”之一,并作为精品栏目被选入综合频道播出,拥有一大批相对固定的受众。面对“选秀”“真人秀”等“厚脸皮”文化的冲击,《开心辞典》也不得不在传统的“游戏”模式基础上逐渐融入“特长演艺”和“人物对话”,增加“秀”的成分,从而提升观众的肾上腺素与情绪氛围。由于广电总局明令严格限制竞猜节目的最高奖金,缺少了物质刺激的游戏竞技很难吊起观众和参赛者的胃口。因此,娱乐节目中大量的游戏及答题环节往往沦落为过渡与转场,或直接作为访谈话题的引入与延展存在。

多元竞争的格局下,电视制作人更倾向于将节目办成“大杂烩”,将尽可能多的娱乐元素融汇于同一个节目中,希望借此来保证收视率。因此“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挂着羊头,同时卖狗肉、牛肉、猪肉”的情况比比皆是。观众们时常发现省市台中的综艺节目往往是“演艺”节目中夹杂着即兴访问,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访谈,而“游戏”节目中夹杂着对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特长的询问,日常生活的应答会不自觉地演变成游戏,而特长兴趣的展示则顺理成章地变为“演艺”。策划节目预案时,策划人习惯于估算所有嘉宾的话题、特长,并即兴发挥。“游戏”“访谈”“演艺”这本分属于三个不同界面的概念,已然高度融合。

评委角色对“演艺+游戏+访谈”模式的异化

风起云涌的选秀节目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从前重含蓄、讲青涩的时代一去不返,催生了一批随意表现、放任自我的“厚脸皮”青年。当“审丑”已成为流行,人们对于消极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幅提升,而大量无内涵的海选选手不足以支撑起对抗舞台,于是又催生了“评委”这个独特的行业。许多综艺娱乐节目中,评委风头甚至盖过选手。“黑脸”包小柏、“毒舌”柯以敏、“雷人”杨二车娜姆,都让人印象深刻。各有特色的评委也成为秀场上一道值得期待的风景。新时期,评委们日渐成为社会议题领袖,他们的话语权似乎愈来愈大,时常通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提升节目关注度,他们不仅能决定参赛选手的赛程,还能影响节目的进程。

评委未必是相关行业中成就最大和威望最高的大专家,但一定是懂专业、敢说话、善于表达、表演欲强,甚至在录制现场不时有些 “雷人”举动的“眼球吸引者”。最重要的是,评委们需要与节目制作方达成默契,听从节目制作人的调动,而评委之间也讲求一种言语配合。全球热播的“杂艺型”海选节目《英国有天才》推出的“苏珊大妈”曾经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而该节目的核心却是三位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甚至带有表演成分的评委。某种程度上看,《英国有天才》将“秀评委”的模式推向了极致。

评委们除了担当评价演艺和判断游戏的角色外,另两大重要功能便是代替主持人行使即兴访谈和即兴问答的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脸皮越来越厚的节目参与者和越来越“雷人”的“评委”和“点评嘉宾”已经成为“演艺+游戏+访谈”模式发展的促进者和催化剂。

结语

归根结底,日渐繁荣的电视娱乐节目市场其基本形态依然离不开 “演艺+游戏+访谈”的基本套路,只是进一步交叉融合。屏幕上充斥过多的综艺娱乐节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原本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娱乐节目市场日渐僵化为一种相对固定、死板的样式。小沈阳在中国的火爆,使所有综艺娱乐节目的制作人都更加重视名人资源的开发利用,这种“讲笑话+模仿唱+耍宝”的演出模式引导大众极大限度地拥抱通俗文化的“秀”场。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众舞台中“二人转”表演样式的普及不但未对传统的 “演艺+游戏+访谈”三者相加的模式构成威胁,相反还促进了“演艺”“游戏”“访谈”三种样式的融合,即变单向传播为互动游戏。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电视娱乐节目在“盛世”的泡沫下越来越远离大众生活。电视人热衷于躲在演播室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着 “演艺+游戏+访谈”,彰显的是节目原创力的匮乏,收获的是观众的迅速遗忘。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背景下,娱乐节目呼唤模式的创新,呼唤贴近生活。

猜你喜欢
演艺名人综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